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4月25日上午,一輛載有8名歐安組織軍事核查人員的汽車,在進入烏克蘭東問:部城市斯拉維揚斯克時被扣留。8名軍事核查人員中4人來自德國,其余4人來自捷克、丹麥、波蘭和瑞典。歐安組織聲稱,被扣人員是應烏克蘭當局邀請而派出的軍事核查人員。而實施扣押的親俄武裝人員則聲稱,他們是北約的“間諜”,并在車輛中查到了槍支等違禁物品。親俄武裝準備用這些人交換被烏克蘭當局扣押的親俄人士。經過談判,一名軍事核查人員4月27日被釋放。歐安組織是什么機構?他們在烏克蘭局勢中扮演什么角色?
答:
組織的建立
歐安組織全稱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總部設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其成員國共有57個,主要來自歐洲、美洲和中亞,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包括了所有歐洲國家的機構,此外,該組織還與非洲和亞洲的11個國家保持合作關系。組織的宗旨是促進歐洲的民主和政治軍事安全、開展經濟和環保等合作、反恐、保護人權等。
歐安組織的前身是1975年成立的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當時雖然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明爭暗斗,但雙方也意識到暢通的對話渠道必不可少。1966年,蘇聯領導的華約集團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的一次政治協商會議中,提出召開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美蘇經過長期的協商,就此問題達成協議。1975年7月在赫爾辛基舉行的歐安會首屆首腦會議上,33個歐洲國家,以及美國、加拿大的首腦共同簽署了《赫爾辛基最后文件》,這標志著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作為一個組織正式成立。隨著組織不斷壯大,成員國一致認為歐安會的工作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個“會議”。因此,各成員國在1994年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舉行的歐安會第四屆首腦峰會上,決定從1995年起將歐安會更名為“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
發展變化
歐安組織在冷戰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F在,雖然其成員不斷增加,但客觀來看,影響卻逐漸式微。歐安組織自成立以來只舉辦過7屆首腦峰會,其中1999年的第六屆與2010年的第七屆中間時隔11年。同時,歐安組織的決議需要所有成員國達成一致,才能通過。而且,其決定對成員國沒有法律效力,無法對成員國實施有效約束,這讓歐安組織定位尷尬。
此外,歐安組織內部西方國家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俄羅斯雖然是成員國,但它與組織的關系并不好。1999年歐安組織土耳其峰會期間,俄歐曾為車臣問題激烈交鋒,俄羅斯時任總統葉利欽甚至為此中途退席,雖然最后俄羅斯勉強同意歐安組織向車臣派遣一個代表小組進行調停,但時任外長伊萬諾夫稱歐安組織已從一個體現歐洲集體意志的組織變為西方國家“強迫民主化”的工具。而在之后的白俄羅斯選舉、烏克蘭“橙色革命”中,俄羅斯與歐安組織的看法也總是大相徑庭,因而,俄羅斯對歐安組織越來越不滿。2007年普京參加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時表示,西方國家正在將歐安組織改變成一個宣傳其外交思想的庸俗工具。
歐安組織與烏克蘭
克蘭于1992年1月30日與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獨聯體國家一起加入歐安組織。烏克蘭前總統亞努科維奇曾與歐安組織結下梁子。2004年歐安組織外長會議時,烏克蘭時任反對派領導人尤先科稱烏當年進行的總統大選存在舞弊。他派出代表,會晤各國高官并四處游說,最終爭取到了歐安組織對他的支持。本已當選總統的亞努科維奇在隨后進行的重新投票中敗給了尤先科。
在此次烏克蘭事件中,歐安組織的表現中規中矩,主要是呼吁避免使用暴力等。在西方國家的運作下,歐安組織最終受到烏克蘭邀請,并在3月得到所有成員國同意,向烏克蘭各地派出了總計100人的觀察團,同時每天在其官網上發布監測報告。不過,俄羅斯沒有允許觀察團進入克里米亞地區。由于歐安組織的“反俄”名聲,烏克蘭東部親俄武裝對他們的印象不佳,因此才會稱其核查人員是“北約間諜”。(謝亞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