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人民院(議會下院)選舉4月7日拉開帷幕,將于5月12日結束。本屆選舉共分為9個投票日,全國各地正依次進行投票。從前幾輪投票情況看,無論是執政的國大黨,還是最具競爭力的印度人民黨,都還難以達到一黨獨大的局面。因此,無論哪一黨想成功組閣,恐怕都需要與其他黨派結盟,才能擁有議會下院過半議席。
印度目前有85個政黨,其中7個為全國性政黨,20多個為邦一級政黨,其余多為地區性小黨。有媒體分析認為,在今年的印度大選中,最受關注的除了國大黨可能的總理候選人拉胡爾·甘地和印度人民黨可能的總理候選人納倫德拉·莫迪,還有被稱為印度政壇“女性三杰”的賈雅拉麗莎、瑪雅瓦蒂和瑪馬塔,因為前兩大政黨有可能向她們求助。
賈雅拉麗莎,影星出身的政治家
66歲的泰米爾納德邦首席部長賈雅拉麗莎,可以說是活躍在印度政壇的祖母級女強人,目前是少數派政黨“全印安納德拉維達進步聯盟”主席。賈雅拉麗莎之所以出名,因為她曾是家喻戶曉的印度女影星。從政前,她在140部印度電影中出演女主角,其中包括印度南部的地方語言泰米爾語、泰盧固語和坎拿達語的電影。
賈雅拉麗莎出生于印度南部的卡納塔卡邦,祖父是外科醫生。她2歲時喪父,隨母親遷居西孟加拉邦,在那里完成了小學和中學教育。賈雅拉麗莎雖受教育程度不高,但有語言天賦,不僅能操流利的英語,還會印地語、坎拿達語、泰米爾語和泰盧固語等5種印度民族語言。
賈雅拉麗莎的母親天生麗質,富有演藝才能,當時是電影演員。受母親影響,賈雅拉麗莎15歲開始學演電影,后成為專業演員。1972年后,她多次獲得印度和國際電影大獎,其中包括相當于中國電影金雞獎的“印度經典電影最佳女演員獎”。
但到了1977年,賈雅拉麗莎突然來了個華麗轉身,投身到時任泰米爾納德邦首席部長的拉馬查德蘭麾下從政,并很快就成為一個小黨——全印安納德拉維達進步聯盟的秘書長。36歲時,賈雅拉麗莎當選為國會議員。此后她一直在黨內身居要職。1991年,她成功當選泰米爾納德邦首席部長,5年后卸任。2001年后,她又先后3次擔任該職務。
在首席部長任上,賈雅拉麗莎因大力推動一些惠及婦女和兒童的舉措而獲得超高人氣,被泰米爾族人稱為“阿媽”。在56歲生日那天,賈雅拉麗莎收到了一份奇特的禮物——56幅她的肖像畫。這些畫都是用鮮血繪成的,作者是一位名叫胡塞尼的鐵桿“粉絲”。胡塞尼聘了一名護士從他身上抽取共計1500毫升血,專門用來為賈雅拉麗莎作畫。胡塞尼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不無自豪地說,為“權力女神”賈雅拉麗莎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
但賈雅拉麗莎的負面新聞也不斷。1995年,賈雅拉麗莎為養子舉辦了一場破兩項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婚禮:一個是參加人數最多,達15萬人;一個是婚宴最排場,消費高達6000萬盧比(按當時的匯率約合1500萬元人民幣)。就因為此事,賈雅拉麗莎還被告上了法庭,并被判處5年監禁,后經高等法院改判為無罪。
瑪雅瓦蒂,“印度女版奧巴馬”
曾長期任北方邦首席部長的瑪雅瓦蒂,是位極具特點的女政治家,被支持者比作“印度女版奧巴馬”。
