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時期,江南大臣徐鉉博學多才,在朝廷享有很高的名望。一次,他代表江南進京納貢,按慣例,朝廷要派一位官員全程監督。朝中大臣都自知學識不如徐鉉,擔心遭他作弄恥笑不敢前往,最后不得不由宋太祖趙匡胤親自出面來定奪人選。
趙匡胤命人呈報一份名單,寫上朝廷中10個文化程度最低的官員。名單很快報了上來,趙匡胤瞟了一眼,用御筆圈中其一,下令說:“就派他去吧!”皇帝竟然點了個不識字、連話都說不清的蠢官,大臣們得知后,個個驚訝不已。那位被選中的蠢官,還沒弄明白自己去干什么,就去了江南,稀里糊涂地和徐鉉上了船。
剛上船,徐鉉就開始侃侃而談,妙語連珠,引來陣陣掌聲。蠢官卻一句沒聽懂,除了偶爾禮節性地點點頭外,一直都沒表情,更別說插話了。徐鉉注意到蠢官的“不尋常”,想試探他學識的深淺,便再三找話與他交談。可蠢官根本聽不懂徐鉉文縐縐的問話,只能裝聾作啞,不回答。幾天過去了,徐鉉始終沒辦法讓蠢官開口,自覺無趣,漸漸也不再說話,老實地跟著蠢官來到京城。趙匡胤聽說后,笑著說:“才子遇到蠢人,就如鐵錘砸在棉花上,縱然力量再大也是徒勞呀!”
每個人都有可用之處,只要把他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就能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