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副總理劉延東女士閣下,尊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先生閣下,尊敬的江蘇省省長李學勇先生閣下,尊敬的江蘇省人大副主任、蘇州市委書記蔣宏坤先生閣下,尊敬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主席、教育部副部長郝平先生閣下,尊敬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主席默罕默德·薩邁赫·艾馬爾先生閣下,各位部長,女士們、先生們:
我要感謝中國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以及江蘇省政府發起了這次會議。
我要特別感謝中華人民共和國副總理劉延東女士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諸多核心議題的親自關注和領導,例如去年杭州大會有關文化發展的議題,又如2012年在上海舉辦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會議上有關教育的議題。
同時我要說,我對今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員國的積極參與感到非常高興??梢哉f整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都來了,因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管理機構的三位負責人都參加了本次會議,這是體現我們這個組織的承諾與協作的強有力象征。
我對2012年訪問蘇州后又一次來訪感到由衷的高興。
蘇州園林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它體現了千年的傳統,承載著普世的價值。
俗話說:蘇州園林甲天下。
這座“東方威尼斯”也展現了當今活力中國的現代化和多樣性。
2014年3月27日,我有幸歡迎習近平主席閣下參觀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他當時說到了多元化的重要性:文明是多彩的,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鑒的價值;陽光有七種顏色,世界也是多彩的。
本周二,習主席又進一步強調說,和諧社會的建立只能基于國家和文化間的相互理解,基于他所說的“命運共同體”。
語言的重要性也是一樣。
每一種語言都是平等的,相互關聯的。
每種語言都是人們相互理解、進行寫作和表達現實世界的一種獨一無二的力量。
語言映射我們對世界的理解,成就我們對世界的表達。
它們表達我們共同的價值觀,使思想成形,并且聯系過去與未來。
它們是人類權利和尊嚴的基礎,是交流和分享、增強社會凝聚力、協同行動的渠道。
通過語言,我們認識了世界,并可以使世界變得更好。
這就是為什么用孩子們最自然易懂的語言來教育他們是非常重要的。
有充分的證據表明,在學校里使用母語是掃盲的最有效的辦法。
語言教育是實現“有教無類”這個目標的關鍵。
而這與保護瀕危語言是分不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心將提倡語言多樣性作為文化多樣化的基礎。
這個觀點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公約的核心,即保護和促進文化表達的多樣性,這種精神也指導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發起的“文化和睦國際十年(2013-2022)”計劃。這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Vigdís多語國際中心未來的目標。
所有這一切都從學校的課桌上開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支持語言教育,尤其是通過母語教學和外語學習進行的多語教育——因為這是消除貧困、促進可持續發展和維護持久和平必不可少的策略。
多語制為人們提供了相互了解與合作的機會——多語的空間環境使得人類的多元文化財富得以共享。
199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采用了“多語教育”這一術語,指在教育中至少使用三種語言,即母語、區域性或國家通用語和一門國際語言。
2003年,我們發表了《多語世界中的教育》,從而進一步深化了這一主題,強調多語制是發展語言能力的一個重要條件。
在拉美地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在推進一項跨文化雙語教育的實踐,以使土著語成為重要的教育資源。
在亞太地區,我們支持把基于母語的雙語教育在早期教育中進行整合的政策。
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辦事處支持中國社會科學院進行了8種瀕危語言的研究,即滿語、畬語、拉伽語、土家語、西裕固語、阿儂語、赫哲語、爾蘇語,以幫助他們在教育中使用這些語言。
說到阿拉伯世界,我感到特別驕傲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發起了“世界阿拉伯語日”,以此感謝和慶祝阿拉伯語——一個主要宗教和文明的語言——對全人類共同文化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多語制是一種包容和社會凝聚的力量——也是構成全球公民的基礎。
提倡全球公民身份是聯合國秘書長發起的“教育優先計劃”的一個重要目標,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在為此“保駕護航”——中國是這一優先計劃的領軍國家,我非常感謝你們的引領作用。
納爾遜·曼德拉曾說過:“如果你用一個人聽得懂的語言和他交流,你的話會入其腦。如果你用他的語言和他交流,你的話將入其心?!?/p>
世界日趨多元化,語言能力在文化間相互理解、進行跨文化活動、學會共處方面至關重要。
我認為,多語制在精心設計更具包含性的人類發展,反映每個社會需求方面必不可少。
世界上并不存在“一刀切”的解決模式。
為可持續發展、保證各國平等、反映多元性,2015年之后新的發展議程需要更具普世性。
這是一個有關人權的問題。
這是一個消除貧困和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最終,這是個持久和平、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問題。
世界上約有6000種語言,每種語言都包含有自己的知識財富。
語言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另一個側面,為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起草了一個“語言多樣性指標”,作為“生物多樣性指標合作契約”的一部分,共同受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監管。
讓我舉例子說明。
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交界的熱帶雨林是瑪央那土著人的家園——這是繼亞馬遜之后美洲第二大熱帶雨林地區,瑪央那人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了第一本用瑪央那文編寫的書,以記錄和分享瑪央那人關于生物多樣性的獨一無二的知識。
可以想象,我們能從全球各個地區學到的東西何其之多!
我們必須開發出更多這樣的線上和線下的工具、指標和統計表。
僅僅投資科技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對當地事務、當地語言加大投入力度。這樣,科技上的差距才不會加深語言文化上的差距。
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寬帶數字發展委員會的一個發展目標。
2010年,我和負責協調互聯網域名系統的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簽署了一份協議,在協議中規定任何字母的互聯網域名都可以設立。
從那以后,我們的開放訓練平臺就有了土著語的培訓材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瀕危語言地圖也可以通過網絡獲得。
女士們、先生們:
我們必須通過發展新技能、新能力,培育新一代多語外交官、多語政治家、多語公民。
我認為,本次大會是一個攜手向這一目標邁進的機會,有助于為教師們制定各種有效的教學政策、開發各種正確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這至關重要,因為語言不僅表達世界——語言還可以塑造世界。
這也印證了大教育家孔子的智慧: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語言是思想和行動的橋梁——是我稱之為新人文主義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根植于對人類尊嚴、基本權利和多元文化的尊重。
我相信,人類發展需要新視野。因此,加強語言能力提升和語言教育是關鍵。
本著這樣的精神,我要再次感謝中國政府,并祝愿大會卓有成效。
(文章系作者2014年6月5日在世界語言大會開幕式上的致辭,標題系本刊所加)
編輯 李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