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財政大臣2013年12月向議會提交的《秋季報告》中有多項涉及教育的議題,其中尤以自2015-2016年度開始取消英格蘭地區高校本科招生數量限制這一政策引人注目。政府計劃分兩步實施該政策,首先在2014-2015年度將增加3萬招生名額,然后在2015-2016年度徹底取消限制。財政部將通過向私人公司出售學生貸款債務籌措對應經費。2014年11月,英國政府已出售總額度為8.9億英鎊(約合人民幣90.8億元)的陳年學生貸款債務,籌得1.6億英鎊資金。
早在2011年6月,英國教育部在高等教育白皮書《以學生為本》中即宣稱“由政府確定每所大學的招生數量的時代需要終結”,旨在放開本科招生限制。英國高校2013-2014年度全日制本科招生人數為49.56萬,英格蘭地區高校本科學生數約占英國學生總數的84%。財政大臣奧斯本稱,英國目前每年有約6萬名達到大學錄取標準但由于人為設置的限制而不能進入大學學習的學生。
對于政府這一舉措,教育界態度頗為謹慎,在歡迎政府提供更多就學機會的同時,多對其經費安排略有質疑。英國大學校長聯合會負責人丹布里奇表示,取消大學招生人數限制是一個好消息,培養更多的大學生有利于經濟和社會發展,但這項計劃需要通過出售政府資產的方式實現,因此需要考慮其可持續性。丹布里奇還委婉地表示了對學生數量擴張可能會擠占高等教育其他方面資源的擔憂。羅素集團高校擔心擴張會犧牲教育質量,因此對此新政批評最多。
《秋季報告》中涉及教育的其他政策舉措還包括:今后2年增加2萬學徒生名額;自2014年9月起為英格蘭公立學校4~6歲學童提供免費午餐(預計經費投入6億英鎊/年);在愛丁堡大學建立以新科諾獎得主希格斯(Peter Higgs)名字命名的物理研究中心;在部分地區試行對18~21歲待業者的“數學、英語技能與救濟金掛鉤”政策;今后4年在英格蘭高校投入1.85億英鎊用于提高理工科教育水平。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教育處孫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