田斌強 劉鵬飛 黃五星 于建軍
摘要針對農業(yè)院校農科專業(yè)學生實習中學校教學資源不足、實習基地缺乏、師資力量不足、學生思想多元化的問題,提出了加強學生實習的對策,包括加強實習基地建設、校企合作,拓展實習空間,強化實習指導教師隊伍建設,加大教學改革力度,對學生進行科學教育引導幾方面。
關鍵詞農科專業(yè);生產實習;實習基地;學生思想
中圖分類號G2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4)01-00315-02
作者簡介田斌強(1976- ),男,陜西周至人,講師,博士,從事天然產物化學研究,Email:muzhuantian@sina.com。
收稿日期20131209“心中醒,口中說,紙上作,不從身上習過,皆無用也”。現代高等教育中,生產實習無疑是“從身上習過”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學生理論學習的檢閱,也是學生適應社會生活和工作的訓練場。農學類專業(yè)生產實習時間長、學分多、要求高,各農業(yè)院校對此給予高度重視。近年來,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導致農業(yè)高校農業(yè)類專業(yè)學生生產實習中存在一些值得深思的問題,因此,探索提高學生實習質量的途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生產實習中存在的問題
1.1學校教學資源不足盡管學校的辦學經費投入不斷增加,用于學生實習的經費數額有一定提升,但在學生人數增加、物價上漲實習成本上升的情況下仍顯不足。學校為控制開支,不得不壓縮實習時間,盡可能選擇學校附近的實習地點,實地實習可能變成部分實地實習與虛擬實習相結合。有些高校甚至把本應安排的實習變成了參觀,學生往往是“走馬觀花”地了解生產過程,并未參與到具體的生產活動中。
畢業(yè)生產實習教學計劃不完善,缺乏實踐性強的指導教材也是當前部分農學類專業(yè)實習面臨的重要問題。特別是分散式實習,在沒有教師經常性現場指導的情況下,缺乏教材將會使學生無從下手、無所適從。即使有教師現場指導,學生也需要提前預習,事先準備。
高等教育改革中對學校培養(yǎng)目標和教育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各高等學校為適應這種變化,普遍對各自的培養(yǎng)方案作出了調整。值得肯定的是,各高校仍堅持強化實驗實習環(huán)節(jié)。涉農專業(yè)的實習季節(jié)性強,從專業(yè)上講,最為合理的實習時間可能需要跨假期和學期。但是,這樣安排會造成學校管理、教師從事教學和研究、學生上課與考試等與通常學期劃分不相適應。
1.2實習基地缺乏部分學校有自建實習基地和農場方便學生實習,校內實習基地和農場大多數面積小,可承載的實習內容和人次有限,還有一些成為研究人員的試驗田,不方便安排學生實習。除此以外,部分農學類專業(yè)安排學生到一些高新農業(yè)企業(yè)的工場和科技園進行頂崗實習,有些企業(yè)根據情況還發(fā)給學生一定的生活補貼。學生實習需要輪崗,這并不能為企業(yè)帶來利益,因此,一些企業(yè)不愿意接受學生實習或接收人數少。其他農業(yè)類專業(yè)實習地點通常遠離市區(qū),交通不便,有些屬于山區(qū)林區(qū),自然環(huán)境惡劣,學生在短期內不容易適應。受有些專業(yè)性質的限制,對實習單位選擇性較少,如煙草和茶學2個專業(yè),煙草還受到國家專賣政策的影響,學生只能到植煙區(qū)的煙站實習,進一步縮小了實習單位選擇余地。
1.3實習指導教師資源緊張高校擴招影響高校的師資隊伍組成。“70后”教師逐漸成為高校教師的主體,這些教師大多數學歷層次高、專業(yè)理論扎實、實驗室經驗多于實際生產經驗、習慣于幻燈片教學,很少“一站到底”地帶學生長期實習。這部分教師作為實習指導教師往往經驗匱乏。中年資深教師是高校的核心力量,擁有過硬的專業(yè)技能和豐富經驗,他們往往在行業(yè)里有一定影響力,為學生聯系實習單位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這些教師人數偏少,日常教學、科研任務、社會活動、學校管理等使這些教師不堪重負,讓他們長期帶學生實習不現實。
1.4學生思想多元化學生是實習的主要參與者,他們的精神面貌、在實習中的思想變化和對專業(yè)知識的掌握情況決定著實習效果的優(yōu)劣,值得學校和實習指導教師關注。高校擴招以來,學生人數劇增。從生源構成來看,來自城市的獨生子女占50%。但是即使來自農村的學生也有相當一部分很少從事過農田勞動。實習指導教師普遍反映現階段學生在實習中對理論知識掌握不足并滯后于實習實踐,獨立性較差,缺少交際能力和自主完成生產實踐的思想意識,動手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勞精神[1]。
進入畢業(yè)實習階段,大部分學生目標明確,包括考研、取得第二學位、考公務員、參加就業(yè)面試、出國、參加各種資格考試或等級考試;一部分學生目的性不強,沉迷于戀愛、網絡或娛樂中;還有少數學生大學期間專業(yè)思想不穩(wěn)固,學習成績不理想直到實習期間還在考慮課程補考,甚至考慮轉入其他專業(yè)學習或肄業(yè)。希望早日就業(yè)學生的實習態(tài)度最為積極,有些學生認為實習可有可無,還有些在思想上對實習有所排斥。
學生實習過程中情緒上大致經歷6個階段[2]:興奮期、波動期、平穩(wěn)期、感性期、投入期、留戀期。其中波動期是指在分散實習中有些學生容易與實習單位的指導教師產生矛盾或抱怨工作生活條件差,要求調換實習單位;集中實習的學生會出現請假現象。
2問題解決途徑
