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7月,上海聯通移動網絡的分組域DNS設備出現故障,導致部分2G、3G用戶上網操作時域名解析失敗,無法正常上網。
2014年1月,中國所有通用頂級域的根服務器出現異常,導致國內大部分用戶無法正確解析域名,對全國互聯網鏈接造成系統性影響,引暴互聯網DNS安全討論熱潮。
“簡單來說DNS就是域名解析服務,它就像互聯網的一個電話簿,提供終端到IP地址的指向,也就是說沒有它或者說攻擊它,就會使所有終端都無法找到正確的應用。”Infoblox大中華區的售前經理邱迪解釋說。
在Gartner研究機構的最近一篇報告中指出:“企業在2013年遭遇的DDoS問題飆升。Gartner估算,從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DDoS(DNS是DDoS攻擊的熱點目標之一。)問題咨詢量翻了四倍。針對企業網絡的更大規模且基于應用的DDoS攻擊將迫使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和安全團隊尋求新的、積極的解決方案,以減少由此造成的宕機時間。”
為什么DNS攻擊會在近兩年愈演愈烈?“因為,它是理想的攻擊目標。”邱迪說。
據悉,DNS中斷造成的損失很大,而攻擊成本卻不高。邱迪解釋,例如要對新浪或者騰訊的服務器發動一次大規模攻擊,由于分布式的云解決方案,可能需要大量的資源才能攻下來。但是,如果攻擊它的DNS解析,1G或者5G的流量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DNS本身也“漏洞百出”。古老的DNS協議伴隨著互聯網誕生,現在平均每個月或者每個季度都有一個嚴重的補丁爆出。“據不完全統計,大概60%以上的用戶都沒有打補丁,而且仍然在對外提供服務。”邱迪說。
看到了這一市場環境,Infoblox結合自身產品推出了Infoblox Advanced DNS Protection(高級DNS防護)解決方案。“這是集成防御分布式拒絕服務(DDoS)攻擊、緩存毒害、異常查詢、隧道技術以及其他DNS安全威脅的域名系統(DNS)設備。”Infoblox公司中國區總經理王平說。
Infoblox解決方案將防御功能直接加入到強化的DNS服務器中,可提供多級防御。包括:首先,獨特的威脅檢測與削減能力。Infoblox Advanced DNS Protection可智能分析進站DNS查詢,并可將真實用戶的合法流量與DNS DDoS攻擊產生的惡意流量區分開來。通過這些信息,Infoblox設備就會拋棄DDoS流量,而只對合法查詢做出響應。這樣就能在DDoS攻擊時保持業務的持續在線運營,而傳統的響應率限制方法只是簡單地限制DNS查詢響應數量,導致所有流量變慢。其次,持續防護不斷進化的威脅。自動更新服務定期向Infoblox Advanced DNS Protection設備發送新規則,確保不斷進化的威脅一經發現即可起到保護作用,而傳統安全修復與更新則需要等待數周時間。最后,也是最吸引人的集中可見性與透明度。企業和服務供應商可通過一個獨立控制界面發現其網絡上所有流經Infoblox Advanced DNS Protection的異常DNS流量,實現早期檢測,有助于實施更有效的防御。“它可以報告DNS攻擊,以及提示遭受攻擊的種類,關呈現與攻擊相關一些信息、報表,幫助管理員去了解當前這類攻擊的情況,以便做出相應防護。”邱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