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吵架就跑的老婆
被丈夫利明拽進咨詢室時,徐寧看起來就像一個犯錯的孩子。
“蘭老師,您知道她做出什么事嗎?為了和我賭氣,她把3歲的女兒扔在幼兒園一個人跑了,也不告訴我一聲,這也太離譜了!”
“你是說,她因為生氣,故意沒去接女兒?”我看徐寧沒有回應的意思,想進一步核實情況,“會不會中間有什么誤會?”
“不會!”利明回答得很干脆,“我只要跟她吵架,她就會跑得無影無蹤!今天早上,我倆剛吵了一架,肯定是為了這個!”
原來,早上臨出門時,利明看見女兒在玩貼紙書,隨口說了一句:“女兒還不會玩這個年齡段的貼紙呢,買這么貴的東西干嗎?”徐寧解釋說:“適合的貼紙她都玩膩了,沒的玩,孩子肯定鬧我!”“你真不會過日子,錢多燒的吧!”利明是個急脾氣,和妻子嚷嚷兩句就走了。等他下班到家,才發現妻子和女兒都不見了,徐寧的手機還關機。要不是幼兒園老師及時打來電話,說女兒在她家,他真能急死。
我問利明:“聽您的意思,之前也有過類似的情況?”
“我們結婚5年了,徐寧人不錯,對我感情專一,心都在這個家里。我和她之間最大的問題是無法溝通。一有矛盾,她要么轉移話題,避開不談;要么就一聲不吭地跑了。當初準備婚禮時,我和她因為請司儀的事吵了兩句,結果她消失了整整24小時,電話不接,家也不回。直到現在,我都不知道她在哪兒住的。第二天,她自己回來了,跟沒事人似的。最奇怪的是,她還說一切都聽我的安排。戀愛時,她就有這個毛病。那時候,我覺得她有個性;可是現在,我覺得她矯情。難道,她希望我像瓊瑤劇里的男主角一樣,天天陪她玩你猜我猜的游戲?追著她跑到天涯海角?任性、耍脾氣也得有個度,尤其現在我們有孩子了。這日子沒法過了!我現在被她折騰得心力交瘁,已經不止一次冒出離婚的念頭。要不是為了孩子,我早就跟她離了!”
逃跑只是防彈衣
聽完丈夫的抱怨,徐寧的眼睛里滿是惶恐:“在你眼中,我是這個樣子嗎?我……怎么是這樣的呢!”她顯得非常沮喪。
我慢慢引導她:“你是不是覺得自己被誤會了?想不想對他說點兒什么?”
徐寧猶豫了一會兒,終于開口了:“今天這件事,我確實做錯了,很不負責任,我要對他和女兒道歉。我不是真的不顧女兒安危,我知道幼兒園老師肯定會通知他接孩子。不管我因為什么逃跑,一定不是在跟他耍脾氣!因為每次躲起來,我比誰都痛苦……”徐寧聲音有些哽咽,“如果是耍脾氣,我總得圖些什么吧,譬如逼他必須聽我的。可每次逃走后,我都不想舊事重提,只希望這事快點兒過去。我逃跑,是因為心里太害怕了……”
“你怕啥?我只不過嚷嚷兩句,又不能吃了你!”徐寧沒說兩句,利明又不耐煩地打斷了。
徐寧指著丈夫,急切地對我說:“蘭老師您看,我就是怕他這個樣子!和他說點兒什么,他就吼我;我回一句,他就吼得更大聲,話也越說越難聽?!?/p>
顯然,利明憤怒的情緒和不恰當的表達方式,總是把溝通變成爭吵,因此引發了徐寧的恐懼和回避。
既然不是因為賭氣,每次逃跑還這么狼狽,徐寧為何一次又一次地選擇逃跑呢?
