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傳統行業再過三五年都可能變成互聯網思維的公司。近幾年,大家一聽見互聯網思維模式、機制,眼睛都亮了,但再過幾年,很多傳統公司都會采用基于大數據、移動和云計算的運營模式,這種模式自然而然就帶來互聯網的創新思維。未來三五年好戲連臺。”用友公司高級副總裁鄭雨林近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感嘆。
平板、BYOD蓬勃發展,云計算、移動互聯、大數據興起,給傳統管理軟件廠商帶來不小挑戰。
用友集團從2010年開始布局云計算戰略,而云計算和移動不可分割。云計算主要是后臺的計算模式,現在,移動終端才是云計算最主要的終端。甚至,移動終端已經超過桌面,成為消費和企業計算的第一終端。“用友集團已經把移動互聯和大數據提到集團戰略層面來把控。”鄭雨林說。
經過近期用友集團的戰略布局可以看到,創新型技術和業務如移動解決方案、大數據分析技術等都放在了集團層面,而相對比較成熟的業務則分成中低端業務成立分公司。
比如,幾年前用友把低端的面向小微企業的暢捷通獨立成立公司,2014年上半年,用友將加速推進暢捷通上市。同時,最近用友的中端業務(U8,現為U8+)也被獨立出來,成立名為優普的子公司。“用友中端和高端業務的客戶群不同,業務模式也有差別,放在一起并不能達到1+1>2的效果。為了讓集團層面專注新技術與模式的創新,我們將中低端業務分離了出來。”鄭雨林說。
據悉,用友今年將發布幾款基于公有云平臺的服務,這些服務都是基于移動的。
企業目前對移動解決方案的需求非常迫切,而且這種需求更多的來自于企業的高層,即CEO、董事長而不是CIO。“很多老板會把CIO叫來,詢問為什么公司的很多流程不能跑在手機上。”鄭雨林介紹,從目前來看企業對于移動解決方案更加關注三個方面。
首先,就是企業跟客戶,企業跟員工的溝通、協同;其次是分析和審批辦公流程,這主要是面向管理者;最后是大數據的采集和現場作業。
“總體來看,移動解決方案應用的范圍、應用的價值都比桌面大,體驗比桌面好,幾乎可以覆蓋傳統ERP的所有流程。”鄭雨林說。但是,要做到移動、大數據戰略的部署卻并不容易。“它涉及到IT架構、移動平臺、移動應用、運營以及模式。”而基于此,用友也正在嘗試在信息業務、云平臺、移動互聯網這些領域進行
投資。
其實,近兩年炒得比較火的互聯網金融行業用友就有涉及。“我們的客戶都是企業,它包含小微企業、大中型企業等,用友在為這些企業提供管理軟件時,非常重要服務就是財務,可以說企業的記帳、算帳、資金管理、預算等流程都是用友的解決方案來支撐,所以我們有做互聯網金融的資源。但是,用友過去并沒有做金融業務的經驗,因此,我們現在的挑戰就是要用互聯網的業務模式、思維模式結合金融業務進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