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流專業實踐教學的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主要是在綜合相關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分析如何有效的構建物流管理專業實踐的專業化運作體系。該一體化模式嘗試將物流專業實踐教學和課程教學整合為一體,針對專科學生的就業特點,為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應用型復合人才提供保障。
關鍵詞:物流管理專業 實踐教學一體化模式
1 概述
物流專業的實用性非常強,其培養目的,在于培養實際問題處理能力強的綜合性復合型人才。目前,我國高校在物流專業的教學發展的現狀就是側重于理論的發展,忽視了該專業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的問題以及學生相關能力的培養。本文主要是研究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一體化模式在實踐教學中的重要應用,分析其重要的意義,旨在推進發展。
2 一體化模式理論基礎
2.1 一體化模式提出背景 實踐產生知識和能力,每一個學生的素質更需要實踐的幫助來得以提高。反觀當前的實踐教學環節,與其目的和意義相對來講,是非常薄弱的,亟待加強。物流專業的教師應當思考和探索,專科學校的物流專業教學,其實踐教學應考慮如何充分利用實驗室這一實踐平臺,來選擇高效的實踐教學模式,使學生對現代物流理論的掌握和運用能力以及在此基礎上來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的能力都有所提高,按照社會發展需要來培養物流人才。
2.2 構建物流實踐教學一體化模式的設想 關于物流實踐教學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設想如下:以物流實驗室為核心平臺,在二年級到三年級的整個教學環節中穿插實踐教學。實踐教學內容包括不同階段不同難度逐步進行的多個環節。
實習是實現實踐教學的一種有效的手段,主要是利用實習的過程來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利用實踐對理論知識進行補充,可以方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有效的提升,從而提高實踐能力。集中式的企業模擬實踐相對來說,綜合性較高,是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強化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校外實習是更高層次的知識運用,并且在實踐中完成數據的收集,為畢業論文做好素材累積基礎。畢業論文的撰寫環節,學生想要順利完成,需要綜合運用物流專業的各個理論知識以及實踐教學中獲得的方法和技術經驗。通過這些實踐教學環節的實施,形成了系統完整的實踐教學一體化模式。
3 實踐教學一體化模式的實施辦法
3.1 物流實驗室的建設 國內物流教育目前主要有兩個分支: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無論哪個方向,都非常重視實踐能力,非常需要實踐能力。物流實踐實驗室,為學生的觀摩、學習、自己動手操作提供了實訓平臺,為高校教學和企業合作提供了合作的硬件基礎,作為實踐教學的核心部分,是任何一所高校其物流專業教學開展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中,主要的側重點都是在課堂教育上,忽視了課后的實踐教學,這樣的模式就不能有效的踐行教學一體化模式,因此,需要在課程準備階段,做好系統性的課程安排以及教學安排。該實驗室的主要功能有:讓學生在演示、模擬操作的過程里深刻了解物流管理以及作業的流程,將管理理念及作業技巧進行運用,同時培養和訓練動手能力。
3.2 物流認知能力的培養 該環節是在物流專業學習的前期,主要包括社會實習和案例運用實踐內容。
①社會實習。目的在于讓學生明確所學專業的專業方向。在三年級,開展社會實習活動,組織學生走進企業,走進社會。通過網上信息收集、企業參觀、社會調研等一系列初步實踐,為學生保持專業興趣和學習熱情提供保障,為學好專業課和達到企業社會要求創造有利條件。
②案例運用。教學過程,不僅僅是過去的理論知識純粹灌輸。而是把課本上的知識點,融入于一個個的企業實際案例中。這樣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更加深刻。物流案例教學中,通過運用與所學課程理論相關的案例,以播放視頻錄像的形式,幫助學生了解企業背景,認知企業的物流活動在課本上的映射關系。讓學生身處教室,卻能接觸到大量的實際問題并通過老師引導開展思考和研究。
物流實踐教育的一個特點就是知識點特別多。學生認為這些知識點太過瑣碎,不容易記,但其實是有規律可循的。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將獲得的知識與技能運用于實踐,那么學生的學習興趣肯定會大大增強。
