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吳芳的父親生病住院了。為了籌集手術費用,吳芳準備把自己名下的房子賣了給父親治病。因地理位置優越,她的房子剛掛在中介網上沒幾天,就有人有意購房。吳芳最終選定一個購房者簽訂了合同,并和對方約定了去房管所辦理過戶的日子。
然而,在辦理過戶手續的過程中,房管所的工作人員竟然說:“不好意思,你的房子辦不了過戶手續,已經被法院凍結了。”
“什么!”吳芳詫異地問,“怎么會被凍結?不可能啊,我又沒有犯法。而且這確實是我的房子。”
面對吳芳的疑問,房管所工作人員也不知道具體情況,根本無法回答。這樣一來,房子肯定是賣不了了,無奈之下吳芳只能去法院尋求真相。
不生孩子的隱情
想來想去,吳芳覺得,自己的房子被凍結,肯定和前夫有關。原來,吳芳今年剛滿30歲,卻有過一段不幸的婚姻。
吳芳25歲時和前夫廖中南相識于交友網站。當時吳芳考慮到廖中南比自己大8歲,有點猶豫,并沒有立即答應他。但耐不住廖中南狂熱的追求,兩人很快確立了男女關系,并步入婚姻殿堂。
結婚后,吳芳全身心投入到家庭建設中,剛結婚半年,她就很想要一個孩子。可是,當她提出這個想法后,廖中南并不同意。他覺得有了孩子就沒了自由,應該多享受二人世界。
吳芳覺得丈夫說的也有道理,而且自己的年齡也不算大,那就等幾年再說吧。
一晃5年過去了,兩人一直沒有要孩子。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吳芳擔心自己再不生的話就成高齡產婦,不好生育。于是,她再次向廖中南提出生孩子的想法。誰知,丈夫的一番話卻讓吳芳當場愣住了。
“吳芳,對不起,我知道瞞不下去了。其實不是我不想要孩子,而是我根本就生不了孩子!”
這番話讓吳芳徹底醒悟過來。直到現在,她才知道廖中南這么多年一直都在欺騙她,說什么想過甜蜜的二人世界,全都是謊話,事實的真相是他自己的身體有問題。
受到打擊的吳芳一時間無法接受欺騙她的丈夫,隨即提出離婚。由于廖中南對妻子有所隱瞞,屬于過錯方,所以兩人在離婚協議書中約定名下的房產和大部分財產都歸吳芳所有。
那么,這已經屬于吳芳的房產,怎么會在離婚后又被法院凍結了呢?這跟廖中南又有什么關系?
從天而降的債務
原來,被凍結的房產確實和廖中南有關。一年前,廖中南向朋友劉洋借了20萬元。之后劉洋多次催要,但廖中南遲遲不還。直到一個月前,劉洋怎么也聯系不上他。為了防止自己的錢打水漂,劉洋向法院申請凍結了吳芳名下的房產。
了解到自己房子被凍結的原因后,吳芳覺得很冤枉。自己都離婚了,憑什么廖中南欠的債要由她來還。吳芳隨即找到劉洋,準備向其討要說法。
“劉洋,你有什么證據說廖中南欠了你的錢。我可從來沒聽他提起過。”
“他給我寫了欠條。”說著劉洋就拿出了一張欠條,上面有廖中南的簽名,“去年他說家里遇到點困難,急需一大筆資金救急。我們倆本身就是哥們兒,加上當時我們公司和他的公司正好有合作,想著日后還需要他幫忙,我就借給他了。誰知道他竟然一直沒還錢,我去公司找他,他已經離職了。我現在找不到他,只能找你。”
“我們已經離婚了,他的事情和我無關。既然是他欠你錢,你應該去找他,憑什么讓法院凍結我的房子?而且這個房子和廖中南沒有關系,當初離婚時就說好這個房子是歸我的。”吳芳氣憤地說。
“我已經找律師咨詢過了,這筆欠款是廖中南在你倆結婚時找我借的。雖然你倆現在離婚了,但這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他現在失蹤了,你就有義務幫他還這筆錢。”見吳芳仍一臉氣憤,劉洋撂下一句“法院見吧”就走了。
吳芳趕緊給廖中南打電話。但可想而知,這時候已經聯系不到他了。
“難道我真的要吃這個啞巴虧,替前夫還債?”吳芳選擇了向律師求助。
律師聽完吳芳的話后詢問道:“你前夫借錢時說你們家出現了困難,但是你卻說對這件事并不知情,你有什么證據可以證明他沒有把這筆錢用于你們的日常生活消費呢?”
吳芳先是搖了搖頭,又仔細想了一會兒,突然說:“律師,我記得我們在離婚協議書上有過約定:雙方確定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沒有發生共同債權債務,如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當事人在對方未知情的情況下所欠的債務,由負債人自己全額承擔債務,與另一方無關。”
法律點:吳芳和前夫離婚時已經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其個人所負債務由欠債個人承擔,那吳芳還需要替前夫還債嗎?
王芳釋疑:在本案中吳芳無法舉證該債務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也不能證明該債務是前夫的個人債務,那么根據《婚姻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這筆債務應該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雖然離婚了,但是吳芳仍然有償還的義務。
雖然兩人離婚時約定各自債務各自償還,但是這種約定只能在夫妻雙方之間產生法律效力,不能對抗不知情的第三人。
聽完律師的分析,吳芳有點沮喪,原本以為曾欺騙過自己的男人,只要離婚了兩人就再無瓜葛,沒想到如今卻要替他償還這么大一筆債務。
吳芳的代理律師也覺得她挺可憐的,就極力幫助吳芳想各種可以提供的證據,“你認識劉洋這個人,那你能證明廖中南和他事前約定過借款屬于個人行為嗎?”
“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約定過,但是我相信劉洋肯定清楚欠款是廖中南的個人行為,和我無關。”吳芳緩緩地說,“當初我剛剛知道他不能生孩子時非常生氣,提出離婚他不同意,兩人就達成協議先分居,還簽訂了分居協議,在協議中我們約定好了,分居期間產生的債務由各自承擔。因為我對他不信任,還把該協議進行了公證,給我們做公證的就是劉洋的表妹劉曉,這還是劉洋向廖中南推薦的呢。”
律師聽完笑著點了點頭,“這就能證明劉洋事先知道你們倆有關債務歸各自所有的約定,那他也應該清楚他借出去的錢僅僅是給廖中南個人的。”
法院很快就開庭了,吳芳作為案件的被告參加了訴訟。在法庭上,吳芳向法官出具了劉曉從劉洋處得知廖中南公證分居協議的證言,雖然吳芳不知道債務的實際用途,也無法證明該債務沒有用于家庭共同生活,但能證明夫妻的債務約定為債權人劉洋所知曉,而且在兩人的離婚協議中也說到夫妻沒有共同債務。最后,法院判決吳芳對廖中南的債務不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