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當今世界,白俄羅斯共和國作為一個年輕的獨立國家,一直在盡力向全世界人民貢獻自己的知識與文化。我們的國家地處歐洲中部,位于歐盟和俄羅斯之間,和鄰國建立可靠的友好關系,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
當然我們也在遠離國土的地方找到了好朋友。中華人民共和國從白俄羅斯共和國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中國是21年前最早承認白俄羅斯獨立地位的國家之一,而且兩國現在是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白俄羅斯人民為擁有中國這樣的朋友感到自豪。
近年來,白俄羅斯和中國在各個領域開展了如火如荼的合作,并取得了很大成功,尤其是在經濟和高等教育領域。兩國簽訂了多項政府間協議,為進一步合作打下了很好的法律基礎。在中國的財政和技術支持下,白俄羅斯的一些大型工業已經作出了適應現代化需求的調整。我們的大學和科研機構也和中國大學建立了科研合作關系,并開展了一系列雙方感興趣的聯合研究項目。
與此同時,很多白俄羅斯學生都希望更多地了解這個屹立在東方的既古老又年輕的偉大國家,了解她的文化,了解其人民的生活,更希望能夠學習漢語。
我想大家都會同意我的這個觀點:如果一個國家想和另一國家建立商務伙伴關系,首先就要了解對方,尊重對方,尤其是尊重對方的文化。中國和白俄羅斯決心一起點亮知識的火炬,幫助雙方國家的年輕一代更好地進行溝通,并促進白俄羅斯人民對中國和中國文化更深層次的了解。這也是2006年末我們在白俄羅斯國立大學建立孔子學院的原因,那是白俄羅斯的第一所孔子學院。
也許有人會問:當時為什么選擇了白俄羅斯國立大學?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因為我們是白俄羅斯一流的大學,在和中國的合作方面,我們是做得最好的。為了更嚴肅地回答這個問題,并且證明我的說法,請允許我簡單介紹一下白俄羅斯國立大學。根據世界大學網絡計量學排名,白俄羅斯國立大學排在第 595位。全世界有3.5萬所大學,因此,這個位置對于我們來說是很不錯的。
白俄羅斯國立大學是一所符合在歐洲被普遍接受的大學分類標準的傳統型大學,也是白俄羅斯最大的集科學、研究和文化為一體的綜合大學,肩負著為白俄羅斯培養未來精英人才的重任。
2013年,我校的學生總數達到了3.8萬人。我們有來自全世界43個國家的2620名留學生,其中890名來自中國。
白俄羅斯國立大學緊跟當代科學發展潮流,開展了各種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教職員工中有博士1800名、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院士6名、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通訊院士5名。
大家可以看到,白俄羅斯國立大學有資格成為與大連理工大學共建孔子學院的合作伙伴。從孔子學院成立的第一天起,中國和白俄羅斯各級政府都極為重視孔子學院的各項活動,并提供各種實質性支持。在此,我們非常感謝國家漢辦主任許琳女士,白俄羅斯共和國國會委員會副主席阿納托利·魯謝茨基(Anatoly Rusetsky)先生以及白俄羅斯共和國副總理阿納托利·托吉克(Anatoly Tozik)先生一直以來的殷切關注。
白俄羅斯國立大學孔子學院不斷迎來中國國家領導人的來訪,如 2013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劉云山先生訪問了孔子學院。
白俄羅斯國立大學孔子學院已經做了很多工作:中國語言和文化在白俄羅斯年輕人中越來越受歡迎(漢語課程現有學生175名);我們定期組織各種活動,包括科學研討會、展覽、節日慶祝等;我們還出版了多種相關書籍和期刊。在此我不想給大家報告更多有關孔子學院活動的細節,畢竟我們今天相聚在此是為了討論更重要的問題。但我可以向各位保證,白俄羅斯國立大學孔子學院的教職員工正在竭盡所能,不辜負漢辦和其他機構的領導對我們的信心。
孔子學院已經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我認為孔子學院應該像一座連接不同文化、不同人民和不同國家之間的“金色橋梁”。
我想跟大家分享關于孔子學院未來活動規劃和發展計劃。我們知道,漢辦從2012年開始建立了一個新的項目,即“孔子新漢學計劃”。該項目旨在支持國外大學的博士研究生到中國來進行學習、研究以及博士論文的寫作。白俄羅斯大學孔子學院參與了這個項目,向中國派送了兩名專業研究人員,一位去了中國人民大學,另一位去了中山大學。
我們在聯合培養博士生方面有經驗,因此對新漢學計劃非常感興趣。在培養高水平專業人才方面,白俄羅斯國立大學已經與中國的大學有過合作,即“聯合研究生院”項目。這個項目在兩國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由白俄羅斯國立大學和哈爾濱理工大學合作開展,取得了圓滿成功。我認為我們可以利用一切機會進行合作。
另一個新的發展方向是增加科學和技術方面的活動,建立聯合創新中心和實驗室。這方面我們也有相關經驗。2010年,按照白俄羅斯國立大學和哈爾濱市科技局的協議,我們建立了中國-白俄羅斯創新中心。這個項目非常成功,2011-2013年間,我們和中方履行了6個研究合同,全部的研發工作都由該聯合創新中心協調完成。
白俄羅斯大學孔子學院已經成為一個重要機構,為白中兩國在教育和文化領域的合作以及兩國之間的相互了解提供了良好平臺。非常感謝漢辦一直以來為我們提供強有力的幫助和支持,讓我們能開展很多項目。我們和中方合作學校有著共同的任務,對于孔子學院的發展有著共同的愿景,對于如何完成這些重要而復雜的任務有著共同的計劃。
我們準備好了繼續前行,為了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實現我們新的理想。
編輯 張力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