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涉入自平衡車(或簡稱為“平衡車”)銷售不到一年時間,但樂行平衡車的產品月銷售額已經超過3000萬。按此速度發展,樂行今年的銷售額做到三四個億不在話下。拿到五岳資本A輪4500萬人民幣投資之后,樂行的B輪融資即將敲定。
不為人知的是,這是一只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大學生創業團隊,6位創始人結識于校園內的智能機器人大賽。雖然他們都是80后,但創業的時間并不短,創建于2007年的樂行天下(樂行平衡車的生產商)算是國內最早研發平衡車的團隊了。
怎樣想到這個項目?
樂行從2008年開始為商用客戶開發特種用途的機器人,這是一份小而美的生意。但在多年的研發中,他們逐漸發現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已經被日本、韓國、德國等國際巨頭壟斷,且存在幾項難以逾越的天花板。首先,中國的原材料比較落后,有些原材料又難以在國外采購;其次,中國的工業加工精密度不夠,若前往國外采購,成本高且程序復雜。而智能機器人結合智能家居卻有龐大的市場前景。
最終,2013年年底,他們砍掉原來的B端業務,專注做C端消費者市場,開始研發應用體感技術的平衡車。
一旦將原有的技術累積應用到技術要求偏低的C端市場,樂行天下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且C端市場由于銷量大,成本更加容易控制。這也是團隊自2013年轉型后,連續半年銷售額保持50%增長的重要原因。據樂行天下總經理周偉透露,現在每月能保持30%的增長速度。
與同類產品的差異性在哪里?
所謂平衡車就是依靠身體的重心變化控制車的前進、后退、轉彎。團隊最早開始研究智能體感交互技術是在2009年,但在2013年之前,這個行業仍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消費者對這類產品很陌生,需要一段時間來培育市場。
有人說,2013年才算作平衡車市場的元年。國外有Segway(賽格威)作為龍頭企業,國內生產兩輪平衡車和獨輪車的廠家也陸續出現,市場上一下子熱鬧了起來。現在在淘寶搜索關鍵詞“自平衡車”也能發現,市面上類似產品的價格區間跨度很大,從八九百元到上萬元不等;而樂行兩輪平衡車標配版價格為9980元。
對此,周偉表示,市面上的平衡車質量參差不齊,不排除一些商家利用低品質低價格吸引消費者。“這種車子的消費者認知度低,市場尚處于培育階段,出貨量比較大的幾家公司都沒有打價格戰的意思。”
相比之下,樂行的優勢在哪里?周偉強調,平衡車是為解決短途代步問題,在5公里生活圈內使用的產品,其便攜性、易用性以及駕駛體驗、產品品質都非常重要。周偉介紹:“我們的一款平衡車只有15公斤,幾乎算是市面上最輕最小的產品了,并且能用手機遙控,能隨時掌控車身狀態,智能性更強。在產品方面,做工業機器人出身的樂行團隊在研發累積方面確實具有不少優勢。”
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為什么能在短期內實現月銷售額超過3000萬元?采訪中,周偉一直在強調技術研發和產品體驗的重要性。
周偉坦言,創業初期,因為供應鏈的管控問題,公司確實走過一些彎路,但團隊在品質的要求上向來不妥協。現在,公司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候,生產線和供應鏈都進入了標準規范流程,做得很扎實。而且公司自始至終都很重視研發團隊,200人的團隊中有將近100人是軟硬件開發的工程師。
平衡車行業現在有很多山寨貨、小公司,沒有產品測試,沒有售后維修,價格很低。而樂行目前在全國有超過200家授權經銷商,都有統一品牌識別的門店,這些門店同時承擔售后維修,而且能讓消費者體驗產品,這也是樂行能迅速占領市場的一個重要原因。
產品服務方面,樂行創立了全球車友會,購車的樂行用戶不僅能享受保養服務和優惠,還能和同城車友交朋友。樂行的App的定位就是“娛樂+社交”,用戶出差在外,需要用車,都可以到樂行的店租用。作為最后一公里的代步工具,周偉說平衡車市場需求非常旺盛,他的目標是將產品做得更小、更輕便,他的愿望是成為平衡車領域的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