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再熟悉不過的場景:咖啡廳里的頭腦風暴,正當你拿著pad才思泉涌、口若懸河地跟小伙伴探討著一個火花四射的創意時,是否有過向服務員要來餐巾紙寫寫畫畫輔助描述的經歷?如果這個時候有臺可以直接將Pad里的內容打印出來分享給大家的打印機該有多棒!
另一個場景:你去外地簽訂一份重要的合同,但是刁鉆的客戶總是在一些合同細節上糾纏。當你親自與老板敲定了這些細節,并在移動設備上對合同進行修改和補充后,要是能通過無線網絡直接把文件傳送到打印機上,就可以現場完成簽約。出差告別沉重筆記本電腦的日子該有多輕松!
商務打印的使用場景正在逐漸發生變化。以前的使用場景更局限于辦公室打印,由PC連接打印機。現在隨著互聯網的發達和智能移動終端的普及,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正在逐漸取代PC的位置,商務旅途中、咖啡廳小型商務聚會,滋生了“碎片化辦公”的打印新需求。這種需求的誕生,不僅要求移動設備能夠連接打印機,還要求打印能夠適應場所的變更,過去集中在辦公室的打印需求,現在則在辦公室、咖啡廳、購物中心、社區便利店等多種場所并存,這為未來的打印服務模式帶來無限的想象空間。
但殘酷的現實卻是——現有打印設備絕大部分都是為適應PC設計的。保有量最大的低端打印機數據傳輸也僅靠USB,更是將打印數據處理任務交給PC完成,以600DPI打印精度計算,一頁A4幅面的單色文檔打印數據最大需要約4M,彩色文檔更是高達16M,大多數低端移動設備很難承擔這樣的數據計算。
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給打印行業帶來的卻是一片光明的“錢景”。麥肯錫在一份題為《決定未來經濟的12大顛覆技術》的報告中研究了未來10年最具經濟影響性的技術。這份報告指出,到2050年,移動互聯網技術對全球經濟貢獻的價值將達到3.7~10.8萬億美元,位列十二大顛覆技術之首。
移動解決方案供應商西特里克斯系統公司在訪問19個國家和地區、累計1900名信息技術行業高管后寫成的《西特里克斯未來工作場所》報告中預計,到2020年,大約每10名員工共用7張辦公桌,每名員工平均用6種移動設備與公司網絡相連。屆時,29%的員工不用在傳統辦公室里工作,人們可以在家里或是項目現場辦公,也可以借用酒店、機場、咖啡店等處的網絡移動辦公。消費習慣迫使企業改變曾經習以為常的商業觀念,推動他們持續優化商業模式,促進傳統產業與互聯網實現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合。來自IDC的數據表明,到2015年,41%的企業智能手機用戶和43%的企業平板電腦用戶將通過移動設備完成打印。
移動互聯正以強悍的姿態打散打印行業傳統、封閉、多年一成不變的產業鏈條,對于未來設備的支持,更多的是指手持設備,即我們最常見的平板電腦與移動電話。那么在今天,有哪些方案做好了移動辦公的打印準備呢?未來又會朝著哪些方向發展呢?
去PC與平臺化難題
隨著4G網絡的到來,移動互聯網迎來了顛覆式的高速發展,看看最近在電視上曝光率非常高的三星GALAXY Note3 LTE廣告,就會發現移動辦公已經變得如此簡單。但不可否認的是,盡管現在像手機這樣的移動設備更新換代很快,處理能力也在不斷提升,但是相比電腦而言,其計算處理能力仍然十分有限。更為嚴峻的問題是,占移動設備系統80%的安卓系統并沒有打印底層協議。
惠普公司對于一套完整的移動辦公流程給出了這樣的構成——即包括計算、輸入、輸出與連接。計算作為移動辦公的核心已經由筆記本電腦得到了近乎完美的體現。連接則強調了在移動的環境中計算機與外界的交互能力,這是移動辦公的基礎。移動辦公存儲系統隨著大數據量文件存儲頻率的加大,目前由閃存盤與移動硬盤來完成。而輸入與輸出應該說是移動辦公最關鍵的應用,它傳遞著計算機與外界溝通的信息。目前輸入已經由筆記本電腦、pad、數碼相機(攝像機)等移動數碼產品完成,但承擔移動辦公重要環節的輸出——移動打印并沒有得到真正的突破,這已經成為移動辦公各環節中最短的那塊“木板”。
在推動BYOD最為猛烈的軟件、服務器與網絡設備這些供應商的各種描述中,“打印”這個重要的辦公應用竟被無視,究其根本原因,正是源于打印在多個平臺上的復雜性。
聯想集團打印業務總經理牟震對《計算機世界》記者表示:“過去通過PC連接打印機是一對一的,你的電腦裝了哪個驅動程序就會對應著某臺打印機。但在移動互聯時代,作為打印機廠商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讓不同的移動設備與任意一臺打印機連接,在不同的使用環境、不同型號、不同品牌的打印機直接便捷地連接,這也就是現在產業內在不停探尋的‘平臺化產品’。”
2013年9月,惠普、佳能、三星以及富士施樂牽頭成立了Mopria移動打印聯盟,旨在聯合各家移動設備、打印設備、芯片及文件處理廠商,共同建立起一個方法和標準協議,可使手機、Pad等移動設備更方便地與打印機相連。