我始終相信,怪異的行為總是源于深刻的痛苦。果然,徐寧的逃跑行為是源于父母帶給她的傷痛。徐寧的父母關系很差,總是因為小事一再爭吵。連下班時碰巧買了同樣的菜回家,都能引發罵戰,最后以摔砸東西收場?!坝幸淮?,他們吵架時,把家里所有的盤子和碗都摔碎了,飯也沒有做。我和妹妹餓著肚子,蹲在地上收拾一堆碎片,還要留意父母干什么,生怕他們又吵起來。我不愿意回家,他們一吵架,我就會跑得遠遠的……”徐寧的眼淚流了下來,童年的辛酸記憶,是刻骨銘心的。
利明有些動容。在我的示意下,他慢慢靠近妻子,輕輕摟著她的肩。
“后來,我爸外遇了。為了報復他,我媽也很快外遇了。他們的婚姻,對我和妹妹簡直是一種折磨!在我印象里,他們一直用吵架解決問題,從來沒有好好說過話……”說到這兒,徐寧忽然轉頭看向利明,說,“老公,我害怕吵架!吵架是我最厭惡的事兒!我怕吵著吵著,咱倆就沒感情了,走上我父母的那條老路!有一次,你想跟我談工作調動的事。我心里不愿意,又不想和你吵架,所以才跑了。因為等我回來,你肯定不會說這個事了……”說到這兒時,徐寧已經泣不成聲。
“好了,好了……”利明拍著徐寧的肩,握住她的手表示安慰。
我問:“那么,除了逃跑,你能想到別的辦法嗎?”“我不知道還有什么辦法啊!”徐寧一邊哭一邊搖頭,像個無助的孩子。
當婚姻遇到矛盾時,徐寧的父母用雙雙出軌來應對,這顯然不是一個好的范本,所以,她沒有從父母身上學到處理矛盾的成功經驗。而“逃跑”這種退縮的應對模式,是徐寧從童年經歷中學會的“最安全”的方法。偏偏利明又是個急脾氣,雖然很想和妻子溝通,卻沒有掌握溝通技巧,一次次地誘發她心中的焦慮和恐慌。內外夾擊之下,徐寧習慣性地選擇她感覺最安全的策略—逃跑。
聚焦感受、重建依戀
我問徐寧:“你身邊的人,都是先解決了所有矛盾,然后幸福地停留在婚姻中嗎?”
徐寧遲疑地回答:“好像不是吧?”
我點點頭:“對,婚姻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解決矛盾、尋求平衡的過程。比起矛盾本身,更傷害夫妻關系的,是遇到矛盾時的相互指責、猜忌和謾罵。與其回避矛盾,不如關注自我的內在感覺。因為在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后,反而能看到更多的關系線索,為解決問題提供幫助?!?/p>
以往,利明的憤怒啟動了徐寧的回避模式。而中立的情感表達,能夠阻斷這種相互決定的情感狀態。我給夫妻倆一個月的時間,學習如何識別矛盾時的想法和感受。在這一個月中,如果發生爭執,利明必須控制自己的情緒,讓局面緩和下來,再和妻子溝通。談話時,只表達各自在此時此刻的感受。
一個月后,他們又來到咨詢室?!吧洗巫稍兒?,我倆回家又談了一次給孩子買貼紙書的問題。我對利明說,我一個人既帶孩子又做飯很無助,特別想找點事幫孩子打發時間。利明這次沒吼我,說可以等他到家后再做飯。這樣我做飯時,他來帶孩子。這個月,他真的耐心陪孩子玩,孩子玩得高興,也不再吵著要貼紙書了?!毙鞂庮D了一下,眼圈兒有點兒紅了,“我特感動!原來這么簡單的事兒,被我搞得這么復雜。”
“對嘛,有什么事你說出來,咱們一起想辦法?!崩麟m然脾氣急,但很有擔當,“老婆,咱們以后不跑了好嗎?你看,吵架也不是什么災難,吵完了,你做飯時就有人看孩子了,不是挺好嘛!”利明的樂觀感染了徐寧,我第一次看見她的臉上露出笑容。
“蘭老師,小矛盾我懂得處理了,也知道逃跑沒有用。可是,萬一遇到解決不了的矛盾,該怎么辦?”
“你認為,什么樣的矛盾是解決不了的?”我幫助她進一步澄清想法。
“外遇吧……像我爸和我媽那樣。”
“外遇,確實是家庭的重大矛盾??梢钥隙ǖ氖?,哪怕你們真的外遇,逃跑也不能解決問題。如果想保住婚姻,依然需要你們坐下來,面對面地溝通,澄清彼此受傷的感受,努力找到外遇的原因,一起想辦法來挽救婚姻。實在不行,還可以尋求專業人士來幫助你們重建婚姻。你看,解決矛盾的辦法有很多。事實上,只要你們一直愿意正面溝通,積極地解決問題,滿足彼此的情感需要……婚姻這么美好,還用費勁、冒險地去外遇嗎?外遇成本多高呀!”
聽見我的話,徐寧和利明都笑了,不經意間,他們的手緊緊握在了一起。
婚姻中,需要保持最基本的安全感和一種無可替代的親密感,我們稱之為“安全的依戀”。孩子叫媽媽,媽媽回應一個笑容,這樣孩子就很安心。同理,夫妻間也要給予對方積極的情感回應。因為徐寧的童年創傷,利明在重建安全依戀方面,需要付出更多的心力。我建議他經常贊美妻子,強化她解決問題方面的自信;當她出現回避情緒時,要表現出關愛和溫柔,比如抱抱她,拍拍她的背。同時,徐寧也要經常自我暗示:“我倆都是有獨立自我意識的人,婚姻有矛盾太正常了,逃跑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最后,管理好情緒,盡量少做破壞依戀關系的事,也非常重要。
撰文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