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識經濟一體化是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的根本性原因。現階段,我國企業投資市場面對市場準入機制則競爭越發激烈化,所以企業間的競爭力提高就極為渴求大量人才的流入。為了培養現代化復合型人才,且具有創新能力與培養價值的高端人才,培訓工作執行則起到關鍵促進作用。為了保障培訓工作的積極促進作用可以變現出可靠的培訓成果,則需要加強對培訓成果制約因素的深刻分析,并提出配套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企業 發展 培訓 成果 制約
企業一切組織行為的開展都需要人力來鋪墊,從而才能在日趨激烈競爭的準入市場中比拼人力。說到底,企業間的市場競爭可以看成是人才間的競爭。而培訓工作的宗旨則是大力培養企業發展需求的高端人才,同時通過培訓成果的轉化,企業人才的業務技能與實踐經驗才能逐漸在磨礪中趨于成熟,和企業發展實現共贏互利。
1 目前企業職工培訓工作成果轉化制約因素分析
1.1 職工培訓工作規劃表現不明顯 公司人力資源行政管理部門和企業員工培訓工作的開展所表現的關系極為密切。但是,現階段不少公司人力資源主要服務于人才的甄選、業績考核等人資建設工作業務,卻忽視了對現有培訓工作方案的合理編制,相關管理人員缺乏長遠考慮,對培訓指導工作制定的計劃缺乏規劃性與實踐性。此外,培訓工作應激發各級員工的基本心理需求,從而才能根據員工心理渴求的需求點來結合培訓工作宗旨進行培訓組織授課指導,但不少企業培訓工作卻過多考慮自身產品的灌輸,注重眼前效益,忽視長遠人力成本效益的實現。
1.2 培訓工作的“拿來主義” 由于投資行為市場下的各企業所經營的產品或開發的項目具有差異性,所以各類中小企業或大中國企等的管理體系制度也具有一定差異性。其中,公司總體管理體系制度下的培訓機制也不盡相同。因此,針對于不少中小企業將其他競爭對手公司或其他大型公司的培訓方案實行“拿來主義”時,往往預想的是培訓成果轉化能夠速成,但實際上被培訓者不僅難以適應其“拿來主義”的培訓方法,同時也難以通過培訓來有效提高業務技能水平。
1.3 建立精細化管理培訓管理機制 企業在投資經營市場下的最終經營目的則是創造經濟利潤和社會效益,在實現一定社會效益時將公司品牌知名度擴散出去而形成市場效應。但是,現階段不少企業雖然能夠知曉對自身產品或開發項目的品牌創新進行重點研究,但卻忽視了對現有人力資源的大力培養,往往通過外聘來解決眼前人才缺失的“救急”問題。事實上,培訓工作講求以人為本,制定合理的激勵獎懲考核機制,包括加強對配套培訓工作的實施等,所以最終通過培訓組織活動篩選下來的人員才能帶有公司歸屬感,可大幅提高對現有人力的業務技能培養水平,達到集體業務技能素質提高的目的。因此,一些公司應注重人力成本投入,不應顧小失大,否則企業難以培養適用公司發展的高端人才。
2 增強企業職工培訓成果的改進措施研究
2.1 培訓工作計劃要有針對性 傳統意義上的滿堂灌培訓方法已經難以激發職工對培訓工作的渴求需求點,所以很多員工在培訓中表現極為浮躁,思想相對困頓,學習態度不規范。因此,培訓工作開展除考慮時間上的部署安排,同時也要考慮授課理論和實踐公司的結合,通過針對性、創新性較強的培訓方案執行來調動員工積極性,比如通過微信平臺的提前科普、實踐課堂上的游戲活動安排、以及職工平時生活的自我講演等形式來提高員工的思想活躍度,從而才能將培訓對象進行科學分類,有針對性地組織培訓活動指導。
2.2 創新培訓與明確培訓計劃 培訓工作不能千篇一律,要講究創新。同樣,即使是同行競爭對手企業的培訓方案也應求新求異,積極吸收培訓方案編制中的亮點,除去培訓方案的缺陷點。此外,培訓工作應有目的,并根據培訓計劃或目的來安排各級培訓管理人員的主要職責,強調各司其職的同時,又能通過對培訓工作的追蹤、座談、研討等形式的執行來發現問題,從而才能結合受訓者的實踐業務技能學習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培養。
2.3 完善培訓工作管理制度 沒有規矩則不成方圓,公司培訓管理工作應配套建立必要的規范機制。同時,培訓工作規范機制中應能體現公司長遠規劃和近期培訓規劃,當近期培訓規劃目標基本達成時應能將公司培訓體系制度加以優化和調整。由于培訓工作體系制度是由公司一手經辦與制定的,所以難以體現公平性與公正性。因此,為了考慮培訓工作制度的以人為本,企業應能通過考察問卷、培訓市場調研、信息收集等途徑來對公司完善培訓制度工作進行評估與分析;同時,要結合公司員工的心理訴求與反饋意見進行制定公司培訓指導方案,以此才能真正配套企業公司發展需求,保障培訓工作指導的培訓成果。
3 結語
人才是所有企業在發展經營道路上都極為渴求的人力資源。雖然當前市場競爭愈演愈烈,公司需要吸收大量人才用于公司發展與實現員工個人的能力成長。但是,對于公司現有職工的加強培訓與新型儲備人才的培訓指導,應當堅持以人為本,強調兩手抓與兩手都要硬,從而才能在培訓實踐中逐漸將培訓成果得以充分轉化,打破傳統培訓工作的制約因素,提高職工的業務技能水平,最終和企業同步成長而實現互利共贏。
參考文獻:
[1]高彬.培訓遷移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發展,2010(06).
[2]張菡.淺談教練技術在企業管理者培訓中的應用[J].現代商業,2012(14).
[3]周宏濤.影響培訓效果轉化的四個關鍵性因素及應對舉措[J].中國電力教育,2012(18).
作者簡介:戎輝(1965-),男,江蘇丹陽人,中煤礦建淮北辦事處職培中心,政工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