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當地網(thelocal.de)2013年10月22日報道,最新PISA成人能力測試公布結果顯示,德國有1/6成年人只能讀懂簡短的文本,閱讀水平與10歲孩童相當。這個結果不得不讓人們反思,德國的教育優勢去哪里了。
德國的教育體系是三軌制,兒童在10歲或11歲時便開始進行教育分流,學生在分流后進入不同的軌道接受教育。優等生進入文法學校,中等生進入實科中學,后進生進入普通中學。過早的教育分流會對兒童的未來造成巨大影響。實科中學和普通中學的學生通常會進入職業培訓和學徒訓練,接受職業教育,而進入大學的學生絕大部分來自于文法學校。
2012年,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的一份報告指出,教育質量高的地區,其教育不公平;而教育公平的地區,其教育質量卻不高。例如柏林努力提供均等的教育機會,但無法擁有良好的教育質量;再如巴伐利亞,該地區的教育水平高,但是對來自下層階級的兒童實行不公平的教育。此外,讓最優秀的學生進入大學學習,并沒有給德國帶來高等教育的優勢?!短┪钍扛叩冉逃纷钚掳l布的全球大學排行榜顯示,世界50強高校中,無德國的蹤影;200強高校中,德國僅占10個席位。可想而知,這份排名的出爐,對德國所謂優秀的教育系統提出了質疑。
(上海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中心王夢潔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