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霏飛
摘要:高師音樂教育專業是培養義務教育階段音樂教師的主要陣地,為了給中小學校輸送優秀的音樂教師,既要注重專業知識的教學也要強調專業能力的培養,尤其舞蹈表演、創編及教學等方面的能力。本文基于當前高師音樂教育專業教學現狀,以培養學生舞蹈教學能力為目的,從編舞、實踐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設性意見,期望能為高師院校提供有益的建議。
關鍵詞:音樂教育專業;舞蹈教學能力;教學實踐;教學內容高師音樂教育專業以培養合格的、全面發展的、適應新時期需要的中小學音樂教師為目標,為此,在有限的教師時數里,讓學生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技能,發展與培養學生的能力是高師音樂教育專業教學的關鍵。舞蹈課是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必修課之一,而舞蹈的表演能力、創編能力和教學能力是中小學音樂教師必須掌握的基礎能力,所以培養該專業學生的舞蹈教學能力尤為重要。在這樣的環境下提出了高師音樂教學專業學生舞蹈教學能力培養的探討論題,以促進高師音樂專業學生的培養水平的提升,為中小學輸送更多優秀的專業教育人才。
1加強自信心的培養,增強學生的自信
從生源來看,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大多學生都是以聲樂、器樂專業考進來的,在舞蹈方面并不是很擅長,所以在舞蹈表演上缺乏足夠的自信,舞蹈課上常常畏畏縮縮,不敢表現自己。為此,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成了舞蹈教學的首要問題。首先,讓學生充分了解自信的重要性,認識到“即使沒有天分,靠后天努力”也可以跳出動人的舞姿,學習中不要氣餒,更不要急于求成,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驟循序漸進地學習,逐漸形成一定的舞蹈能力。其次,教學中有效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活動,及時對學生表現給予贊美和肯定。同時,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消除同學之間的間隙、嘲弄、鄙視等,讓學生在激勵與和諧的教育環境中逐漸提升自信心。第三,鼓勵學生除了在課上表演之外,還可以在廣場、排練廳等地方表演,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形成習慣性的表演意識。
2重視舞蹈審美意識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練過舞蹈的人都知道舞蹈動作都是經過美化、夸張、人為塑造、條理化了的,是具有典型性的動作。因此,高師音樂教學專業的學生要想具備舞蹈表演能力,就必須牢牢掌握基本功,清楚舞蹈美的特點和規律,對舞蹈藝術有著很強的審美能力。為了做到這一點,首先,需要進行系統性訓練,讓學生具備扎實基本功的同時,克服自然形態的一些毛病,掌握正確的舞蹈形態。在基本功訓練中,最為重要的是訓練學生的肢體柔韌度,使其能夠合理控制肌肉的松弛、緊張等,以及各關節的柔韌力量。其次,培訓學生的節奏感和樂感,簡單地說就是讓學生養成一定的動作節奏感,能準確抓住節拍,把握動作節奏。只有掌握了節奏,才能隨著音樂舞動,實現音樂和舞姿的高度契合。所以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的身形動靜、起伏、開合、張弛之間的過渡,速度快慢、強弱的轉換要柔和、協調,強調動作節奏和音樂旋律之間的高度契合,達到視覺形象和聽覺形式完美統一的效果。第三,注重表演風格的形成。不同的舞蹈有著不同的風格和形態,雖然不可能讓學生完全掌握每一種舞種,但是應該讓其清楚每一種舞蹈的風格特征。例如,民族舞、健美操、街舞等,形成一定的審美能力,結合舞蹈風格創編舞蹈動作。同時,讓其在表演中添加自己的個人風格,舞蹈才會更具特色,表演也才更具靈魂,這也是舞蹈審美能力的實踐。
3注重精神意識的培養,讓學生快速、準確進入舞蹈狀態
