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算是好的創業方向?如何利用互聯網的力量?華興資本CEO包凡,德迅投資董事長曾李青,真格基金創始合伙人、新東方聯合創始人徐小平,美圖公司董事長蔡文勝,源政投資董事長楊向陽等五位長期奮戰在創投一線的頂級天使投資人給出了他們自成一派的理論。
這些理論來自幾位頂級天使投資人在10月8日于深圳召開,由中國天使會主辦,創業邦、3W創新傳媒、3W咖啡、3W孵化器協辦的“天使會深圳創業者交流會”上的演講。
關于“過冬”
口述 | 華興資本CEO 包凡
上一次真正的互聯網泡沫是2000年。當時騰訊差點被賣掉,新浪、搜狐股價跌破一塊錢,可以算作“嚴冬”了。這一次冬天究竟什么時候來我不知道,也許是6個月以后,也許是12個月以后,也許更長。
對于創業者過冬的建議:第一,在過冬的時候一分錢要當成三分錢來用;第二,管理好自己的現金流;第三,要做好充分的現金準備;第四,盡量利用這個危機,把它發展成自己的一個機會。
天使投資人怎么過冬呢?第一,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投資速度;第二,保持理性,當投資的項目出問題之后,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第三,下一步的融資很重要,投的企業不管它走多遠,首先第一點就是要活下去,而錢就像輸血一樣,血液要跟上。
移動互聯網在以加速度發展
口述 | 德迅投資董事長 曾李青
互聯網有一個梅特卡夫定律,指網絡價值與網絡規模的平方成正比,即V=K×N2(V表示網絡的總價值,K為價值系數,N為用戶數量),具體表現是網絡價值與網絡節點數的平方與聯網用戶數量的平方成正比。
它非常好地驗證了我們過去十幾年在互聯網看到的一些經驗。第一,傳統的消費行業,即使是競爭最激烈的領域,一般也都會有老大、老二,還有區域市場的老三、老四、老五出現,但是唯獨在社交網絡上就從來沒有過,因為它和節點相關。我有1000萬用戶,而你有100萬用戶,差別不是10倍,而是100倍。
網絡形成的效應是網絡作用力量的總和。同時,社會總體的價值或者是總體GDP,和交通、通訊速度、距離都是相關的。因此我在梅特卡夫定律基礎上提出了“曾李青定律”——V=K×N2/R2,網絡價值也是和節點的平方成正比,但是要除以R的平方。這個R指的是網絡節點之間的距離,它的因數包括連接時長(T:Connect Time)、速度(S:Speed)、交互界面(I:Interface)和內容(C:Content)。
這個定律帶給我們的思考在于:第一,移動互聯網的長連接特性為3G網絡帶來了連接時長和速度的飛躍;第二,互聯網從窄帶到寬帶的飛躍;第三,智能手機對交互界面體驗的提升;第四,未來,人們能生產出更多的內容連接網絡,也會生產出更多的信息帶來更大的產業。正是因為這些影響了R,移動互聯網的規模和價值才能遠大于當年的PC互聯網。
社交網絡、移動互聯網的價值是以幾何倍數在增長,它不是線性的發展,而是一個加速度的發展。在速度、交互界面、內容上的突破會帶來網絡價值突破性的變化,聯接一切會成為未來。
你有沒有創業基因?
口述 | 真格基金創始合伙人、新東方聯合創始人 徐小平
“基因”的意義在于它決定了能培育出什么東西,創業者也是要把一個想法培育出一個偉大的事業。所以當你起步之時,要問問自己是不是具有相關的基因。
五六年前我遇到一個小伙子,他做過酒吧、電商,賣過牛仔褲,轉型了四五次,每次都找我要錢,我都投給他了,因為我被他吸引住了。他的基因就是對街頭流行時尚文化的深邃理解,以及對年輕一代潮人的強大號召力。最后,他在自己所愛的領域里面找到了突破口,轉型做了一個App名叫“Nice”,現在估值超過1億美金。他使自己的一種熱愛最終修成正果,從第一天起就在做跟別人不一樣的事情。
有了基因以后,你的干細胞必須強大、純正,具有競爭力,然后除了你自己有基因以外,團隊也需要基因組合,最后你還需要有轉基因的能力。陳歐一開始做游戲、團購做不下去了,轉做互聯網化妝品最終成功了。但就算是轉基因,你自己也得有這個基因。陳歐的團隊是成長在互聯網時代,他們有互聯網的基因。豬到風口能飛起來,一頭大象轉基因可以變成“象豬”,但是一只螞蟻變不成“蟻豬”,所以在轉型的過程中,還是得有自己獨特的基因才行。
創業方向要貼近人類文明的發展趨勢
口述 | 美圖公司董事長 蔡文勝
三年前我在接觸《奇點臨近》這本書的時候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但現在再看這本書,結合現在社會上發現的事情,你會發現它的預言準確率大概是80%。
人類整體的發展,其實就圍繞著兩個主軸,第一個就是溝通,第二個就是能量。我們是從最原始的面對面的溝通,到后來發明馬車加快交通速度,再到發明電話不用面對面溝通等等各種方式。因為信息在不斷地發展,人的能量也在不斷地提高。
未來的醫學不一定是靠吃藥,或者打針動手術,而是進入一個替代階段。南非有一位“刀鋒戰士”,他裝了假肢,靠大腿的力量去擺動,參加了奧運會還拿了名次。未來的3D技術也基本上能夠把你的膀胱、腎臟都換掉,其實你就是半人半機器了。但是你有沒有想過,30年前如果要做一個iPhone這樣的手機我們要花1億美金,但今天我們可能只要幾千人民幣就能完成。回頭看互聯網在2000年剛出現的時候,再怎樣偉大的想象力都無法想到今天。
所以我們的創業方向一定要對,和人類文明的發展趨勢貼近,第二才是執行層次,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Google有100萬臺電腦,每一臺的價值只有1000美金,但當把這100萬臺電腦組裝起來的時候就組成了一個巨大的網絡,這個價值就是無限的了。其實這種感覺有點像《阿凡達》所描述的,不僅是機器,包括大自然的所有生物系統的能量都能為你所用,這個世界就會充滿無限的可能。
從身邊切實的需求尋找機會
口述 | 源政投資董事長 楊向陽
準備創業的、已經創業的,準備融資的、已經融到資的,都應該考慮些什么?其實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宏觀形勢,一方面是你自己的具體情況。宏觀形勢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如果你能趕在一個好時機,走對了用對了,就是雷軍說的所謂“豬站在風口也能飛起來”。
很多企業由于對這種大勢不太在意,有的時候也是出于對項目盲目的樂觀,所以就錯失掉了一些機會。
VC或者媒體也好,會講述初創企業怎么做大、做強。會有很多人覺得創業就是要做一個企業去上市,或者被并購,但我覺得創業只是一種生活方式和一個謀生手段。
所以如果真的是有本領的話就去想一個高大上的項目,如果你沒有這些本領,就踏踏實實從身邊切實的需求做起。因為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每個人都能成就一個偉大的公司,但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很靠譜的創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