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國有企業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通過不斷的探索、實踐,國有企業的體制改革已初見成效,全社會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中的成績也愈發突出。但是現實工作中,還有部分企業存在“一手軟、一手硬”的問題,因此黨建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文章以建筑企業為視角,分析新形勢、新環境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對策,旨在與廣大同行共同探討,為實際工作做出指導與參考。
關鍵詞:國有企業 黨務 問題分析
1 黨建工作的內涵
黨建顧名思義即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與黨的建設實踐的有機結合,是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的應用。在我國,黨建工作的內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黨建即是對黨的建設的理論科學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其次,黨建是基于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指導下所進行的相關實踐活動;最后,黨建更是理論原則與實際行動之間的約法規章。黨建的主要內容包括政治、思想、組織、作風、制度、紀律等,涉及到企業組織的思想層面,體現出較強的實踐性與黨性。
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單位,與非公有制企業的黨建工作相比,其體現出以下兩點差異:一方面,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地位及意義更加突出。對于非公有制企業而言,企業資源首先是經濟資源而非政治資源,企業決策層對其進行統一配置與管理;而在國有企業中,企業機構的設置、人員的配置等資源,很大程度上需要黨組織的支配與管理,因此,相比非公有制企業,國有企業的政策保障、制度保障更加完善,且黨組的號召力、凝聚力也更強。另一方面,國有企業的資產屬于全民所有,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十分突出,其處于權力中心地位,以便于其政治核心作用的充分發揮;而對于非公有制企業而言,其主要通過員工素質、能力及作用的發揮與企業生產經營的關系來對黨組織工作的成效做出評價,黨建工作更側重于現實利益。
2 國有建筑企業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國有建筑企業也完成了規范化的公司制改革,而黨建工作在這個過程中也發揮出重要的作用。但是新形勢、新環境下,國有建筑企業黨建工作仍存在以下問題:
2.1 黨組織的核心領導作用有所削弱
建筑企業處于市場經濟環境中,其經營目標與所有企業一樣,均是追求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即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而在一味追求經濟效益的過程中,難免出現“重經濟、輕黨建”的現象,即黨組織與黨建工作視作建筑企業行政領導的附屬品,黨組織的地位一再弱化,對建筑單位的改革發展、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升產生嚴重影響。
2.2 黨建干部的整體素質有待提升
很多國有建筑企業幾乎都面臨同一個問題,即黨務干部年齡老化、人員力量配備不足,要與企業的生產經營相結合,還存在一定難度,難免出現“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并且,企業黨建工作體現出較強的危機感,很多優秀人才對黨建工作缺乏熱情,黨建工作缺少強有力的人力、物力支撐,對國有企業黨組織地位與作用的發揮起到嚴重的制約。
2.3 黨建工作方式有待創新
現階段很多國有建筑企業的黨建工作還停留在傳統模式階段,即“重理論、輕實踐”,日常工作內容側重于理論學習,工作方法也多為收集資料、學習文件、讀報紙、看記錄等等,長期以來,工作形式沒有創新,難免流于形式,久而久之與企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嚴重脫節,再加之學習內容枯燥無味,黨員干部缺乏必要的學習積極性,也就更談不上工作的實效性。
2.4 較強的流動性增加了黨務的管理難度
與其它通常有一個固定的工作地點不同,建筑企業的項目工程遍布全國各地,企業員工也來自五湖四海,人員方面體現出很強的流動性,這無疑也增加了黨建工作的難度。一些企業的黨建工作僅針對小部分流動黨員進行管理,而忽略了黨建工作的整體性目標;或者將工作重點放在企業整體性事務,而忽略了各個基層單位組織的黨建工作,使得一部分流動黨員員工缺乏歸屬感,感受不到企業的關懷與黨組織的關心,使其缺乏工作熱情與集體意識,從而對企業的凝聚力產生影響。
3 提高國有建筑企業黨建工作有效性的策略
針對上述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策略,以提高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有效性。
3.1 提高黨建工作內容的針對性
在安排黨建活動內容方面,要盡量做到“三貼近”:首先,與建筑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相貼近。與建筑企業的生產經營密切聯系起來,圍繞企業的中心任務,明確黨組織的工作思路;針對建筑單位的生產經營目標,落實黨建具體的工作措施,實現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計劃、實施、檢查及表彰的同步進行。其次,與企業實際情況相貼近。在選擇活動內容方面,黨組織要與企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以企業的自身需要為需要,創造出本企業黨建工作的特色,將黨組織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支撐作用、指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最后,與黨員職工的實際情況相貼近。黨組織要深入群眾,全面分析職工的思想狀態與精神狀態,了解其實際困難,給予針對性的幫扶;主動協調行政與職工、群眾與組織的關系,力求將各方面的積極性充分激發出來,使得職工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促進企業發展中來。
