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年初,美國一家智能恒溫器公司Nest被谷歌以32億美元價格收購。這在國內掀起了一波智能家居熱的狂潮。在國內也有一家類似的公司——湖南索拓科技有限公司,他們將產品命名為“2026互聯網溫控器”。
怎樣想到這個項目?
“2026互聯網溫控器”創始人廖炯為80后創業者。他在溫控器行業有15年從業經驗,一直善于利用互聯網做溫控器銷售渠道。2011年他便有了做智能溫控器的想法,這源自溫控器渠道商和終端用戶在互聯網上的頻繁反饋,他們希望能用手機直接控制溫控器。可他一直沒有行動:“因為原來的傳統業務過得相當滋潤,每月有六七百萬元的銷售額。”
但他又不得不承認,傳統溫控器行業由于缺乏品牌,產品同質化嚴重,利潤率一再走低。“一走下去,明顯是個死胡同。”新型溫控器是傳統產品的替代品,他寧可自己顛覆自己。
做了2萬份市場調查之后,廖炯認定遠程開空調對消費者來說屬于剛性需求。另外,根據房產局、住建部的相關數據,他判斷三年以后溫控器市場將有100億的規模。
2013年年底,廖炯終于痛下決心拋棄原有的傳統業務,轉型做互聯網溫控器。數月之后,令廖炯驚喜的是,美國Nest被谷歌高價收購。他的溫控器新產品突然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兒,不再需要一遍遍向投資人傳達什么叫溫控器,只需要說自己的產品類似于Nest。今年5月13日,索拓科技發布了2026互聯網溫控器新產品,現在產品已經進入批量化生產階段,接下來將陸續產生訂單。
與同類產品的差異性在哪里?
索拓科技于今年6月份宣布零售渠道價格為1026元,成為國內同行業中第一個敢于將價格透明化的溫控器生產企業。相比之下,Nest推出的第二代恒溫器產品的折合價格約為1500元人民幣。
為了跟其他溫控產品有所區隔,廖炯將新產品命名為“互聯網溫控器”。“目前市面上的的智能溫控器本身不可以上網,需要購買一款第三方設備,然后再連接到智能家居溫控系統中才能實現溫控。而2026溫控器本身具有WiFi模塊。”廖炯解釋說。
將2026溫控器鏈接至WiFi,下載溫控寶App,用戶可以通過溫控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來調節溫度、改變模式、查看能耗,并通過溫控寶遠程控制家里的中央空調、采暖設備等,實現隨時掌控、隨時調節。
此外,2026互聯網溫控器能自動采集數據到云端,記錄用戶使用習慣,再智能分析家庭耗電指數,對手機客戶端上的溫度時間表進行編程設置,在保證家庭舒適的同時盡量做到節能。用戶亦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制作全新的溫度時間表。
而將產品命名為“2026”的原因在于,從聯合國到教科文組織、國務院、發改委等很多部門都倡議室內溫度不能低于20度,夏天不低于26度,這已成為未來生態節能環保的新標準。
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據廖炯觀察,目前市面上已經開始出現不少跟進者,但2026領先競爭對手約一年左右的時間。除此之外,他們的殺手锏還在于原有的渠道資源。目前公司已經累積了5917家成熟客戶。廖炯特意強調,這些客戶都是有過2次以上深度合作的客戶。據他保守估計,首批將有30%的客戶能實現直接成交。
這些成熟客戶包含約60%的地暖、空調等安裝公司,20%左右為暖風或空調設備生產廠家,10%左右的客戶為北方的熱力公司或供熱計量改造公司,此外還有10%的零散客戶。
“有專業的渠道把控能力,有做解決方案的能力,還具備設備安裝和服務能力。”廖炯認為這是團隊10多年來的積累成果。從2008年開始,所有的渠道用戶和終端客戶均來自互聯網營銷,沒有一名地面營銷人員,為接下來發力互聯網營銷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