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1月24日,聯想和IBM共同宣布,雙方已經達成協議,聯想將計劃以23億美元收購IBM x86服務器業務及相關產品、服務。當中約20億美元將以現金支付,余額則以聯想股票支付。
交易完成后,聯想將負責相關的客戶服務和維護營運,IBM將在未來一段時間代表聯想為客戶提供維護服務。所以對客戶而言,相關的維護支援服務將不會有大的改變。
聯想集團CEO楊元慶在北卡羅來納州通過聯想春晚向全體員工表示,收購IBM x86服務器業務后,將為聯想帶來每年50億美元的收入,以后的聯想將擁有三大支柱產品線——PC、移動設備和企業設備。同時,IBM全球約7500相關員工,包括分布在北卡羅來納州羅利、以及上海、深圳和臺北,將獲聯想聘用。
根據協議,IBM將保留其System z大型機(System z mainframes),Power Systems,存儲系統,基于Power架構的Flex服務器和PureApplication應用平臺以及PureData設備。
同時,IBM將會繼續開發和改進為x86平臺而設的基于Windows和Linux軟件產品組合。IBM為x86市場的領先軟件產品開發商,擁有過千種產品及逾萬位軟件開發員和服務專業團隊,專注為x86系統開發軟件。
聯想將與IBM達成策略性協議,當中包括一項OEM及轉售協議,以轉售IBM領先業內的入門和中端Storwize、磁盤存儲系統和磁帶存儲系統、General Parallel File System軟件和SmartCloud Entry解決方案,以及IBM的系統軟件組合組件,包括Systems Director 管理服務器及Platform Computing解決方案。
聯想從IBM處獲得的資源包括:
1、相關硬件業務,包括System x、BladeCenter、Blade、Flex System、Pure Flex產品、Blade Network Technology等系統網絡產品;
2、與業務相關的若干知識產權;
3、與業務相關的若干業務合約;
4、業務存貨,包括System x、BladeCenter、Blade、Flex System及Pure Flex產品等System x產品以及Blade Network Technology等若干其他系統網絡產品。
從公布的財報看,IBM在2013財年的硬件業務應收為144億美元,賣給聯想的相關業務至少能占到約1/3。相對于這個盤子23億美元的價格實在便宜。以至有業內人士感慨“覺得不可思議呢……不止刀片,還有PureFlex和iDataPlex,簡直是清倉大甩賣的節奏了。”在記者周圍,不相信23億美元買到了這么多“高級貨”的情緒相當普遍。那么,這是聯想的勝利嗎?或者說,IBM為什么這樣急于脫手?
還是那位業內人士的話,值得我們大家細細思量。他說:“這么著急的甩賣肯定沒那么簡單。莫非已經布好局準備大發力Powrlinux或者量子計算機?”
實際上早在2002年,IBM就明確表達過硬件業務將越來越邊緣化的意思。賣掉PC是第一步,就在2013年8月IBM就已經邁出了第二步——通過OpenPower聯盟開放Power架構及相關設計工具。這一步的第二小步是幾周前剛剛邁出的,斥資10億美元組建新部門Watson Group,由Softlayer進行調控,提供基于云技術的認知計算能力及服務。這一步決定了下一個5年IBM的另一塊硬件業務System P的玩法——一方面將Power平臺打造成云計算的核心能力,另一方面通過類ARM運營方式,賺取高達上的芯片license以及設計優化咨詢顧問費。
而今天賣掉x86服務器實際上是第三步,就是徹底摒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的業務。坦白講,玩這種“低價值”業務,的確不是IBM的擅長,它天生就是賺大錢的基因。所以即便提供云服務也是走完全不同于Amazon的平民價格路線,而是創造出“認知計算”這樣的高端切入點。
古人說,五十知天命。作為一個百年老店,IBM很清楚自己能賺那些錢不能賺那些錢。一方面賣掉利潤空間相當單薄且已經虧損的x86服務器業務及相關產品,另一方面卻將Watson放入云計算平臺Softlayer的架構中。這說明IBM已經準備好了換一種完全不同的硬件玩法。但是,無論怎么玩兒,這不過是IBM所謂“高價值”云的道具。
在這筆23億美元的交易中,聯想將向IBM支付20.7億美元現金,其余價款將通過向IBM發行股票的方式支付。拿到20.7億美元的現金,IBM恐怕在談判時候費力不少周折,這也應該是它的重要訴求之一。
而聯想呢,只能繼續PC不歸路的第二步,在x86服務器的不歸路上繼續走下去。也不錯,這就是聯想的擅長,就好比雖然賺的是賣盒子的辛苦錢,人家也能搞出個平板站起來的創意,攏住一大波消費者。況且,聯想有著很好的賣服務器的底子。早在2004年前后的萬全服務器還是不錯的,只是不符合當時的PC之王定位而被廢掉了。說到把控渠道方面,恐怕目前還沒有那個中國服務器廠商能比聯想強,華為也好,H3C也罷,還得學。
受此筆交易影響最大的應該不是曙光浪潮,而是Dell。據說Dell也曾競購IBM x86服務器業務,但是考慮到聯想的背后之手,Dell從一開始就注定要輸掉這個交易。
總之,在PC戰場貼身肉搏之后,聯想和Dell又要在x86服務器市場上鏖戰了。華為和H3C就忙著搶IBM空出來的地盤吧!
至于IBM呢,一定會再次讓我們感受“姜是老的辣”這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