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游戲在紅海中廝殺,“出海”已成為大勢所趨。但香港公司“四方創意”則要反其道而行之:它開發的首款手機游戲《木桶忍者》(英文名稱:Ninja In Barrel)在國際市場獲得佳績之后,開始進軍大陸市場。
令四方創意創始人李建和欣慰的是,他們邁向大陸的第一步就異常順利:《木桶忍者》的中國運營權被香港上市公司彩娛集團以3000萬港幣收購。
忍者類游戲的通關玩法
《木桶忍者》由團隊超過20人的四方玩樂工作室(4 Play Studio)耗費一年時間開發完成,是一款忍者題材的益智類休閑游戲。其實,忍者題材的游戲已經數不勝數。但這款游戲的獨特之處在于通關具有一定難度,每個關卡的玩法不會重復,需要玩家開動腦筋。
這款手機游戲講述了忍者保衛村莊的故事,需要玩家操縱躲在木桶中的忍者在迷宮中滾來滾去,尋找過關方法并消滅怪獸,一旦木桶滾到場景外便意味著失敗。玩的過程中,玩家需要考慮如何用最少步驟讓木桶忍者碰到怪物。游戲分為五個區域共200道關卡,循序漸進地提高游戲難度,考驗玩家的推理及思考能力;游戲還設置了20個極難關卡挑戰玩家極限。
此外,每個關卡都設有提示幫助破關,有能讓玩家馬上過關的精靈,還有超過20種以上的特色系統協助破關(傳送陣、圖騰、木柵、雪球等等)。玩家還能夠通過排行榜跟好友比拼游戲進度。
新穎的玩法使得這款產品在去年6月份在App Store上架后,很快位居游戲排行榜第44位,短期內就在美國市場獲得了兩三百萬之多的付費下載量,每個下載收費1美金。目前,《木桶忍者》的玩家34%分布在美國,23%分布在歐洲,43%分布在亞洲市場。
大陸市場的魅力:足夠大
盡管國外發行成績不錯,但李建和從未放棄過進軍大陸游戲市場的夢想。“大陸手機游戲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創新性的產品,很難打到國外市場。但是大陸市場的用戶量足夠大,這也是我們愿意進來的主要原因。”
為了避免“水土不服”,他們開始潛心琢磨大陸游戲的玩法,并花費三四個月時間對這款產品進行了本土化改造。
首先,由于大陸市場應用發行渠道較為分散,每個渠道付費方式不同,在不熟悉國內運營規則的情況下,他們選擇將版權賣給第三方公司;其次,由于用戶缺乏付費下載的習慣,所以他們將付費模式改為免費,增加購買虛擬道具環節;再次,部分關卡需要付費才能夠玩。“相當于先免費讓用戶玩,調動出興致之后再設計收費環節。”另外,游戲在社交媒體鏈接方面也有所修改,在香港、美國主要用Facebook,來到大陸則改成了微博、微信。
其實,在尚未進入大陸市場之前,《木桶忍者》已經遭遇不少公司抄襲。李建和認為這并不見得是件壞事:“起碼說明我們的產品已經得到了不少業內人士的認可。”據李建和透露,這款游戲將于今年11月在360手機應用商店首發。
李建和自2000年開始創業,在移動互聯網方面有多年累積。而四方創意的CTO可謂香港移動互聯網界一線人士,香港多數下載量較大的App,例如友邦保險、利豐貿易、香港政府App等超過200個應用,都是由其帶領的團隊開發的。
2010年,4位年輕人在香港一家餐廳幾平米的儲物間內開始了四方創意的創業之路。目前,香港團隊已經具備一定規模,且在廈門、佛山建立了分公司。四方創意團隊的第一桶金來自移動電商項目的外包業務,現在已經成為公司的核心業務之一。
至今,他們的外包業務除了開發App之外,還涉及到網頁設計、社交網站項目管理等。積攢到一定資金量之后,2年前四方創意開始進行游戲開發,并將之作為核心業務線。
團隊剛剛開發的第二款撲克類游戲《魔卡勇者》也采用了一種全新的玩法,剛剛在臺灣和香港上線不足一月,就已經吸引了日本、韓國的幾家知名游戲代理商前來洽談。李建和說,《魔卡勇者》能快速吸引到海外代理商,第一款游戲打造出的品牌效應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