3.2 采用多種模式合理設置黨組織
建筑企業體現出人員分散、流動性大、施工時間緊等特點,因此黨建工作的難度也有所加大。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進一步豐富黨組織的設置模式,促進黨組織的建設與完善,具體如下:首先,可以在全國各地建筑市場建立建管局駐外辦事處黨支部,將黨務工作分散到各個基層單位。其次,在建筑公司所屬分公司建立黨總支,涉及到工程總工程處、項目部及各個建筑施工點,擴大黨組織的覆蓋面,提高基層黨建工作的實效性。特別是在產業項目上建立黨支部,可以將項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一改以往黨組織的管理模式,而是在項目起建時就同步建設黨組織;一些大型項目如有必要可成立項目黨委;中型項目可建立黨支部;一些小型項目則可采用施工地基層單位黨組織與項目點合建或項目點與項目點聯建的方法建立黨支部,實現黨建工作的全面滲透。最后,在鄉鎮建筑企業普遍建立黨組織,下屬各施工點則建立黨支部,黨員人數少、施工地點近的幾個建筑企業之間,可以聯合起來建立一個黨支部。
3.3 豐富黨建工作的活動形式
傳統黨建工作形式單一,僅僅停留在組織政治學習方面,既無法保證工作的有效性,又會挫傷黨員職工的積極性,因此要豐富黨建工作的活動形式,從單一的組織政治學習轉變為分層次、全方位的組織活動。不僅要安排政治學習內容,還要包括學習業務及科技知識,豐富廣大黨員職工的知識面,提高其綜合素質;活動內容既要主題鮮明、內容嚴肅,還要體現出輕松活躍、寓教于樂的特點;一改以往搞集中、統一、大型活動的習慣,逐漸轉變為小型、分散、業余的活動,將黨的先鋒模范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黨建工作與思想教育工作結合起來?,F代社會多媒體、網絡技術已經十分發達,黨建工作也要將新技術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利用網絡組織黨員職工通過看電教片、學習網絡黨課等學習黨的基本理論與基礎知識;聘請市委講師團、市委黨校專家教授等,到相關企業、施工現場等進行專題輔導,加強基層黨員職工的理論指導。開展各類討論、演講、征文活動,以解決黨員干部在新形勢下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其次,黨建工作與質量、安全文明生產教育結合起來,在開展黨建工作的過程中,同步開展全員安全知識競賽,全面提高企業職工的安全意識;加強質量監督管理及科技創新的力度,促進科技向生產力的轉變,全面實施精品戰略。最后,黨建工作要與當地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積極開展各類黨建活動,比如創建文明工地、義務獻血等,實現規范當地建筑市場、綜合治療、警民共建、社區共建的建設目標。
3.4 加強黨務干部的培養
新形勢新環境下國有建筑企業的生產經營也面臨著更加復雜、多變的環境,要求企業必須實現機制的轉換,向著經營管理型的方向發展,相應的,新形勢下的黨務工作者就必須具備復合型人才的基本素質,否則,要加強改制企業的黨建工作顯然是十分困難的。要將黨務工作者培養成為高素質復合型人才,一方面要求黨務工作者努力做好黨建工作,另一方面又要圍繞生產經營,主動參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通過長期的實踐與鍛煉,培養出一批既精通黨務,又熟悉生產經營與管理的高素質復合型黨務人才。當然,培養復合型黨務干部,既要有主觀上的努力,又要有客觀上的配合,二者結合才能產生明顯的效果。
4 結語
綜上所述,黨建工作在國有建筑企業中有著顯著的指導作用與現實意義,其在促進企業經濟發展的同時,可進一步增強企業的生命力。因此企業要充分認識到黨建工作的重要性,采取多種措施促進黨建工作的發展,提高其有效性。此外,在開展黨建工作過程中,還要注重開拓、創新,遵循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發揮黨員的輻射作用,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業發展中,實現黨建工作與企業經營的有機結合,為企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參考文獻
[1]范瑋.關于推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創新的幾點思考[J].現代企業文化,2013(36):36.
[2]閆靜.國有企業黨建科學化研究[J].青年與社會,2013(24): 1-3.
[3]潘國奇.國有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探究[J].經濟師,2012(8):271,274.
[4]楊永虎.國有企業黨建與企業發展的互構性實踐邏輯[J].價值工程,2013(27):159-161.
[5]段文輝.基于企業核心價值的國有企業黨建教育研究[J].管理學家,2013(23):384-385.
[6]何燕斌.論國有企業如何打造黨建創新有效載體[J].現代企業文化,2013(36):39.
[7]薛小強.淺談黨建創新在國有企業中的意義[J].管理學家,2013(23):517.
[8]王雙強.淺析新形勢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創新的思路[J].世界家苑,2013(12):256,258.
[9]鵬程,刁吉海.專司國企黨建的指導機構和研究平臺建成——全國黨建研究會國有企業黨建研究專業委員會成立[J].企業文明,2010
(9):12-13.
作者簡介:郎若峰(1956-),男,遼寧鳳城人,黨委書記,助理講師,研究方向:黨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