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采用統計學的方法對229份江漢大學機制專業學生機械制圖競賽的考試成績結果、分布趨勢、失分率等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競賽成績呈正偏態分布,平均成績70.697,標準差為14.179。本次競賽考試的效果較好,比較全面、客觀地評價了學生對機械制圖課程的掌握情況。
【關鍵詞】機械制圖 競賽 成績分析
【基金項目】江漢大學機建學院教學研究項目GS009[2013]。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1-0236-02
考試是學校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之一,是衡量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對考試成績進行科學地分析,更有助于了解教師教學質量的好壞、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及時為教學提供反饋信息,及時發現教學及試卷中存在的問題。為此,筆者對2010級機制專業學生的競賽成績進行了綜合分析,以期為今后提高命題質量和教學質量提供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為江漢大學機電與建筑學院10級400多名學生的機械制圖競賽成績為研究對象,隨機從中抽取了229名機制專業學生的競賽成績為樣本。
1.2研究方法
遵循隨機研究的原則,從參加競賽的400多名學生中抽取229名同學(樣本量為55%)的競賽成績作為研究樣本輸入計算機,應用EXCEL軟件和SPSS16.0軟件處理相關數據,采用成績總體評價、成績分布及失分率等指標進行試卷成績分析。
1.2.1總體評價
使用樣本中全部學生的平均成績、標準差、最高分、最低分、峰度、偏度等指標來表示本次競賽成績的總體評價情況。
1.2.2成績分布
將學生競賽成績編制成直方圖以及采用P-P圖進行正態性檢驗來表述成績分布狀況。
1.2.3失分及失分率
將樣本中每位學生各題的被扣分數分別相加,除以總人數,得出人均失分數,再將此數除以該題滿分數,即為人均失分率[1]。
2.結果與分析
2.1試卷總體成績
本試卷滿分值為120分,平均分期望值為72分。抽樣的229名考生的總體成績情況見表1所示。從表中可看出,平均分與期望值基本吻合,峰度大于零表明考試成績的分布趨勢比正態分布更加陡峭,即中等難度試題比例較大。這與文獻2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
表1 學生競賽成績總體情況分析
2.2成績分布
學生成績分布見表2和圖1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86%的學生分數在 50分到 90分之間,從圖中可看出,成績屬偏左的正態分布,高峰分布在70分到80分之間。
表2 學生成績分布情況
圖1 學生成績分布直方圖 圖2 正態分布P—P概率圖
為了檢驗本次考試是否符合正態分布,采用P—P概率圖對本次考試情況進行正態分析,結果見圖2所示。從圖中可看出,盡管有部分學生的成績在趨勢線周圍有一定波動,但總體來看基本在一條直線上,因此本次考試成績基本符合正態分布。
2.3失分率
本次考試失分率統計結果見表3所示。從表中可看出,第7題失分率較高,達到73.12%,第3題失分率較低,僅為14.61%,全卷平均失分率為41.09%。
表3 人均失分和失分率統計
3.討論
3.1考試結果評價
從考試結果來看,平均分為70.697分,與試卷期望值72分基本吻合,說明機械制圖的教學質量達到了基本的要求。本次試卷涉及的知識面較廣,其目的是要學生能對課堂內容進行綜合提煉并應用。從成績分布可以看出,成績呈偏左的正態分布,也符合競賽性考試的學生成績分布規律[3]。成績分析表明,本次競賽基本反映出學生對機械制圖知識學習的實際水平。本次競賽考試成績有效可靠,可以作為檢驗學生學習機械制圖課程的參考依據。
3.2失分率分析
失分率是衡量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本試卷由于是競賽樣題,題目難度設計比平時的期中期末考試更難,牽涉的知識面更廣,考試結果顯示人均失分率為41.09%。從題型分布來看,有關技術要求的填空及標注方面的內容,學生失分率較高,達到了73.12%,這與學生對于專業的認識不夠深入有關,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實踐工程能力的培養,在課程設置安排上,可在學習零件圖之前,安排學生進行金工實習,構架理論與實踐的橋梁,讓學生易懂、易學、易記。在構型設計選擇方面,學生的失分較低,僅為14.61%,這與平時教學中貫徹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構思能力高要求密切相關,也與教學中采用Solidworks補充教學和開展陶泥興趣班密不可分,也是開展基于實踐創新能力提高的工程圖學教學研究與實踐的初步成果。
通過對競賽成績的分析可知,本次競賽結果可靠,成績分布基本合理。本試卷能夠準確反映學生的機械制圖知識水平,本門課程教學效果良好。
參考文獻:
[1]李榮、程文明、胡成穆等,藥物化學考試試卷分析[J],安徽醫藥,2005,9(1):74-75
[2]方清華,機械制圖競賽試卷質量分析與評價[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8(16):3892-3894
[3]陳熙、吳成秋、賀棟梁,試卷分析與評價的指標體系及其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06,5(14):542-543
作者簡介:
方清華(1972-),女,湖北宜城人,碩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機械設計與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