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地圖,一條條粗粗細細、曲曲彎彎的藍色河流標記,一個個或大或小、輪廓鮮明的湖泊,隨處可見。地圖上的它們被統一標注,可現實中卻個性十足、性格迥異,遇上或酸或甜的它們,你更喜歡誰呢?
在哥倫比亞東部的浦萊斯火山地區,有一條“酸水河”,名叫雷歐維拉力河。這條河長580多公里,河水散發出強烈刺鼻的酸味,使魚類無法在此生存,甚至兩岸都寸草不生。
如果有人不小心喝下幾口河水,便會五臟俱爛。如果想到河里去游泳,過不了多久就會皮開肉綻,一命嗚呼,甚至連骨頭也不能留下,所以當地人又稱它為“謀殺河”。
酸水河是怎么形成的呢?原來,河底有許多孔洞與火山相連。火山噴發出來的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它們通過孔洞進入河水中,和水發生反應形成硫酸。隨著火山一次又一次噴發,硫酸濃度越來越大,這條河就變成了一條腐蝕性極強的硫酸河了。
普通河流為藍色或綠色,文藝范的河流卻喜歡加點“料”,變個顏色以博人眼球。你瞧,文藝范的河流可不少呢!
在非洲阿爾及利亞西部,有一條“墨水河”。它是由兩條各含有大量鐵鹽、腐殖質等不同成分的小河匯成,當兩條小河匯合后,水中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便成了天然的“墨水”。要是用這種“墨水”書寫,字跡還清晰可見呢!
西班牙南部的廷托河,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彩色河,它有五種顏色:當它流經一個具有綠色原料的礦區,河水呈現綠色;往下流去,幾條流經一硫化鐵礦區的支流注入廷托河,河水變成翠綠色;當它流入谷地后,由于谷地中長有多種有色野生植物,把它染成了棕色和玫瑰色;到了下游,廷托河流經一處沙地,又變成了紅色。
在印度教徒的眼里,恒河是凈化女神恒迦的化身,恒河之水是地球上最為圣潔的水,只要經過它的洗浴,人的靈魂就能重生,身染重病的人也可以重獲健康生命。有人為了凈化靈魂、清洗罪惡,竟投河自盡,因此恒河上常見漂尸;還有人將焚尸后的骨灰撒入河中,以求死者的解脫。
就是這樣一條被死尸、骨灰污染得又臟又臭的河流,卻仍有信徒不斷飲用“圣水”。奇怪的是,從未有誰因此得病,而且恒河中也無蚊蟲滋生。
恒河難道真是女神的化身?科學驗證,原來是恒河河床中含有放射性礦物質,如鉍214,它能殺死河水中99%的細菌;同時,恒河流經喜馬拉雅山強變質結構帶,水中溶有一定量具有殺菌性能的重金屬化合物,如銀離子;此外,恒河水中還存在大量的噬菌體,它們寄附在細菌和細胞壁上,將細菌吞噬掉。
夏天到了,小伙伴們迫不及待地跳入清涼的河水中,嬉戲打鬧、歡聲笑語,而不會游泳的人就只能獨自坐在岸邊,望梅止渴。
若是在死海邊,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場景了。位于約旦和以色列邊界的死海是世界上最咸的湖泊,它的含鹽量高達百分之二十七點二,比平常的海水要咸八、九倍。初到死海的人都想嘗嘗這湖水,但只要稍微舔上一點兒,便立刻感到一陣刺痛,苦、澀、咸三味俱全。
死海因此也有了一個最大的優勢:任何人掉入死海,都會被海水的浮力托住。這是因為死海中水的比重是1.17~1.227,而人體的比重只有1.02~1.097,水的比重超過了人體的比重,所以人就不會沉下去。
據說,公元70年,羅馬統帥狄杜包圍了耶路撒冷,把帶著手銬腳鐐的俘虜拋進死海處死,奇怪的是,他們一個也沒有沉下去,一連幾次都是如此。狄杜大為驚異,以為有神靈護佑,便下令赦免了全部俘虜。
你還在水中撈月,用望遠鏡看星星嗎?這些都弱爆了,在西印度群島的一個湖泊上,你隨手就能捋起一縷火光。
每當黑夜來臨,人們泛舟湖上,就會看到起落的船槳濺起萬點火光,船的四周也閃爍著美麗的火花。偶爾還能看到一幕“雜技表演”:一條渾身閃耀著火花的魚兒躍出湖面,隨即又濺落在水中,金花飛舞。
原來,湖水中生長著無數的“甲藻”,“甲藻”含有熒光素和熒光酵素,湖水一被攪動,熒光素和熒光酵素就會與空氣結合,產生氧化作用,發出五光十色、絢麗多彩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