據了解,通過Mopria聯盟的認證產品將會具備NFC和Wi-Fi直連打印功能,以后手機和平板電腦用戶,只要在Android或iOS系統中安裝Mopria打印插件,便能在支持Mopria標準的打印機上進行遠程打印作業。不過,目前也僅支持在安卓4.4的基礎上實現圖形和PDF文件打印。
今年四月初,惠普發布了世界首款符合這一聯盟標準的產品——HP LaserJet Pro MFP M476系列彩色激光多功能一體機,該產品支持面向安卓設備的嵌入式打印,還支持多種簡捷、安全的移動打印選項,包括NFC觸碰打印和無線直連打印。不過考慮到目前市場上這種產品還非常少,從產品的推出到普及可能還要三四年以上的時間。
從傳統PC打印到現在的多屏打印,打印機技術、文件處理技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打印廠商都在開發支持自有Wi-Fi打印機的移動打印APP,然而市場上99.9%的普通打印機仍舊不被支持。
打印設備一向都是IT領域的長壽明星,服役十年的打印機比比皆是。在整個產業遭遇危機的情況下,Mopria聯盟的出現可以看做是一次集體“救贖”,打印產業鏈上的不同環節供應商抱團攻克從PC轉向移動設備的技術障礙,它在開啟無線打印時代的同時,也勾勒出未來打印產品的模型。更長遠來看,Morpia聯盟是一個只能成功不許失敗的事情,因為一旦失敗,將加劇打印企業在移動打印領域的分崩離析。
移動辦公打印解決方案
移動互聯時代,使用體驗更為用戶所關注,由此帶來的是用戶對產品的功能和需求從單一關注硬件轉移到對軟件的考量。對此,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Think事業部總經理趙泓深表贊同:“的確,現在是軟件化帶動打印需求的變化。”
早在去年的“惠普世界之旅”活動上,惠普CEO惠特曼就為業界帶來了涉及云計算、移動計算、大數據和信息安全的“IT新型態”理念。在移動打印方案和軟件服務方面,中國惠普有限公司副總裁、打印機與耗材產品事業部總經理金衛東表示:“移動性、安全性、云打印、隨時隨地打印這幾個趨勢,在個人用戶和企業客戶方面都是非常明顯的。”
以惠普打印為例,惠普通過與第三方軟件提供商的合作來完成更多的打印解決方案,并提供打印及成像解決方案開發工具包——開放式延展平臺(OXP),借助惠普OXP平臺的延展性能和新的網絡服務架構,使開發人員可以在開放的協作環境中根據特定的行業需求來開發、調整解決方案。金衛東補充道:“企業級在設備方面的融合前幾年就發生了,中小企業市場最近幾年對多功能機的需求增加了,大型企業也對打印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我們相信未來市場對于中小企業可能有增長,但是大企業在打印設備方面會走的更快一些。”
在移動辦公打印的需求變化方面,業內人士都不約而同地談到了不同行業的定制化開發。現在在醫院里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大夫每天早上查房時會通過Pad完成醫囑、開藥等一系列流程,藥方實時被傳到藥房,住院部也會同步把藥方打印出來,家屬可以拿著藥方去完成劃價、繳費、取藥等。牟震說:“我們現在正在跟大客戶一起溝通,幫助改變中國醫療體系建設當中的流程。因為移動打印的需求帶來的不僅僅是某個產品的變化,實際上是整個業務流程的變化,這就需要在基礎構架方面重新設計。從我們前期與這些行業用戶溝通的情況來看,他們是非常愿意去享受這種流程的變化所帶來的便捷和高效的。”
互聯網時代創新變化才能引領未來發展,打印機不再是傳統的辦公用品,未來打印概念就跟電話一樣,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能隨時為用戶提供便捷的打印服務。
然而,如何滿足隨時隨地打印的需求,實現對現有打印設備的支持?在2014聯想打印移動策略發布暨渠道大會上,聯想并沒有強調打印機新品,而是將更多時間留給了名為“打印工場”的全新免費平臺和兩款“廉價打印機外設”。
聯想打印更多的未來發展路徑從“不靠賣硬件賺錢”的路子可以通過新的“打印工場”策略窺見一二。全新的打印工場實際是以移動打印為核心,將聯想打印的產品、渠道和電商進行了整合。除了文件打印、手機應用打印和云存儲及模板打印以外,聯想更大的野心在于涉及打印機、耗材、服務的全渠道O2O平臺整合和LBS(基于位置的服務)收費打印。
聯想近期宣布了將與COSTA、好鄰居實現跨界合作,這不僅將給用戶帶來全新的移動互聯網打印體驗,也將為聯想渠道注入鮮活的血液。
牟震對此解釋道:“實際上互聯網的玩法和過去硬件廠商的玩法已經完全不一樣,我們現在要用互聯網的玩法去做打印機,然后再去看未來發展的機會。我們覺得就打印機賣打印機的商業模式會被改變。”看似小清新、實則兇猛的互聯網思維滲透到了老牌硬件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