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身黑色西裝搭配紅色領帶,些許花白的頭發下不時微笑的面孔透著溫和——2014年初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第一副總裁大衛·利普頓如約在北京連續第三年接受記者采訪。
作為IMF舉足輕重的人物,利普頓親自負責對中國經濟的評估,足見IMF對中國的重視。利普頓有著長期的國際經濟和金融事務經驗,曾任克林頓政府掌管國際事務的財政部副部長,參與應對當時席卷亞洲的金融風暴。加入IMF之前,他是奧巴馬在白宮的特別助手。
近幾年每年一兩次的中國之行,讓他增進了對中國的了解,尤其是女兒選擇來中國云南支教,更讓他對中國多了一分特別的關注。
記者在訪談中明顯感到,利普頓對中國經濟的評價基調一年比一年“溫和”,談到中國今年推進的改革更是不吝贊揚。只有談到風險和挑戰時偶爾閃過的犀利眼神,才讓人聯想到外界給他貼上的標簽:鷹派。
面對增速放緩
臨近年中,中國經濟列車出現的減速跡象引發外界擔憂。“中國經濟有可能完不成7.5%的增速目標”、“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已現拐點”……各種質疑之聲不絕于耳。
“今年中國經濟仍有望實現7.5%左右的增長。”利普頓說,盡管中國經濟出現增速放緩,但從全球看,中國仍保持中高速的增長,沒有大幅下滑的跡象,市場沒有必要對中國經濟臨時的增速放緩過分擔憂。
利普頓說,當前中國經濟仍在以一種健康的速度穩步增長。“增速數字的變化并不重要,關鍵是中國經濟穩定增長的預期并沒有改變。中國不再追求增長速度的、而是可持續增長速度的最大化,追求一種有質量的增長。”
在利普頓看來,全球經濟和貿易的回暖也給中國經濟帶來新機遇。“美國經濟重拾升勢,對全球經濟、對中國都是利好,意味著美國有能力從海外市場進口更多貨物。”
官方數據顯示,2014年前4個月,中國與美國、歐盟、日本和東盟各國的貿易額分別增長了2.4%、8.5%、1.6%和1.2%。
但利普頓也坦言,伴隨美國經濟的復蘇,美聯儲更有可能將其貨幣政策回歸正常軌道。貨幣政策的調整,意味著美銀行利率將上升,勢必引發金融市場波動,對許多國家尤其是新興經濟體而言,要提早作好應對準備。
不過,他認為,美國退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中國的直接影響不大,因為中國的資本賬戶不像其他國家那樣開放,受外部沖擊的風險小。但如果其他新興經濟體國家因此而陷入困境,勢必會對中國經濟產生間接影響。
房地產調整
為經濟“體檢”,繞不開風險和挑戰。
“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的經濟活動過于依賴信貸和投資,包括房地產領域。這雖然支持了中國的增長也促進了全球需求,但不可持續,而且導致了經濟脆弱性的上升。”利普頓再次發出警示。
不過,利普頓表示已注意到過去一年,中國當局多管齊下應對經濟的各種脆弱性,例如應對“影子銀行”、控制社會融資總量、規范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推出自發自還試點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等,IMF對此表示歡迎。
但他同時強調,繼續依靠信貸拉動經濟增長意味著風險仍會上升。“中國當務之急是繼續努力降低經濟的脆弱性。”
利普頓注意到了中國房地產市場出現的過熱現象:“與年度房屋建設面積相比,存量房面積、空房率均出現上升,部分地區房價上漲速度快于可支配收入增長,房地產市場的調整是有必要的。”
但他不認同中國房地產市場已到“拐點”的說法。“應該說,中國房地產市場正處在從過熱到調整的周期性階段,有必要加強調控,使其回到健康發展軌道。”
2014年以來,中國的人民幣匯率波動較為明顯,前5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約2.9%。對此,利普頓認為,人民幣匯率目前被“溫和低估”。值得關注的是,盡管美國當下頻頻對中國施壓要求人民幣加快升值,但利普頓的這一表態,較此前IMF對人民幣“顯著低估”的表態卻有明顯不同。
全面深化改革
“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利普頓說。
在他看來,中國經濟未來的最大挑戰在于如何落實改革舉措。“如果改革藍圖能真正落實,將確保中國實現最快的可持續增長,并繼續朝著高收入國家的行列邁進。”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改革的一舉一動都牽扯世界經濟的神經。在利普頓看來,中國經濟實現有質量的增長,不僅對中國有利,也將造福全世界。但向有質量的增長轉變,意味著更多關鍵領域的改革亟待深化。
“中國未來應通過改革增強地方政府財力,還應通過完善個人所得稅制、擴大營改增以及征收房地產稅等措施深化稅制改革。”曾在美國財政部工作的經歷讓利普頓更關注中國的財稅體制改革。
他還建議中國盡早放開存款利率管制,推進金融市場化改革,并通過進一步增強人民幣匯率浮動彈性,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等舉措,加快金融領域的改革。
改革將給中國經濟注入新動力,但在改革過程中,經濟增速可能放緩。利普頓預測,受改革影響,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可能進一步放緩到7%左右。“很明顯,找到應對風險的正確約束組合,同時避免經濟增長過快下滑,將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挑戰。”
不過,對于眼前的增速放緩,利普頓在采訪中一再建議,中國政府應謹慎出臺經濟刺激政策。
“現在預測中國經濟陷入低谷為時過早,沒有信號顯示中國應該采取刺激性政策。”利普頓認為,只有在增長明顯低于今年的目標時,中國才應進一步出臺刺激措施。IMF將中國明年的增長目標區間定在7%左右,并且將區間下限定得更低一些,符合向可持續增長道路轉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