舞蹈作為一門表演藝術,主要通過肢體語言表現舞蹈作品的中心思想和情感,因為沒有任何的話語,為了傳達舞蹈內蘊,表演者必須全身心投入舞蹈中,忘掉自我,化身舞蹈中的角色,才能成功演繹舞蹈。對此,對學生在舞蹈表演中的投入狀態有著高度的要求,投入狀態越高,思想越集中,越能融入角色,演繹出舞蹈中的角色,讓觀看的人欣賞到一場好的表演。那么,該如何培養學生的投入狀態呢?首先,即興舞蹈訓練,也就是在學生無任何準備的前提下,讓學生配合音樂即興表演一段舞蹈,這就要求即刻進行表演狀態,結合音樂旋律準確抓住節奏,才能展示出一場好的表演,這一表演形式對表演者的投入狀態要求極高。為此進行即興舞蹈訓練,利于讓學生在表演中集中思想,快速投入表演狀態,逐漸形成演繹舞蹈角色的能力。其次,情感意識訓練。雖然舞蹈沒有語言,可是透過肢體語言依然傳達著強烈的情感。學生在訓練中不僅要掌握扎實的基本功,更要具備運用舞蹈動作表現角色、傳達角色思想的能力,所以要訓練學生運用舞蹈動作表現情感的能力。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要想準確傳達情感,必須在角色中高度投入自己的情感,才能對角色深有體會,這對提高學生投入舞蹈角色的能力極為有利。
4強調創新力的培養,讓學生具備舞蹈創編能力
在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培養學生的舞蹈教學能力,除了重視學生舞蹈表演能力的培養,也不能忽視學生舞蹈創編能力的培養。為此,教學中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具備舞蹈創編的能力。首先,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想象是創造的源泉,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利于提高他們的創新意識。舞蹈作品有著很強的劇情調整,一般都是舞蹈角色來表現的,而舞蹈中的情感又要通過角色的舞蹈肢體語言來傳達的,如果編舞者沒有豐富的想象力將很難創編出大量的又契合主題的舞蹈動作。為此,舞蹈教學中要想法設法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想象力越豐富,對舞蹈作品的表現越準確,越有層次感。其次,提高學生的編舞能力。作為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就是創編舞蹈動作的能力,即編舞。只有具備了編舞能力,才能提高舞蹈教學能力。為此,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墨守成規,在傳統教學內容上融入新內容,不斷嘗試探索新的內容,讓學生不斷學到新的內容。其實,培養學生編舞能力的主要途徑就是讓學生進行集體舞和單人、雙人、三人舞的編創練習,在練習中不斷掌握動作、節奏、音樂等元素各方之間配合的技巧,學會如何把基本的舞蹈動作串聯成一系列舞蹈動作,并做到主題鮮明、層次清楚、動作清晰,只有具備了這樣的能力才能形成一定的編舞能力。
5加強實踐環節,讓學生具備一定的舞蹈教學能力
實踐環節是培養學生舞蹈教學能力的關鍵,教師在教學中應對其尤為重視。首先,讓學生到幼兒園、小學、初中學校觀摩學習音樂教學,清楚了解教學實際所需,以及自己與其之間的差距,然后進一步完善自己,以滿足教學實際的需求。其次,讓學生進行具體的見習活動。在教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沒學期組織學生到中、小、幼兒園見習一周,既可培養教學能力,課可以及時了解教學動態,這對推進教學改革是十分有益的。
6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師音樂教學專業的學生要想具備一定的舞蹈教學能力,就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以及較好的舞蹈表演和編舞能力,所以要對學生進行自信心加強教育、舞蹈審美能力教育,以及投入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加強實踐環節,創新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教學實踐中逐漸具備成為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的能力。參考文獻:
[1] 王繼子.地方高師音樂專業學生舞蹈教學能力現狀及原因分析[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0(10).
[2] 孫家國.談地方院校音樂教育專業學生視唱練耳綜合能力的培養[J].肇慶學院學報,2009(6).
[3] 屈秀英.舞蹈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大舞臺,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