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國內在線教育領域的創業者來說,K12(指從小學到高中)階段的校園系統實在是個龐大而封閉的存在,前景可觀卻無處下口。因此,2011年回國創業的肖盾在找到徐小平時,心里很清楚自己還需要一個能夠一起進入公立學校的人。
在徐小平的介紹下,肖盾結識了剛從新東方離職不久的劉暢。離職之前,劉暢在新東方工作了接近十年,曾是新東方最年輕的助理副總裁,對線下教育也有著一套自己的理解。
第一次見面之后,兩人一拍即合,在徐小平的牽線下加入了當時在做英語口語項目的金聞朗公司,并于2011年10月上線了針對K12領域的“一起作業網”。
一起作業網的模式說來簡單,即依靠一套可以通過計算機對口語發音進行識別和糾錯的語音識別技術,將英語作業以游戲闖關的模式呈現出來:電腦發語音,學生跟讀,電腦進行識別,發音不準的部分就鼓勵學生再來一遍。老師可以在網上布置作業,學生通過電腦完成,錄下來的語音也方便老師和家長檢查。
可就是這項簡單的業務,將一起作業網大規模地帶入了公立教育系統。根據一起作業網方面提供的數據,截止到2014年10月中旬,他們的用戶數據已經增長到了3萬所學校的近800萬學生,月活躍用戶也有將近200萬。
做為主菜搭配的“咸菜”
在最初所做的市場分析中,肖盾和劉暢兩人曾得出這樣的判斷:如果想要以教學平臺的身份進入公立教育系統,需要具備兩項屬性。一項是和教師的角色有關。“以后老師的作用可能會越來越弱,但依然會存在”,肖盾認為,尤其是在中小學階段,老師所扮演的管理者、引領者、榜樣等角色很難在短期內被計算機取代,因此產品必須能夠以老師為驅動中心,以整個實名制的班級為單位。
而“因材施教”一直是一個久遠而難以實現的追求,因此在二人看來,另一項屬性則來自互聯網所創造的機會。“數字化對傳統教育非常大的變革會是個性化”,而借助于計算機,積累下的數據則能為老師所用,再進一步去探索個性化。
基于這兩個屬性,在K12的教育系統中,兩人給“一起作業網”的定位為“陪練”——能夠在老師的教學過程完成之后,起到輔助學生不斷優化練習的作用。而在老師“備、講、練、測”的四個環節里,作業很適合成為一個切入點。
剛開始的時候,肖盾和劉暢每天都會去北京的各所學校推廣自己的項目。“介紹完就詢問老師怎么樣,老師回答‘好’。再問他們是否可以試用一下,就說‘再看看’。”
MIT及哈佛大學edX(免費開源大學課程項目)負責人Sanjay E. Sarma在演講時經常會通過一個笑話來描述校園信息化的進展緩慢:“其實我們有過兩個創新發明,第一是500年前的印刷技術;第二是黑板,是在200年之前發明的。”等聽眾意會之時他再“補刀”一句:“還有彩色粉筆也是200年之前發明的。除此之外,教室里就沒有其他巨大的變化了。”
不過在持續地訪問中,兩人發現了英語老師在小學校園里的特殊性:和語文、數學相比,英語進入小學教育系統的時間要晚得多,小學英語老師大多比較年輕,對新技術的心態也相對開放。在教學過程中,這些英語老師普遍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很清楚口語的重要性,但在家庭作業中,學生的口語作業卻沒法監督與批改。
“用家長的話來說,數學語文是主菜,英語是配菜。那我們一開始做的是聽說環節,就是咸菜。”肖盾這樣比喻一起作業網的起步。
即使是做“咸菜”,K12的教育系統也沒有那么好進入:第一批上線的小學還不到十所。提供免費工具這一互聯網打法在這里并不被接受,而真正把“免費咸菜”推銷出去的其實還是傳統途徑。
2011年底,一起作業網申請的“新課標形勢下小學英語網絡作業形式探究”的“十二五”規劃課題,通過了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的審批。在每個地推團隊所到達的地區級教育局里,一起作業網都可以以國家課題的身份被推介給各校老師。至此,一起作業網迎來了自己的快速發展階段。
收費是一個長線計劃
截止到現在,一起作業網已經完成了四輪融資,從種子期到B輪,總額度超過了3500萬美金。它還是徐小平和王強個人投資最大的項目,其中王強還擔任了一起作業網的董事長一職。而從A輪開始,雷軍旗下的順為基金也宣布加入,累計投資了1500萬美金;到今年7月宣布C輪融資時,投資名單中又加入了老虎亞洲基金。
與投資數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起作業網的營收數據。據肖盾介紹,一起作業網僅有的幾項收入來自一些收費試點,“每個月有三四十萬左右”,而一起作業網的主要業務目前都是免費的。
和最初的口語練習工具相比,一起作業網目前的產品形態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小學英語口語,到已經上線的小學英語、數學作業,接下來還會逐漸引入語文、物理、化學等科目,并最終實現中小學全科覆蓋。
今年9月,一起作業網還推出了一款移動端的產品“口袋學社”,想要以自學的方式進入K12領域的中學階段,先吸引學生,再帶動老師的加入。
而在老師那一端,除了布置和批改作業,一起作業網還逐步搭建了基于教師的互動社區,在上面老師之間可以發帖交流、共享教學資源,“類似于老師的線上家園”。在肖盾的設想中,老師是驅動,學生是黏性,家長端可能會是收入的來源,他希望做一個長線計劃,因此到現在還沒有大規模實行收費計劃。
在今年7月中旬,一起作業網宣布完成C輪融資的發布會上,除了媒體,到場的還有來自全國各地傳統出版領域的負責人。“(我們)找了各種合作伙伴,總之是一切在當地有各種渠道,能夠和我們一起進學校的人。”
對肖盾來說,這些合作伙伴都將成為一起作業網日后發展中重要的一環。在他們的構想中,一起作業網最終的模式是“平臺”。“什么叫平臺?上面有許多第三方資源才叫平臺。”所以在一起作業網的平臺上,不僅要有學生、老師、家長三方的參與,還應該有各類出版社、教育游戲機構、培訓機構、代理商來形成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