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作為知名的旅游城市,不僅有西湖的美景,更有許仙與白娘子的浪漫愛情故事。銀泰2014杭州國際馬拉松賽更是詮釋了這座城市的浪漫,在6個組別中,情侶跑位列其中。“與心愛的人一起奔跑在西湖之畔,想想也醉了”,一對情侶跑的參與者感嘆道。
已有28屆舉辦史的杭馬僅次于北馬,是國內歷史第二悠久的馬拉松賽事。雖然年紀不小,但杭馬并不因循守舊,情侶跑、家庭跑之類小清新項目的設置,更加突出杭州浪漫的城市個性。央視首次直播也提升了賽事的品質,讓全國的跑步愛好者見識到了“一步一美景”的杭馬魅力。
跑完全馬就求婚
管輝是江蘇人,朱麗君是上海人,兩人在求學的時候相識相愛,不過一直分居兩地,天各一方。管輝喜歡長跑,曾經跑過廈馬、北馬。在他的影響下,朱麗君也開始了長跑訓練。幾番商量之后,兩人來到杭州,一同報名杭馬的全程比賽。
經過4個多小時的長跑,兩人手拉手出現在全馬的終點黃龍體育中心東門口。雖然撞了線,兩人很快又重新回到了賽道,往回跑到了黃龍路與曙光路的交叉口。原來,管輝早就讓同伴準備好了求婚的大條幅,想在終點向朱麗君求婚,但由于終點禁止懸掛標語,管輝只好帶著朱麗君往回跑。
雖然多了段小插曲,管輝還是手捧108朵紅玫瑰,單膝跪地向朱麗君遞交了鉆戒。“我們都不是杭州人,選擇在這里求婚,就是希望讓美麗的西湖見證我們的愛情”,管輝說。
管輝的求婚只是杭馬中一個溫馨片段。杭馬開始前,這樣的溫馨氣氛彌漫在斷橋的空氣中。這里是情侶跑的起點,千余對情侶整裝待發。他們或手牽著手,含情脈脈地彼此言笑,或擺著各種造型拍照。
人群中,26歲的王超惹人矚目。他穿著一身金色的功夫裝,重現了《七龍珠》中主角孫悟空的造型,“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動漫,萬圣節時候我就做了這個造型,希望悟空能帶給我力量!”王超笑得燦爛,她的女友俞迪則樂開了花:“原本我也要打扮成蔡文姬的形象,不過早上起風,就放棄了,一不小心放了他鴿子。”王超緊握住俞迪的手說:“一點都不介意,我更在乎你。”這對80后小情侶很珍惜這份感情。他們希望通過這次情侶跑增進感情,也讓沿途的觀眾見證他們的愛情。

直播提升城市凝聚力
去年這個時候,央視就有意直播杭馬,但由于路線安排、信號傳輸等方面的原因,只在央視5頻道做了錄播。今年,賽會運營者和公安、交警、園林等部門協調后,央視派出130人的直播團隊,并且第一次出動兩架直升機,對一項馬拉松賽事進行直播。
宋鴻飛是智美集團賽事運營公司的總經理,全程參與了這屆杭州國際馬拉松賽的運營工作。他說:“除了爭取到央視直播,我們還有很多線上線下的活動來推廣杭馬,所以,今年杭馬在對外傳播方面達到了高潮,有2.9萬人參加了比賽,比去年增加了近6000人,很多都是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在他看來,今年的杭馬經營業績不錯,不過,目前杭馬還沒有到豐富產出的時候。
“我們更多的是看重杭馬品牌的打造,把蛋糕做大,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讓杭馬不僅在國內,也在國際上有好的影響力”,宋鴻飛說,“明年,杭馬將會進一步加強在國際上的推廣力度,比如與國外舉辦馬拉松的城市進行互動,在他們的賽事上進行杭馬的宣傳,力爭把杭馬打造成一個國際性賽事的大平臺”。
對于跑者來說,央視直播也具有重大意義。據跑者陳洪斌介紹,整個賽事期間,他的家人都坐在電視機前尋找參賽的自己,雖然沒有找到,但他的家人第一次完整地收看了一場馬拉松比賽直播。節目中對杭州地理與人文的介紹,讓家人更深地了解了這座城市,也更愛自己的故鄉。
賽道太美醉跑者
前兩年,杭馬的起點在黃龍體育中心,終點在錢江新城。今年,杭馬全程的終點回到了黃龍體育中心。調整后的杭馬線路經過西湖,并從四橋跨越錢塘江,又從一橋回到虎跑路,讓杭州一湖一江、老城新區的全貌都通過央視展現出來,素來以景色宜人聞名的杭馬28年來首次跨越了錢塘江。
比賽過程中,幾乎每一位參與者都發出“賽道太美”的感嘆。來自上饒市長跑協會的王明忠就說,杭馬的賽道是他跑過的最美賽道,梧桐樹葉發黃的季節,跑在路上跟跑在畫中一樣,“太美、太醉人!”
浙江省體育局競賽中心主任龍江表示:“杭馬與北馬、廈馬還是有區別的,相比他們的專業化,我們更希望讓民眾參與進來,享受跑步,契合杭州休閑之都的文化氛圍來運作杭馬。”
杭馬是中國田協和國際馬拉松路跑協會(AIMS)備案的國際級馬拉松賽事,也是中國馬拉松銀牌賽事,與北馬、廈馬等國際田聯金標賽事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馬拉松的等級評定和專業運動員的成績、參賽人數、媒體宣傳是相關的,今年,杭馬其實已經達到了中國馬拉松金牌賽事的標準,我們也在積極申報”,龍江說。
不過,對于普通跑者來說,他們并不在意賽事的等級,而是更加看重比賽城市的魅力以及賽事的服務水平。所以,銀牌賽事的杭馬同樣是中國最火爆的馬拉松賽事之一。由于年年報名火熱,一票難求,對于明年是否增加名額,宋鴻飛表示,名額的增加意味著需要提高相應的服務能力,比如賽道的寬度、沿途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出發或終點區域的容量等,“我們更希望讓杭馬成為精致的賽事,提高跑馬人員的體驗”。
另外,今年不少參與者感嘆賽道起伏多、難度大,關心明年會不會改變賽道。宋鴻飛說,賽道的選擇和道路建設、線路能否支持路跑,與是否體現杭州的文化、風景特色有關,“所以存在調整的可能,但我們也希望保持文化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