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某一班級中貧困學生為例,對其產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影響以及后果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如何克服大學生貧困自卑心理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以期能為學生管理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貧困大學生 自卑心理 克服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加大了對高等教育投入,不僅表現在高等學校硬件和軟件的投入,還表現在對學生獎助學政策上,尤其是對貧困家庭的學生,目前各個高校基本上都有包括獎、貸、助、補、減、免六位一體的助學政策以及“綠色通道”等形式,這些對高校貧困大學生在經濟上有很大的幫助。但同時也給貧困家庭學生帶來了天生的自卑心理。如何幫助高校貧困大學生克服自卑心理是高校老師們目前急需解決的一項重要課題。
1 相關案例
AA,女,來自蘇北農村家庭,學費通過助學貸款籌得,大一、大二期間表現良好,擔任班級宣傳委員,學習勤奮刻苦,成績優異,工作積極,曾三次獲得獎學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是以“認真”二字打頭,具有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在大三剛入學時,該生第一次通過QQ留言的形式向筆者訴說她的痛苦,作為輔導員,筆者在第一時間找到該生,向其了解痛苦的原因。該生上學期綜合測評成績由原來班上的第二名下降到十一名,還有一門專業課不及格。她自己認為同學們都在嘲笑她,背后議論她。大三開學來害怕與同學交流,不愿意參加學校組織的任何活動,更不愿意與同學相處,只想獨來獨往,擔心自己寒酸的外表和拮據的消費別人會看不起。不敢出現在公共場所,走路不敢抬頭,覺得自己是一只“丑小鴨”。之前,自己想通過好成績,給自己增加點自信,現在考試成績一落千丈。喪失了生活學習的信心和勇氣。她說自己平時很少與同學說話,覺得與人相處自己總是低人一等,幾次想放棄上大學的念頭,上大學也是一直處于猶豫不決的狀態。該生在心理上承受著比一般大學生更大的自卑感和挫折感。
2 案例分析
該生家住農村,家中五口人,爺爺、父母、弟弟和該生,家中無經濟來源,爺爺年邁體弱多病,常年吃藥,父母身患重病,醫藥費開銷很大,家庭負擔沉重,加之弟弟與該生都在上大學,該生和弟弟的學費都是貸款,家庭生活極其艱難。通過與該生談話了解到,筆者發現該生具有明顯的自卑心理,而且一直都有,導致這次自卑心理嚴重的原因,上學期期末考試有一門專業課不及格,綜合測評成績排名由原來的第二名下降到十一名,導致該生上學期沒有拿到獎學金覺得很丟人。考試前與考試后與自我的期望值相差很遠。覺得自己平時努力刻苦的學習,可是考試成績卻不理想,原本想通過學習給自己樹立的信心也喪失了。
該生迫于生活,學習等多種壓力,自尊與自卑感交織。第一,父母身患重病,常年吃藥,父母經常自責覺得對不起該生與弟弟,沒有給他們創造好的生活環境。該生想承擔家庭重擔但又無能為力。第二,該生希望上大學后,依靠自身努力做兼職,獲得國家獎學金,減輕家庭負擔。第三,貧寒的家境,父母的期望,學習的壓力,求職的競爭,使高校貧困大學生心理壓力很大。一方面,壓力促使她努力發奮,學業早日取得成功,使自己和家庭早日擺脫貧困,過上好日子;另一方面,壓力使她產生自卑,悲觀情緒,覺得自己再努力也是徒勞,每天徘徊在痛苦的邊緣,欲學不能,欲罷不忍。
3 高校貧困大學生解決方案
①要幫助該生正確的看待貧寒,貧寒不等于低劣,更不是低人一等。通過積極關注該生,溫暖關懷,抓住該生急需改變現狀的心理和個體可塑性、獨立性強的特點。
②要幫助該生消除內心的壓力,讓她知道對她的家境和她出現的壓力表示理解,并通過類似的例子與該生進行交流、討論。給她講一些發生在她身邊跟她有相同遭遇的貧困女大學生是如何通過自我調節,自我排壓,自我暗示,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
4 克服高校貧困大學生自卑心理的建議
4.1 規范高校貧困大學生的心理檔案
在大一剛入學時,可以通過學生信息登記表來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有的學生在入學時就帶著貸款證明,辦理“綠色通道”交學費。可以作為貧困生的資格認定之一。每學期要及時更新檔案,把貧困生檔案單獨放在一起,要做好保密工作。老師可以通過觀察貧困生的學習成績,參加活動的情況,受資助情況,交友情況,消費情況,家庭狀況等來判斷該生的心理狀況,及時掌握高校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動態,及時對其進行心理輔導。
4.2 給高校貧困大學生傾注更多的關懷和愛
一方面,要從心理上真正的理解關心她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多與她們談心,做她們的知心朋友,認真耐心的聽她們傾訴,求助。可以一起觀看有相同經歷的一些大學生勵志視頻,短片等,觀后可以一起討論問題,討論心理壓力等,讓該生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想法。
4.3 通過心理團體輔導使高校貧困大學生自己解壓
學生可以通過心理團體輔導,讓有自卑心理的貧困生參與小組活動,根據她們的心理現狀。心理輔導老師可以把他們分成小組,可以把家庭經濟背景相近、各成員性格相近、心理狀況相近的貧困生放在一組,他們之間是自由平等的,少了與其她同學說話的顧慮。在小組活動中自己的交往能力不斷提高。心理輔導老師適當的對其進行心理干預,發揚她們的優點,引導他們制定好自己的奮斗目標,并堅持不懈的去努力實現。
參考文獻:
[1]馬文秀.如何消除學困生的自卑心理[J].教育革新,2008(08).
[2]張國蓉.貧困大學生自卑心理探析[J].教育探索,2010(01).
[3]蒯向東,吳運友.自卑懦弱者的枷鎖[J].教育革新,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