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一家創業公司,愛鮮蜂的發展速度相當之快:今年5月中旬上線,上線之初已獲得了來自清流資本的數百萬天使投資;到10月中旬,尚未推出獨立App的愛鮮蜂又對外宣布完成了額度為千萬美金級別的A輪投資。
愛鮮蜂所提供的服務主要基于微信公眾服務號完成,用戶關注其服務號即可選品下單。就像名字所定義的一樣,愛鮮蜂主打所送物品的新鮮度,因此更強調“一小時配送”,目前提供送貨服務的商品可以被大概分為兩類:一類是冷鮮食品,比如小龍蝦、酸奶、星巴克、便當、冰淇淋、鹵味小吃等,主要滿足用戶突發性的嘴饞;另一類則為生活急需用品,比如香煙、蚊香、安全套、衛生巾等,一小時的配送時間讓用戶在臨時急需時也能通過愛鮮蜂及時獲得想要的商品。
模式有哪些獨特性?
和跑腿型社區服務不太一樣的是,愛鮮蜂所提供的大多數商品都是自己向上游供應商統一采購而來的,所選品類也多為社區便利店較少見到的品牌或者食品等,比如一些速凍水產、進口水果等。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可以提升利潤空間,另一方面也和社區便利店拉開了差距,強化了自己所提供商品的獨特性。而那些在社區便利店幾乎是家家必備的商品,比如泡面、薯片等,愛鮮蜂均通過和社區便利店合作獲得,來保證后者的既有利益。
在愛鮮蜂的模式中,社區便利店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對于那些愛鮮蜂自己從上游采購的商品,愛鮮蜂在北京各區域均建立了自己的中小型冷庫,每天都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將商品從冷庫配送至各社區便利店。
上線將近半年時間之后,愛鮮蜂在北京各區域達成合作的便利店已經有2000多家。每次當顧客下單之后,這些分布在北京各地的便利店就承擔了最后的配送環節。為了把配送時間控制在一小時之內,在選定合作的便利店時,愛鮮蜂會選取服務半徑在3?5公里之內的便利店。不同地點的便利店密集起來,就形成了一個區域內的配送網絡。
而為了提高便利店配送的積極性,愛鮮蜂規定每筆訂單需達到50元方可配送,并需要顧客支付給便利店5元的配送費,因此愛鮮蜂將自己的目標消費人群主要鎖定為有一定消費能力的年輕白領。
模式的難點是什么?
依靠便利店來配送可以讓愛鮮蜂的模式相對較輕,但這也意味著需要對處于末梢的配送人員進行相當工作量的培訓和管理。除了事先的培訓,愛鮮蜂還會給每家便利店配備冷柜、保溫箱,統一標識工作服裝等;而為了保證物流和服務的質量,愛鮮蜂在平臺端也會更加強調售后,比如如果有顧客投訴拿到的冰淇淋有融化現象,工作人員就會以贈送優惠券甚至免單的形式進行賠償。
此外,愛鮮蜂目前上線的商品還較少,品類上也有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