2.1加強實習基地建設高校應在現有經費的基礎上,適當增加實習經費開支比例,確保實習活動正常進行。加強校外校內基地建設,豐富校內基地內涵,提升學生可承載容量。有實力的學校自選自建校外實習基地是貫徹落實培養(yǎng)方案、豐富實習內容、解決實習難、提高實習質量的根本出路。如2008年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學野外實習在陜西寧陜縣火地塘教學實習基地進行。學校投入大量建設資金,基地建有公寓宿舍,500人餐廳、浴室等生活設施,擁有多媒體教室、辦公大樓等工作學習場所,還有籃球場、羽毛球場等娛樂鍛煉場所。該基地生態(tài)多樣、物種繁多,是理想的實習基地,每年可接待2 000多人次的學生實習。可以滿足植物學、動物學、氣象學、土壤學和生態(tài)學等多專業(yè)的實習需要[3]。
2.2加強校企合作,拓展實習空間在自建基地不能滿足學生實習需求的情況下,學校要把落實學生實習作為與一些企業(yè)開展校企合作的重要內容,不斷深化與實習單位的合作關系。學校也要把企業(yè)生產技術先進性、管理規(guī)范程度、對實習生重視程度、為學生提供基本生活條件,作為選擇該企業(yè)作為理想實習單位的條件[4]。接收高校學生實習是企業(yè)提升知名度、增進企業(yè)與學校感情的重要手段,也是企業(yè)承擔社會責任的具體體現,各類企業(yè)也應高度重視。此外,政府職能部門應當對積極安排學生實習的企業(yè)給予一定的政策優(yōu)惠,方便學校為學生找到更多更好的實習單位。
2.3強化實習指導教師隊伍建設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實習指導教師隊伍是提高生產實習質量的關鍵。針對“青年教師頂不上去,資深教師顧不過來”的局面,學校要及時選拔和培養(yǎng)精力充沛、責任心強的青年教師作為實習指導教師,通過校際交流、校企交流、生產掛職鍛煉、師資培訓等多種形式著力增強青年教師的事業(yè)心、調動其積極性,使青年教師更多掌握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和解決方案,培養(yǎng)青年教師的專業(yè)技能,提升青年教師指導學生實習的自信心。鼓勵青年教師參與產、學、研結合項目,深入基層參加生產勞動,開展調查研究、學習考察、志愿服務。學校也可以在不同的實習時間段聘用身體健康、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或專業(yè)扎實樂于兼職的農藝師上一些現場實習指導課,以老帶新,促進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快速成長。
2.4加大教育教學改革力度根據國家產業(yè)結構調整的方向,不斷調整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和生產實習教學內容。在生產實習環(huán)節(jié),學校缺乏規(guī)范、統(tǒng)一的教材或實習大綱。為了適應農學專業(yè)生產實踐教學需要和學科發(fā)展,應編寫出一本專門用于農學專業(yè)生產實習的教材。讓學生事先根據實習教材或大綱查閱資料,了解畢業(yè)生產實習的性質、內容及目標,從而能夠根據教學目標、任務制訂相應的計劃,從整體上把握生產實習的結構,掌握生產實習的重點和難點[5]。
農科類生產實習具有季節(jié)性、不連貫性和周期性、多學科交叉性[6]。學校要把獲得最佳實習效果作為安排實習的依據,敢于在實習方案制訂、實習時間確定等方面突破傳統(tǒng)實習安排習慣,在實習效果評價方面提出新舉措。在實習的組織形式上,既可以集中實習與分散實習模式相結合,又可以將實習就業(yè)相結合,還可以將部分教師的科研項目與學生實習相結合。實習時間上,可以采取分批、分階段的靈活策略。
2.5對學生進行科學教育引導入學開始所有專業(yè)教師應堅持不懈地引導和教育學生鞏固專業(yè)思想,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價值觀。實習前,要有針對性地做好學生思想動員工作。從實習目的、任務、地點、時間、專業(yè)知識準備、工具材料準備、生活安全事項等方面進行全面剖析動員。尤其要對外出實習可能為學生學習生活帶來的影響做全面分析,幫助他們認識利害得失;讓學生充分認識實習與未來可能從事工作的關聯,輔導他們更清醒地認識專業(yè)的未來。實習過程中,指導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思想變化,對學生出現的思想變化給予耐心引導;對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精神,要多鼓勵、少批評,提倡團隊合作;結合實習中遇到的各種專業(yè)問題,做好言傳身教,使學生真正在實習中有所收獲。
3結語
加強生產實習是提高本科教學質量的重要支撐。農業(yè)院校要充分發(fā)揮主動性,在教學改革上尋找突破口,配置各種資源,不斷完善生產實習有關教學資料,指導教師要時刻關注實習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因勢利導、因材施教。
參考文獻
[1] 王建安,彭萬師,夏東旭,等.煙草專業(yè)本科生生產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11,17(20):107-108.
[2] 謝皓,潘金豹,張喜春.農學專業(yè)生產實習方式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農業(yè)教育,2012(2):74-77.
[3] 苗芳, 姜在民, 程金鳳.植物學野外實習改革與實踐[J].生物學雜志,2012,29(1):108-110.
[4] 李誠,艾尼瓦爾,孫杰,等.提高農學專業(yè)生產實習效果的一些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1(Z3):185.
[5] 高山,王冀川,王有武.新時期農學專業(yè)畢業(yè)生產實習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措施[J].科技信息,2012(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