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酷網是一家細分群體為設計師的垂直社區,主打設計師之間的“以圖會友”。設計師并不算是一個特別大眾化的人群。伴隨著8月初成立八周年的生日,站酷的注冊用戶剛剛突破了260萬。除去一些尚未入行的在校學生,創始人梁耀明強調,站酷已經覆蓋了國內大部分的職業設計師。而就是這260萬余位注冊用戶,為站酷貢獻了日均1萬多張作品的上傳量和超過700萬的日瀏覽量。
從2006年的一個素材分享型個人博客起步,站酷已經經歷過多次調整:隨著聚集的設計師逐漸增多,2007年站酷調整為論壇形式,由梁耀明一人的分享變成行業之間的互相交流;到了2009年,隨著論壇形式局限性的凸現,站酷調整為如今模式的初級版本,定位在以設計師為核心的分享平臺,梁耀明和幾位搭檔的參與形式也由之前的兼職變為全職,并逐漸開啟了公司化運作。
今年7月底,站酷宣布完成來自IDG資本和時尚集團的數百萬美金A輪融資,這也是站酷的第一次融資。事實上,在融資之前,依靠廣告等收入,站酷一直靠自營資金運營。“其實之前一直沒想過融資。”但梁耀明逐漸意識到,已經“蓄水”八年的站酷需要有更快的發展速度和更大的發展空間。他的下一輪嘗試是將模式繼續深挖下去,并在設計師的垂直社區里鉆出一口令人興奮的油井。
設計師的成長體系
設計師一直是站酷的核心資源,也是梁耀明認為站酷最不可取代的元素。從最初的素材分享、行業交流發展而來,后又轉型為設計師分享平臺的站酷,逐漸吸引了一批樂于分享自己作品的設計師,并隨著這種UGC模式的自我積累形成了一套相對完整的用戶體系。
在站酷上,不同級別的設計師都能找到能夠滿足自己的生存方式,比如在校學生和入行新人更多會以學習和自我成長為主,逐漸發展穩定的設計師可以通過站酷展示自己,積累自己在行業內的知名度,而那些已經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設計師除了可以進行行業交流外,還能夠通過參加站酷上舉辦的比賽和投稿來進一步地獲得“名利”。
為了更好地構建設計師生態,站酷還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設計師發現機制:沒有算法也沒有技術,站酷有一個由前設計師組成的編輯團隊,每天對上傳的一萬多張圖片進行審核評級,再根據不同的評級來安排圖片展示的不同去向。
站酷還有一項“上首頁”的設置,編輯團隊每天會推薦十余組優秀作品做焦點圖推薦。對設計師來說,自己的作品被推薦到焦點圖,意味著相當大的認可,“有些還會寫到自己的簡歷里”。而為了保證這一設置的公正和威信,站酷很少干擾編輯團隊的判斷,“也沒有花錢上推薦的先例”。
基于設計師的變現路徑
在高度垂直的用戶群體和其生成內容的基礎上,站酷逐漸朝橫向發展,提煉并呈現了這一行業最常見的幾類需求,試圖在站酷這一款核心產品上延伸出不同的子平臺,來解決設計師的就業、工作、學習等問題。
最早上線的是招聘業務,現在已經成為站酷上的子頻道。據梁耀明介紹,在運營站酷的過程中,他們不斷遇到公司找自己推薦合適的設計師的情況,也正緣于此,站酷邊試探邊上線了垂直招聘的業務,由企業方付費刊登招聘信息,設計師可以在線投遞簡歷、上傳作品等。作為一家垂直社區,站酷做招聘還有一項積累頗久的優勢,即線上的設計師都擁有自己的個人主頁,包含日常動態和上傳的作品等,使得站酷做招聘就像一個“設計師版的LinkedIn”,方便招聘方進行判斷。不過目前站酷還沒有對這些信息和數據進行更深的挖掘和處理。
招聘之外,梁耀明還重新梳理了最初促使站酷網誕生的需求,即如何讓設計師更好地獲得素材。去年8月,站酷網上線了名為HelloRF(海洛創意)的子網站。這是一個專門做正版圖庫交易的平臺,為了讓交易的門檻更低,在HelloRF上售賣的皆為作品的使用權。
而伴隨著招聘業務誕生的,則是站酷網對企業主另一類需求的挖掘:除了全職的優秀設計師,企業經常會有一些外包工作需要快速對接到合適的設計師。因此,站酷網前不久又上線了一個在企業和設計師之間做對接的一對一設計外包平臺“主創網”。同之前威客類型的豬八戒網不同,主創網的定位偏高端:入駐的設計師都需要通過站酷的審核,只有達到一定標準才能夠在主創網上為客戶服務;而有需求的客戶在主創網上選定設計師后即需支付部分傭金,再根據實際進度完成尾款支付;主創網則扮演交易過程中的擔保平臺,以防設計師“跳單”或者客戶拖欠費用。
梁耀明覺得站酷網的模式和后臺并沒有太多令人驚艷的地方,他更愿意相信“人的力量”。無論是自己的團隊還是所聚攏的設計師,都在開拓和呈現設計的價值,這是雙方共同的利益訴求點。
現在站酷還在搭建自己的攝影棚,這和梁耀明的下一個計劃相關。他計劃推出一個垂直在設計師行業的在線教育網站,邀請站酷上已經具有一定資歷的設計師來錄制課程,在分享經驗中進一步建立自己的品牌并獲得回報。而那些年輕的設計師還能有更加系統化的學習機會。
除了這個與在線教育有關的項目,站酷網已經一口氣變了三個項目出來。不過在站酷網的平臺上,這些新生的業務并沒有被大規模地推廣。除了招聘擁有一個子頻道,HelloRF和主創網都幾乎沒有在站酷網上有醒目的露出,而是在合適的地方,比如具體素材頁面的上面,才會有個小小的提示:購買100%正版素材,請進入這里。
這和梁耀明的發展計劃有關。在他看來,站酷的幾個子平臺所依附的核心并沒有改變,仍是設計師的創造力,而這些可以謀求變現的子平臺,其實是建立在設計師匯集的基礎之上才能夠誕生的需求。因此梁耀明很是小心翼翼,對于如何探索合理變現又不傷害用戶感情——“我們也在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