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導入在音樂課堂活動中起著首腦作用,良好的課堂引入是成功的課堂活動必不可少的第一環節。教師對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充實教學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音樂課教學導入也愈加重視,教學導入的方法交流與創新成為中學音樂教師必修的教學內容。
[關鍵詞]教學導入;教具輔助;音樂故事
一、教學導入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背景
在個人電腦普及、網絡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接觸音樂、進行音樂分享的速度越來越快,音樂學習的條件也越來越便利。中學生正處于生理與心理發育轉向獨立與成熟的階段,對音樂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見解。這種新時代背景下的學生群體無疑對中學音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激發學生興趣,讓他們積極投入到對音樂課堂學習的參與中來已經成為眼下許多中學音樂教師思考的問題。
二、音樂課上展開教學導入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以往的音樂課教學最大的弊端就是過度地專注于對音樂曲目本身的教授,而忽視了音樂之中豐富的文化內涵。傳統的中小學音樂課最常見的模式無非是教師直奔主題地對選定的曲目進行一句句的示范唱,學生跟唱。這種內容與形式上的單一不僅沒有將音樂教學的精髓表達出來。長期以這種方法進行教學不但教不出學生的音樂品味,反而容易把學生對音樂本身的興趣都扼殺了。
為此,挖掘音樂內涵成為了中學音樂教學,特別是音樂導入教學這一過程的關鍵所在。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優秀的、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常常都或者有趣,或者意境深遠,或者獨具人格精神的文化背景與創作過程。因而中學音樂的教學應當首先做到內涵化,在這個基礎上自然不難做到藝術化與實用化。而縱觀中學音樂課堂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教學導入是最能體現課堂內涵與藝術性以及教師創造力與教學激情的一個環節,做好了這一環節的設計,音樂教學也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三、常見的實用性音樂課堂導入方法
1.借助工具或者道具進行的導入方法,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音樂教學導入。由于其直觀、形象、生動的特點,集藝術性與實用性于一身,通過課件導入法,可以有效地達到在課堂活動開始之初便激發學生上課激情、引起學生注意力的目的。另外,由于計算機本身優越的特性,通過課件教學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學生傳達包括音樂背景、創作過程、起源發展等大量的、多方面的信息。優質的多媒體課件教學導入一方面能夠提高教學的效率,保留教師上課的精力與激情,同時也讓教學內容質量更高。
利用實物展開音樂教學導入。很多中學音樂所涉及的內容都具有很強的歷史性與民族性,對于這一類教學內容而采用的最常見、最實用的教學導入法無疑是實物導入法。實物在課堂上的出現能夠幫助音樂課脫離單純的語言性講解而進入一個現實的、生動的教學情境。在有實物參與下的音樂課堂中,學生往往更能夠安心專注于教師對音樂背景、故事與內容的講解中,并且容易產生群體性的興致勃勃的討論,教學效果與效率也因此在和諧活躍的氣氛中得到提高。
利用K歌的形式進行教學導入。漫長的各學科傳統教學過程都有著以“教”為主,教學雙方交流貧乏,學生被動滿堂灌的特點。不同與其他學科,音樂曲目有著很強的觀賞性與表演性,是學生最容易也最有興趣進行實踐的一大內容。利用K歌的形式進行教學導入能夠幫助學生學以致用,考察他們以往的學習成果,也能創造出更加輕松隨意的課堂氛圍,滿足學生們內心的表演欲望,激發他們對音樂的喜愛。
2.非道具性的教學導入方法,通過音樂故事展開的教學導入。通過音樂故事展開教學導入這一方法非常適合有歷史故事、神化傳說或者有趣的音樂創作過程的教學內容。中學生非常熱衷于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一方面這些故事可以滿足這些少年們的獵奇心理,而另一方面從教學目的的角度上來說,成功的教學導入活動中的故事無疑是增加學生對音樂內容印象、提升教學效率的最好工具。
借助教師的演唱來進行教學導入,音樂最有意思、最能滿足他們的一面通常都體現在實體的表演之中。但對于以往的音樂教學來說,做得最不足的恰恰是對音樂作品生動、深情的表演。教師可以給學生K歌導入的舞臺,音樂教師通過專業、深情、精彩的演繹或是演唱來導入教學,這能很好地緩解課堂上單調、呆板的氛圍,它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師的演唱,學生可以更加直接、直觀地感受到音樂本身的魅力與趣味。
責任編輯 沁 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