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手機真的是物美價廉嗎?商家出售低價手機,是賠本賺吆喝,還是另有陷阱?
低價手機的陷阱
記者來到北京大興的一家手機品牌市場進行暗訪,發現了3個消費陷阱,并且環環相扣。
首先是低價吸引。市場價1799元的某品牌手機,在這家店里,1100元就可以買到,便宜700元,價格非常有吸引力。
其次是續費升級。付了1100元手機費后,銷售人員說,要想買走這款手機,必須進行續費升級,購買每個月186元的3G卡話費套餐。如果消費者目前的話費套餐是126元/月,就需要補交一年1440元的升級費。相當于最后用2540元買了價值1799元的手機。如果不想辦理續費升級,退款需要7至15個工作日,而且必須跑到位于昌平區的“財務部”領取。資深手機業人士陳先生告訴記者,這個“財務部”根本不存在。之所以說在遙遠的“昌平區”,是為了讓消費者知難而退,打消退手機的想法。
最后是置換手機。不想續費升級,又不能退掉手機,銷售人員會鼓動消費者“換”另一款手機。在暗訪中,銷售人員給記者推薦了一款據說跟小米手機功能相近的萊米手機,售價是1199元,不用升級,而且沒有最低消費。然而,這款萊米手機是小廠家生產的雜牌手機,實際市場售價才300元。
除了低價吸引、續費升級、置換手機外,銷售人員的欺詐手段五花八門,讓人防不勝防。建議消費者謹記一句話: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對于低價手機,一定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