瑪雅瓦蒂和奧巴馬的確有許多相似之處:首先,都相對年輕。瑪雅瓦蒂目前尚不到58歲,而印度大部分政治領袖都在70歲以上;其次,都來自草根階層,瑪雅瓦蒂是賤民,奧巴馬是黑人平民;第三,都憑自身努力受到良好教育,瑪雅瓦蒂是教育和法律雙學士,奧巴馬則擁有法律博士學位。
瑪雅瓦蒂于1956年出生在新德里的貧民區,屬于達利特階層。達利特是印度種姓制度中對社會最底層民眾的一種稱呼,又稱為賤民。其父曾當過基層政府職員,母親是文盲。
瑪雅瓦蒂所在的印度大眾社會黨,是代表賤民的政黨,因此她又被稱為“賤民女王”,在印度享有較高威望。
1995年,瑪雅瓦蒂首度當選印度人口最多的北方邦首席部長,成為印度首位出身賤民階層的首席部長。此后,她曾四次蟬聯北方邦首席部長。任內,瑪雅瓦蒂為北方邦1.1萬多個鄉村改善了交通和水電問題,贏得了廣大社會底層勞動者的支持。
隨著執政時間的延長,瑪雅瓦蒂個人也積累了大量財富。據印度媒體透露,2007年大選前,她擁有的資產已高達680萬英鎊,這些錢大都是來自支持者們的捐獻。過54歲生日時,瑪雅瓦蒂獲贈一個全部用面額1000盧比紙鈔做成的巨大“花環”,重達65公斤,總值 5000萬盧比(約合500萬元人民幣)。
但瑪雅瓦蒂的富足和奢侈似乎并沒給她帶來負面影響,反而在廣大賤民中增加了聲望,因為她被看作他們中最成功的人。瑪雅瓦蒂曾宣稱,要將大眾社會黨發展成為一個全國性政黨,而她的目標則是問鼎總理寶座。
在反對者眼中,瑪雅瓦蒂不僅性格偏執,而且十分自負,喜歡獨斷專行。她在任內曾耗巨資建造了40座知名人物雕像,其中有自己6座。2008年,瑪雅瓦蒂曾命人拆掉自己一座3.7米高的青銅雕像,建造了一個高5米、重20噸、成本達50萬英鎊的更大雕像。
瑪馬塔,西孟加拉邦的“大姐大”
瑪馬塔現任西孟加拉邦首席部長。
1955年,瑪馬塔出生于印度第二大城市加爾各答一個破落的中產階級家庭。她9歲喪父,家境逐漸變窮,甚至無法上學。但憑借自己的努力,她最終完成了大學學業,先后獲得歷史學學士、教育學碩士和法學碩士學位。
瑪馬塔在青年時代就展現了政治才能。21歲時,就成了印度國大黨婦女分支瑪西拉國大黨的總書記。隨后,她連續六次當選為加爾各答南部選區的國會議員。1998年,瑪馬塔脫離國大黨,自創了草根國大黨。從此,她的名字就與這個黨派緊密聯系在了一起。在黨內,她被譽為“迪迪”,即孟加拉語“大姐大”的意思。
其間,瑪馬塔曾擔任過煤炭部長、鐵道部長及負責人力資源的國務部長等職,成為印度政壇的長青樹。
2011年,瑪馬塔率領的草根國大黨擊敗了在西孟加拉邦執政34年的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領導的左翼陣線政府,她本人也成了西孟加拉邦首席部長。
瑪馬塔不屬于養尊處優型的政治家,她擅長街頭政治,并能身先士卒。有一次,她率領支持者抗議另一位印度政治家桑托索,甚至尾隨他的車隊。天降大雨,瑪馬塔堅持前往,結果被警察擋在了泰姬飯店外面幾個小時。瑪馬塔的平民背景使她基本不顧及身份和儀表,她曾在邦議會中進行抗議而砸壞桌椅和麥克風,也曾與自己的黨內同仁在議會里同室操戈。
瑪馬塔的生活十分簡樸,從不穿金戴銀,總是穿著印度傳統的紗麗。她還是自學成才的畫家和詩人,到目前仍然是單身。可以說,政治就是她生活的全部。
如果說,印度政壇上各政黨間的分分合合像連續劇,那么瑪馬塔肯定無愧于最佳女配角。自十幾年前創立草根國大黨,到之后在印度人民黨和國大黨之間游刃有余地進出,瑪馬塔表現出了獨特能力。在印度政壇上,像瑪馬塔這樣的女政治家并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