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需要用到的材料準備好,實驗就開始了。我把兩個高度一樣的茶葉盒擺開,又把裝了半杯涼水的紙杯架在兩個茶葉盒之間的空隙上,最后把點燃的蠟燭放在紙杯下面。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隨著時間的推移,水溫變得越來越高,又過了幾分鐘,我看到白氣冒了出來,接著水泡越來越多,像一顆顆水晶灑在紙杯底部,媽媽問我:“水能不能燒開呢?”我說:“水一定能燒開。”我彎腰撿鉛筆的時候,發現蠟燭油流了很多。
看著水不開,我有些著急,于是又拿了一個蓋放在紙杯口上,又過了幾分鐘,媽媽把蓋子拿開,我看到水泡從杯底不斷上升到水面,然后漂到杯壁上就破了。媽媽說:“這就代表水開了。”
火苗不但沒有把紙杯燒著,還把水燒開了。這到底是為什么呢?我請教媽媽,媽媽說:“紙杯里面有水,就不會被燒著。”我聽了,覺得還是糊里糊涂。于是,決定上網查查,原來,水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需要吸熱。紙鍋燒水,便是利用了這個特點。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而紙的著火點是183℃,燒水的時候,水不斷從紙鍋上吸收熱量,即使燒開后,水的溫度也保持沸點不變,從而使紙的溫度遠遠達不到183℃。所以水沸騰時紙鍋不會燒著。紙鍋可以燒水是一種物理現象,紙的里面裝著水,所以紙和水之間會產生熱傳遞,而水的最高沸點才100℃,但這個溫度卻沒有達到紙的燃點,也就是說無論怎么燒,紙最多才能達到100℃,所以紙鍋可以燒水。
后來,我發現,紙鍋不僅能燒水,還能把鵪鶉蛋、鴿子蛋和雞蛋煮熟呢。我和媽媽分別用3只紙杯做了實驗,同時蓋上蓋子分別煮了4只鵪鶉蛋、2只鴿子蛋和1只雞蛋,結果所用時間不分上下。我吃著用紙鍋煮熟的三種香噴噴的蛋,甭提有多高興啦!我驕傲地對媽媽說:“以后我們就不要用鐵鍋或電飯鍋煮雞蛋了,經常用紙鍋煮,不是很好嗎?”媽媽笑了:“紙的傳熱性能遠不如鐵鍋或電飯鍋,也就是說,煮同樣多的雞蛋,所用的火或電遠比用鐵鍋或電飯鍋要多,并且用紙鍋一次能煮的雞蛋數量很少,所以不行。”
指導教師:郭東良
編輯姐姐:汪子琪小作者居然真的用紙杯燒起了水并成功了,而且又聯系到了生活實際。這種為追求真理而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來,我們給她贊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