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年前,幾名法國學生發明了“跑酷”運動(一種街頭疾走極限運動,把整個城市當作一個大訓練場,一切圍墻、屋頂都成為可以攀爬、穿越的對象)。今天,跑酷運動進入飛速發展時期。優酷網上有一段名為《最偉大翻越》的跑酷和自由奔跑視頻,在線觀看高達3800多萬次。在007系列電影《皇家賭場》電影開始部分有一場跑酷表演,扮演007的丹尼爾·克雷格在兩架高達200多英尺(約合61米)的起重機之間完成令人心驚膽戰的一躍,將影片瞬間推向高潮,并被評為詹姆斯·邦德系列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特技表演。關于這一話題有一則笑話在網絡上頻頻被轉發:提問——蜘蛛俠脫下蜘蛛服,得管他叫什么呢?答案——跑酷達人。
被其極具觀賞性的技法與姿態所吸引,2008年我首次嘗試跑酷運動。摔得鼻青臉腫后,我覺得這個項目還是留給特技演員、前奧運體操運動員以及空中飛人們比較好。一晃6年過去了,我準備再次嘗試。雪莉·達靈頓是位跑酷倡導者和全職教練,熱衷于改變“跑酷運動是玩命者的運動”這一觀念。她向我承諾,跑酷會改變我的鍛煉方式,而我一直想找一種比跑步或去健身房更有趣味的運動方式。
“實際上跑酷適合每個人,不論年齡和技能水平。”達靈頓告訴我這句話時,我們正步行去往倫敦北部基爾伯恩的一片住宅區,打算借助那里的墻壁、欄桿和臺階進行練習。“在我最開始嘗試跑酷前,我也是個不愛運動的人,”她說,“一位朋友請我去他們的課堂觀摩,我驚呆了,從沒想過人還可以那樣移動自己的身體。跑酷是一項非常進步的運動,你會驚異于自己做事的速度竟然能那么快。”
我指了指橫在馬路中間的人行道護欄,說:“嗯,我希望待會兒回家時我能跳過那些護欄。”
“要完成這種距離的跳躍,僅需5分鐘。”達靈頓回答道,“而且,跳完那段護欄之后,你還會翻過一堵10英尺高的墻。”
正當我為她的玩笑話忍俊不禁之時,我看到她的眼神,突然意識到,她絕對是認真的。
我們一到住宅區,達靈頓便直奔主題。“讓我們跳起來吧。”當我們站到環繞于屋頂周圍的金屬柵欄前,這位27歲、已有一個小孩的母親說:“看著我做,我會將動作分解為幾個簡單步驟。首先,雙手握住頂部欄桿,盡量伸展手臂,把自己撐起來,越高越好。下一步——這是關鍵步驟——抬起你的臀部,最后,打開雙腿越過去。”達靈頓就這樣躍過了柵欄,然后又跳回來。
“現在該你了,”她說,“將雙手放在上面,伸展手臂,抬起臀部,最后,把腿抬起來。”我努力進行著自己的第一次跳躍嘗試。腿有點不聽使喚,整個人重重地落在地上,但我跳過去了。
“做得好,下面盡可能試著平穩落地。放松肌肉,發出的聲音越小越好。”我又練習了7、8次,每次都盡力讓自己落地輕一點。
“好的,”達靈頓說,“現在做四足運動:四肢著地,在地上爬,但膝蓋不能觸地。如果把這項運動納入日常練習,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強壯,身體越來越健康。它是專為鍛煉肌肉而設計的,對每日在辦公室久坐不動的人來說非常有效。”她四肢著地在地上爬來爬去,我跟著有樣學樣。動作不容易,但她變換著花樣,使整個過程趣味盎然:左手右腳同時移動、同手同腳移動、倒著走、跳上跳下。
接下來達靈頓跳到了障礙物中最高的欄桿上,不停地上上下下。我想試一試,她讓我先膝蓋彎曲,練習下跳,雙手抓著欄桿,輕輕落地。“你知道,雙手不要死死抓住東西,這至關重要,學會放手,你就永遠不會害怕。”
我發現,穩穩地在欄桿上走幾步而不掉下來是很難的事。“通過跑酷,你很快會找出自己的優缺點,”達靈頓說,“我以前每天來這里,獨自練完整套動作后才讓自己回家。”
我問她受過幾次傷。“我從來沒有骨折或扭傷過,只有輕微的擦傷、瘀傷。跑酷的核心是極其認真的練習,我們90%的訓練在地面上完成,所以難度不大,開始的動作要‘又慢又低’。要充滿自信,注意力完全集中,但與腎上腺素無關,跑酷不是競賽體育運動,一切準備就緒后你就開始。”
基于上述原則,她建議我先從10英尺高的圍墻開始。首先她給我做了示范:起跑,沖向墻壁,右腳蹬到墻上大約齊腰的地方,同時彈跳,抓住墻頂的欄桿,迅速翻過去。攝影師和我不約而同地鼓起了掌。達靈頓隨后給我講解了技術要領。“助跑,找準前腳在墻壁的落腳點,觸墻后彈跳,同時抬后腿;這個步驟產生的沖擊力將為下一步作鋪墊;立即伸展雙臂,抓住欄桿。”
第一次練習時,我的前腳蹬上墻壁,做了彈跳,但就是夠不著墻頂。“也許前腳要蹬得稍微高一點,這樣才能跳得更高。”達靈頓說。試了4次后,我的雙手終于抓住了墻頂,但人已筋疲力竭。達靈頓給我又示范了一次。“你已經非常接近了,我真覺得你馬上就能翻過去了。”我全力以赴,一氣呵成,氣喘吁吁,累得夠嗆。雖然動作毫無章法,但我已經躍過了一堵10英尺高的圍墻。
這是一段令我興奮不已的經歷,高強度的訓練帶給人無窮的樂趣。達靈頓建議我多去參加幾堂課,留心自己住處附近有什么高墻、柵欄和其他障礙物。“跑酷能改變你觀察周圍環境的方式,”她說,“每天走路去坐地鐵,以前一路上你也許心無雜念,讓周圍的風景停駐在潛意識中。但現在你可以開始留心一些障礙物和挑戰,以備運動之需,實質上,那就是跑酷的意義所在。”
在返回地鐵站途中,我果然跳過了我們之前經過的人行道護欄,心里頗有成就感。既然曾經做到過,我告訴自己,飛越高墻很快會不在話下。當然,像詹姆士·邦德一樣飛躍200英尺高的起重機,或許離我還有點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