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的年輕球迷不好說,但50歲以上的中國球迷一定對黃向東不陌生。30多年前,他是中國國家足球隊的一員驍將,身披6號戰袍,司職中場,最著名的就是他那一腳勢大力沉的遠射。加上他體能好拼勁足,人送綽號:拼命三郎。
關于黃向東的資料不多,在百度上也僅僅能搜到很少的信息,太過簡單。那么,先來介紹一下黃向東的基本資料,算是在世界杯年為大黃做一件有益的事。
黃向東是足球城大連人,生于1958年,自小就對足球感興趣,常常忘了做作業,在外面與小伙伴踢球。沒有皮質足球,他就弄個橡膠球,照樣踢得人仰馬翻,昏天黑地。一來二去,他小有名氣,成了街道的小球王。上世紀70年代初,15歲的黃向東“特招”入伍,進入昆明部隊足球隊。那時候,部隊球隊很吃香,不用上山下鄉,不用留城待業,而且是干部待遇,多少年輕人夢寐以求而不得啊。當時,八一隊、昆明部隊隊、北京部隊隊、南京部隊隊、沈陽部隊隊、空軍隊都是中國足壇上的強隊,都在甲級隊圈子里。進入這樣的專業隊,黃向東的足球夢開始清晰、美麗起來。要強的大黃拼命苦練,進步明顯。很快,黃向東順理成章地進入全軍足球最高層的八一隊,打上了主力,在中國足壇嶄露頭角。1977年,黃向東進入國家隊,與八一隊的戰友遲尚斌、李富勝、劉志才等會合,登上中國足球最高殿堂。1981年,中國隊參加世界杯外圍賽,黃向東一直是主力首發,在對沙特隊兩戰中各進一球,在悲催的加賽對新西蘭隊關鍵一戰中,還打入一球。沖擊1982年世界杯失利后,黃向東繼續在八一隊效力,直到1987年廣州全運會后退役。
談到那次沖擊世界杯,黃向東很謙虛地聲明:“現在球迷都說1981年那一屆國家隊是史上最強的,這話我們可不敢說。之所以有人至今還在懷念,我認為主要是因為我們那一屆是以那樣一種罕見的方式沒有出線,這才引起球迷的格外關注,如果當時出線了,就沒有人現在還一直討論這個問題了。”

至于那次沒能出線,黃向東認為主要是經驗問題。他說:“1981年我們沖擊世界杯決賽圈,現在想一想,是一個特殊情況下的一場失敗。從1981年初在香港的小組賽,到后來的亞大區決賽,我們就是缺乏經驗,這是關鍵的問題。我覺得那是一個特殊情況下的失敗。當時,國際足聯剛剛恢復我們的會員資格,我們和世界足球相隔太久了,很多情況不了解。這種經驗缺乏是全面的,無論是球員、教練,還是足協、足球管理者,都缺乏一定的經歷和經驗,要不然不能在賽制上被人家黑了一次。如果放在現在,中國隊就出線了。最后一輪同時比賽,就不會出現放水這種問題,不會出現我們打完了,別人還沒打的現象,自然就沒有加賽一說。”黃向東追憶說,當年真的很難受,更多的是覺得窩囊憋氣,以這樣一種方式遠離世界杯,難以接受,算是一種深刻的教訓吧。
大黃退役后,很長一段時間游離于球迷視野之外,好似一下子沉入水底隱身了。對這個問題,大黃解釋說:“我不善于交際,平時話也不多,退役后在八一隊待了3年,也沒機會回家鄉效力。1991年轉業到火車頭體協,開始了教練員生涯,現在人事關系還在火車頭體協。”1997年,大黃迎來了回家鄉效力的機會,擔任大連鐵路毅騰隊主教練,那支隊伍就是現在中超哈爾濱毅騰隊的前身,征戰中國足球甲B賽場。兩年后,大黃又回到火車頭體協。1999年到長春亞泰隊,干了半年后離開了。2001年,黃向東在大連實德俱樂部做梯隊教練。2003年去珠海安平工作了一年。2005年初,大連長波隊找到了大黃,打中甲聯賽。前幾年,他還與隊友、戰友劉志才在沈北隊帶隊。目前,黃向東在湖南湘濤足球俱樂部任梯隊訓練總監,主要精力是放在青訓上。這不,剛在大連過完“五一”小長假,他就匆匆趕回長沙。
說到現時的中國足球,大黃認為現在的環境和形勢太好了,上層重視,前幾年的反黑對中國足球是個極好的清理和推進。上座率高了,球迷回來了,老板肯于投入,各地開始重視青少年培養,這都是極好的現象。中國足球要提高要發展,沒有青少年培養是不行的,這是根本,這是真正的發展之路。足球也像其他行業一樣,沒有人才是不行的。

說到中國隊何時能進入到世界杯決賽圈,大黃認為需要時間。他說:“這事兒急不得,需要時間,中國足球還需要緩過勁兒來。就目前的形勢看,抓好了,有希望。這個事,關鍵在時間。同時,還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協調作戰,不是光靠中國足協自己就能辦到的。”
黃向東表示:“我正在做青少年足球培訓這件事,從基層和小時候抓起,這是良心工程,也是世紀工程,不能玩兒虛的。這個環節做不好,說什么也沒用,都是空話、假話、廢話。”他說自己很安心這項看似不起眼兒的工作,很有勁頭和信心,快退休了,要抓緊時間,多干點實事,真的為中國足球添磚加瓦。
黃向東說,他真是少小離家,很懷念家鄉和少時往事,但自古忠孝不能兩全,不能在跟前照顧老人,真的很心痛。今年母親節也沒能在大連陪老人,心里很內疚。我們約好,這個冬季休訓期,在大連,在家鄉,約上老友,輕吟小酌,談談鄉情,談談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