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聽過一個冷笑話:小明堅持鍛煉身體,天天早上在馬路上跑步鍛煉,3年后得肺癌死了。笑話很冷,點卻很熱,霧霾已經是整個社會都繞不開的熱點話題。而受霧霾影響最大的,恐怕就要數戶外運動了。去年中網,白巖松調侃“球員是在冒著生命危險來比賽,而球迷則是冒死為球員加油”,娜姐在比賽結束后也是帶著口罩離開南鑼鼓巷。而同期舉行的LPGA中國精英賽更是有美女球手戴著口罩上陣打球,成為場內“一景”。
由于多少算個運動達人,時常有人問我霧霾天氣下的戶外運動需要注意什么,我一直都回答:唯一也是必須要注意的就是不要進行戶外運動。運動會增加你身體的耗氧量,加速身體的血液循環,再加上華麗麗的霧霾天氣,這就是加強版的“人體空氣凈化器”啊。像“小明”這樣在霧霾天氣還堅持戶外運動的少年,我們特頒給他“花樣作死小能手”的稱號以示紀念。
其實關于“霧霾天不適宜戶外運動”還有一段故事:當我那11歲體重66公斤的胖表弟聽我說霧霾天最好是不要戶外運動之后,理直氣壯地回到家取消了我大姑給他安排的每天跑步計劃。我大姑說,行吧,步咱就不跑了,周末游泳班你還是得去吧!我弟說不行,我哥說了,一切戶外運動都不行。我大姑問,游泳館不是室內么?然后這小子接,你說為了順便鍛煉,我上游泳館都是走路去,走路也算戶外運動。我大姑沒轍,就來找我:瞧你干的好事兒,這下你弟有理由不動彈了!我也沒法,主動承擔了每周末開車接送小胖子去游泳館的重任。
霧霾天對于我表弟這樣的長了一身懶肉的人自然是福音,可是對于像我這樣天生熱愛運動的人就是悲劇了。不過,毛主席說過:“與天斗,其樂無窮!”霧霾天不能戶外運動,那就室內運動嘛。國內最常見的室內運動場地就是健身房了,既有運動器械,又有專業教練指導,還有可能邂逅身材火辣的妹子。但是話又說回來,并不是每個人都愿意承擔健身房那相對高昂的費用,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健身房里面那些相對機械的運動項目。國內大部分地區的大部分游泳館、籃球場、五人制足球場、網球場甚至乒乓球場、羽毛球場都是室外的。即便是有室內運動場地,也是跟健身房一樣需要付費才能進入。然后,我們又不能僅僅為了有條件做戶外運動就舉家搬到山清水秀,基礎運動設施又完備的地方——為什么要提到運動設施完備呢?因為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毫無樂趣的”跑步啊。所以說,要消除霧霾對運動、對我們這些熱愛戶外運動的人帶來的影響,還是要從消除霧霾本身做起,頭頂的天藍了,戶外運動的樂趣和價值才能體現出來。
可是,誰能給運動一片藍天呢?我抬頭看了看墻上掛著的毛主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