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簡述了鉗工燕尾鑲配件的工藝性分析。
關鍵詞:鉗工 燕尾鑲配件 工藝性
0 引言
鉗工是使用鉗工專用工具或設備,對工件進行劃線、加工、機械的裝配與調試、設備的安裝與維修及工具的制造與修理,其它機械加工不能解決的都由鉗工來解決的一個工種。特點是以手工操作為主,靈活性較強,技術要求高。操作者的技術水平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在機械制造的生產工件中,大量的工作需鉗工去完成,燕尾鑲配件是鉗工職業鑒定的題目,它的加工方法與加工精度的保證反映了鉗工技能操作水平,因此,在加工前應做好以下工作。
分析圖樣結構及技術要求,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藝。
①結構:燕尾鑲配由凸件與凹件組成板厚4mm,凸件尺寸為70×42+0-0.039,燕尾角度為60°±2′,并鉆有2個φ8H7孔,凹件為70×36+0-0.039。技術要求:以凸件(下)為基準,配作凹件(上)配合互換間隙≤0.04mm;兩側錯位量≤0.06mm。見圖一。
■
圖1 燕尾鑲配效果圖
②為保證配合互換間隙,要保證對稱度要求,應選擇以凸件為基準,即先加工凸件。
③確定零件加工工序:檢查毛坯尺寸(凸件為45號鋼,72×44mm;厚度為4mm)→選擇劃線基準并修整→劃凸件尺寸線→鉆2-φ2工藝孔→鉆鉸2-φ8孔→銼削凸件,測量檢驗修正→劃出凹件尺寸線(凹件為45號鋼),72×38mm;厚度為4mm)→鉆2-φ2工藝孔→鉆孔排除余料→銼配→測量檢驗。
1 燕尾鑲配加工工藝過程
1.1 先加工凸件
①粗精銼削基準面A、B,并保證垂直度、平面度、粗糙度;
②以AB為基準按圖紙要求劃出各尺寸線;
③鉆2-φ2工藝孔;
④鉆鉸2-φ8孔,并保證其中心距43±0.06 mm;
⑤先將1處去除余量,粗精銼削60°±2′,用萬能角度尺進行60°角測量;并用φ10檢驗棒進行檢測,φ10檢驗棒到B面尺寸為58.66mm;
⑥再將第2個60度角去除,并進行粗精銼削加工,保證60°±2′,并用兩個φ10檢測棒進行檢測,尺寸為58.66mm;
⑦倒2-3×45°。
1.2 凹件的加工過程
①銼削基準面C、D,保證表面粗糙度3.2、垂直度、平行度;
②以C、D為基準劃出凹件加工線;
③鉆2-φ2工藝孔;
④用φ8鉆頭鉆3個φ8排料孔,再用鋸條鋸割去除余量;
⑤以凸件為基準進行銼配,并達到配合間隙≤0.04mm,錯位量≤0.06mm,達到技術要求。
■
圖3 凹件排料方式
2 結語
實踐證明,燕尾鑲配加工制作過程中,確定合理加工工藝,保證了工件的加工精度達到了燕尾鑲配的技術要求,這種加工方法用于學生操作技能訓練課題,效果非常好,加工方法和加工精度控制的措施還有很多,有待于我們開發、利用。
參考文獻:
[1]裝配鉗工[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3.
[2]姜波.鉗工工藝學[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5.
[3]鉗工技能訓練[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5年.
[4]姚瑞.高職鉗工實習教學初探[J].職業教育研究,2011(12).
[5]巫恒兵.提高鉗工技能訓練質量的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2004(8).
作者簡介:
苗玲(1964-),女,江蘇新沂人,助理實驗師,研究方向:高職實踐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