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 李世國
摘要:在極簡主義審美意識的影響下,無印良品在簡化造型的同時,也制造出了造型簡潔、樸素而且價格適中的商品。明確的設計概念,讓其商品給人們帶來了一種新鮮而純粹的感覺,同時引領一種優雅而質樸的生活方式,在世界范圍內造成了廣泛影響。設計的本質是對差異的控制,這不僅基于產品功能、產品造型,更重要的是迎合消費者心理,只有當涉及產品與消費者心理達到一種高度的契合的時候,才能最終實現其設計的本質目的,每一個好的設計作品都是研究消費者心理得出的最好結果。
關鍵詞:簡樸;綠色;消費心理無印良品(MUJI)是一個Life style Store,代表一種生活方式的商店。它源于日本設計師田中一光,代表的是“簡潔樸素、自然環保、注重設計”的理念,正如網上有段介紹它的文字這樣寫道:“無印良品(MUJI),是當今日本以至世界都相當知名的品牌,它的設計理念、美學主張、素材選擇等等,已經超脫了商品品牌的局限,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代名詞。”無印,在日文中是沒有花紋的意思,MUJI意為“No Brand”(無品牌),然而靠著它的無華簡樸及還原商品本質的手法,追求低調的無印良品反而成為聞名世界的“No Brand”(無品牌),做到了古人所說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無牌勝有牌的境界。
與其說無印良品是一個品牌,不如說它代表著一種生活的態度:“無印”,即拒絕貼上一切標簽,提倡簡單而自然的生活方式:“良品”則凸顯出這種生活方式內在的高品質特征——簡單并不等于無要求,樸素也可以很優雅。無印良品的最初構想是以“素材的選擇”“工序的檢討”及“包裝的簡略化”為主題,來制造各種家庭用品,追求自然的風格、簡樸的設計,并結合生活的實用性。所采取的法則是“回到商品的起點”,先考慮它的技能,制造出最簡單的商品。同時,相比較產品的規格或者外觀而言,更注重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實用性,希望能夠提供改善人們的生活真正有意義的產品。與其說無印良品是一個品牌,不如說它從一開始就提出了一種生活的態度:簡單、樸實、自然,并且富有質感。因此,在它的理念中從不強調所謂的流行感,所有產品的款式和設計都不會隨著潮流而走。與此同時,也不贊同標榜自我文化的優越性,不強調個性的凸顯,所展示出來的永遠是一種低調的自我品質,以及更接近于自然的存在姿態。
在無印良品的理念中,除了“無印”的簡樸、自然,還包含這“良品”之精。樸實無華并不代表向品質妥協,在設計上的簡約風格也并不是一味地奉行極簡主義,真正的意義都在“良品”,制造和提供高品質產品上。“樸實無華”的概念不僅僅是產品外觀上的一種表現,而是落在許多事物和方面的。例如,無印良品不講究外包裝,強調以商品本色示人,不做過分的包裝修飾,多采用有統一性的,簡潔的包裝出售,既簡潔商品又節省地球資源。在制作過程中也盡量節省能源,利用各種自然的素材作為原料、設計造型簡單等。雖然在創始之初,無印良品以No Design為目標,可是發展至今逐漸發現,刻意地省略創意設計反而無法創造出優秀的商品。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會拉動消費的審美需求,設計的使命之一就是完成相應階段的產品設計,這也不可避免的提到設計心理學,如何把握消費者心理,遵循消費行為規律,設計適銷對路的產品,最終提升消費者滿意度。設計與消費經歷這各種考研,現實的很多成功案例都很好地運用了設計心理學的思維模式,所以這次主要以無印良品為例來分析。
無印良品之所以崇尚“樸實無華”的概念,簡潔商品和包裝,不做任何多余的修飾,強調以人為本,也是一種綠色的,健康的生活態度。日本著名平面設計大師原研哉策劃的“REDESIGN——21世紀的日常用品再設計”展覽會中,坂茂的衛生紙再設計方案以方形的紙管取代平常的圓筒紙管,若拉扯用四角形紙管做成的卷筒衛生紙時,就會發出咔咔的聲音,在生產阻力的同時也在提醒使用者要減少過度使用而造成的能源浪費。這種運用環保理念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倡導綠色消費的作用。在設計的同時,要將設計與社會環境、人與設計進行合理化考慮和安排,為人們健康的生活方式,適度通過各種手段和途徑,喚起大眾對綠色消費習慣和綠色生活理念的關注與支持,進而促進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
為了保護和消費者健康,無印良品規定不得使用刺激、敏感材料。由于對環保再生材料的忠實和將包裝簡化到最基本狀態,無印良品也贏得了環保主義者的擁護,自然也吸引了更多的消費者。此外,無印良品從不進行商業廣告宣傳,就如木內正夫所說:“我們再產品設計上吸引了頂尖設計師的想法以及前衛的概念,這就起到了優秀廣告的作用。我們再生產的產品被不同消費群體所接受,這也為我們起到了宣傳作用。”
針對與消費者的大眾化心理也有研究的必要,從基本的角度來開,價格和價值首當其沖,最好的產品有最好的性價比,消費者認同你的價格是因為他認同你的產品的價值,或者是物超所值。無印良品之所以能夠很好地引導和影響消費心理,其具有人情味的設計也是最大的優勢之一。人的情感活動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主要方面。產品的人情味設計,就是遵循人的情感活動規律,把握消費者的情感內容和表現方式用符合“人情味”的造型去求取消費者在心理上的共鳴,產生喜歡和愉悅的態度,喚起人們對新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人情味的設計首先是多元化的,增加設計的品種,是人情味設計的首要工作,來滿足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文化修養、不同職業消費者的選擇心理。正是這樣,消費者能在無印良品的產品中找到了他們所能理解的情感語言,達到了情感訴求的目的。
從設計心理的微觀分析,無印良品的產品針對不同的消費人群分別作了概念化到實際化的劃分。消費者年齡、消費者性別、消費者喜好、消費者生活結構作為最基本的一些要素都為產品的設計提供了一定的依據。而從宏觀方面分析,又擴大到了社會意識形態以及社會階層。但是,這所有的不同因素卻似乎沒有沖突。好的設計產品是不以個別差異而被排斥的。有人認為,與其說無印良品是一個品牌,不如說它是一種生活的哲學。它不強調所謂的流行,而是以平實的價格將還原了商品價值的真實意義,并在似有若無的設計中,將產品升華至文化層面。或許,有人質疑過無印良品有一天會不會走到盡頭。畢竟每個事物總要經過開始、發展、高潮、結局的循環規律。無印良品作為一個主觀意識下的產物必然也不會逃過這個輪回。但是,當一種設計化為一個系統化的名詞滲透到人們意識之中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其中的魅力所在。參考文獻:
[1] 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
[2] 齊江華.簡潔質樸,返璞歸真——解讀“無印良品”的設計理念[J].當代藝術,2010(01).
[3] 李彬彬.設計心理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0.
[4] 張莉雅.從“無印良品”看設計師對大眾消費的引導作用[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2010.作者簡介:李翔,男,河北秦皇島人,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產品交互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