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又綠江南岸。3月7日,青少年科學鍛煉素養實驗項目在江蘇省無錫市啟動,基地落戶廣豐中學,一種以生理、運動、精神三大指標為內容的新型檢測評估體系將取代以往的單一評估標準,通過開展科學鍛煉實現對全面健康的追求。
隨著社會變革的深入,多種因素累加影響下,體質差、易生病、體育測試不達標等現象在如今的青少年學生中屢見不鮮,青少年健康形勢嚴峻的報道屢見報端。如何積極改換思路,迎難而上,尋求有效的途徑和方法,補充完善學校體育教育,積極推動中小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提高體質健康水平,已刻不容緩。
經多方調研,長期醞釀,積極籌備,新體育(北京)傳媒公司聯合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青少中心及社會各界力量推出了青少年科學鍛煉素養實驗項目。這一學生體質健康的新型評估體系,對促進青少年科學鍛煉、全面健康發展,可望起到積極正面的推動作用。
目前多數體育課并不科學
青少年科學鍛煉素養實驗項目旨在關注6-18歲的中小學生,通過政府關心、專家指導、學校行動、家長管理、媒體監督報道“五位一體”的項目體系,建立以生理、運動、精神三大指標為內容的新型檢測評估體系,大力推廣科學生活鍛煉理念,將規范系統、扎實有效地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水準。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青少中心副主任郭建軍表示:“很多學校體育課其實上得并不科學,有的一味加強跑步,導致學生的上肢缺乏鍛煉,也有的學生早早就患上腰痛、頸椎病等,與學校沒有開展鍛煉腰、頸部位的體育活動有關。”
郭建軍指出,科學鍛煉是通過滿足運動量、運動強度、運動頻率、運動種類要求的鍛煉,達到身體健康的目的,也是通過培養學生掌握基本運動技能,達到終身體育的目的。同時,科學鍛煉的形式要精心設計,滿足少年兒童心理特點,有趣好玩,絕不能為了鍛煉而傷害孩子的興趣。青少年科學鍛煉素養實驗項目將為學校體育課提供具體的科學指導。用一個指標、一個分數來衡量所有孩子顯然是不科學的。并且,現在的體育中考和學生體質測試考什么,學校就只練什么,體育課鍛煉內容難免以偏概全。
家長成為實驗項目的主角
為了扎實有效地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青少年科學鍛煉素養實驗項目集合了政府、專家、學校、家長和媒體五方力量。無錫市崇安區廣豐中學成為首個項目實驗基地。
五位一體是政府部門將加大對學校體育經費的投入,改善設施,確保學生體育活動正常開展。來自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青少中心、衛生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部門的專家編寫了《中小學生科學鍛煉指導手冊》,結合學校體育課和課外鍛煉給予專業可行的生活及運動指導。學校體育老師則將根據指導手冊,制定新課程及課外活動,嚴格執行科學鍛煉相關要求。同時,指導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獨立、勇敢、熱愛運動的興趣和能力。媒體則對項目開展進行監督。
郭建軍說:“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將家長的力量也拉了進來。”很多家長片面追求孩子學習成績優異,認為體育運動就是玩,因而阻礙孩子參加鍛煉,造成孩子活動不足。還有部分家長了解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卻不知道如何鍛煉能促進健康,導致特定鍛煉不足。專家組還編寫了《給學生家長的健康提示》,組織家長座談學習和了解手冊要點,指導他們加強孩子的生活管理,合理搭配膳食營養等。
三大指標一年測試三次
青少年科學鍛煉素養實驗項目策劃發起人、原水利部副部長王守強介紹說:“一年內,我們將會對學生進行3次檢測,包括起始、期中和期末。檢測體現青少年的個性化,承認差異化,進行學生個體自我比較,有利于調動參與運動的積極性。根據測試數據,對青少年體質的各項變化得出比較客觀、精準的結論,并仔細分析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向家長報告,向社會公布。”
2007年起正式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只設置了身高、體重、視力、血壓、脈搏、胸圍、肺活量等生理指標。此次在項目實驗基地將推行包括運動指標和精神指標在內的新型檢測評估體系,全面檢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狀況。運動指標包括60米跑、臺階試驗、引體向上、仰臥起坐等十幾個項目。精神指標考查學生參與運動的興趣、勇敢精神和團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