其重要的實踐意義就是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將理論與動手能力得到有效的結合與運用,幫助學生實現對于整體技能的深刻理解,豐富他們的知識結構,在以后的工作與實踐中能夠更加有力的發現問題,然后解決問題。
3.2 物流應用能力的培養 目前我國的物流管理專業教學逐步得到加強,但是仍存在相關問題,在物流實踐教育教學改革中,把基礎知識教學與基本能力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是課堂教學改革進程的必然趨勢和結果。我們初步設想以傳授知識為基礎,以科學思維方式訓練為核心,以形成性測試為工具,開展教學活動,以此來幫助學生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①重視課程小實驗,提高學生基本操作技能。整個應用能力的提高,需要通過課程每一個知識點的運用能力的增強。由此可見,課程小實驗的進行是整個實踐教學體系的基礎,對所學各專業課程所涉及到的基本理論知識點,有針對、有重點地逐一進行的實驗實踐。實際的操作方式,可以采取針對每校情況,提前對相關內容,編制對應的實驗任務書和實驗指導,講解到這部分內容的時候,開展相應的課程實驗。主要是一些驗證性試驗和提高熟練度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做到對所學知識舉一反三,活學活用。這種教學模式因為是旨在提升學生整體能力的,重視互動,師生合作與互動主要表現在,教師發揮引導和導向作用,學生積極主動在老師的引導下,發揮自主性。②物流企業綜合性模擬實驗。這一環節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對物流企業實際運作有更深入的理解。所依托的平臺包括第三方物流模擬系統、報關檢查系統、倉庫儲備數字化系統、國際貨代關系系統、運輸系統、管理系統等等。這種集中并且綜合具有很強實際意義的實驗活動,可幫助學生通過角色轉換,理解行業中各個角色的工作任務,對整個系統的一致工作有更好地理解。課堂教育是保證教學效果得到提升最有效的地點,在課堂中保持集中的精力實現學生的熱情與積極性的高度統一就能夠形成良好的教學效果。③校外實習。這個環節主要是為了增強學生對工作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在更高層次更綜合的水平上鍛煉學生的一種實踐。教學不再拘泥于課堂,也不再受限于實驗室模擬的環境,讓學生深入到社會。這是最終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社會要求相契合的重要環節。
3.3 系統規劃能力的培養 除了對于具體任務的操縱能力,學生的系統規劃能力也值得重視。這一塊的內容開展,主要依靠小組合作形式最終上交課程設計進行考核設計結果的方式。在學生基本掌握物流管理專業的相關系統知識的基礎上,在四年級階段,開展課程綜合設計,以完成物流系統某一環節的綜合設計方案為階段性目的,并通過仿真模擬對方案進行實施。
4 結語
在以往的實踐教學中,單純提倡加強實踐。實際上,對于專業教學,綜合的實踐要以課程內容小范圍實踐作為基礎。課程學習以及實驗實習又以最終的綜合實習作為檢驗。學生最終能力的提高,有賴于這兩者的有機結合。本文提出,實踐教學一體化模式將物流專業各綜合實踐環節和課程實驗環節進行有機整合,根據學生學習過程,循序漸進地逐步加強學生在不同階段的應用技能和綜合能力,從而形成了系統、完整的實踐教學過程。在物流專業的教學中,面對不同資質的學生,要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能力的全面提高,都需要增強其實踐能力。因此,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就需要不斷的針對現有問題進行改善,保障為社會提供綜合性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陳子俠,傅培華,蔣長兵,等.物流實驗室建設要融合新技術[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5(14):64-66.
[2]張茂銀.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創新人才[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5(9):25-26.
[3]范克危.物流實驗室的配置和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23(11):101-103.
[4]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J].中國大學教學,2005(2):4-5.
[5]周濟.大力加強教學工作切實提高教學質量[J].中國高教研究,2005(1):1-6.
[6]徐秋艷,萬秋成.統計專業實踐教學一體化模式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25(4):532-534.
[7]梁偉,于莉,陳曉林.經管類綜合實驗室構建模式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25(4):535-537.
[8]伍一.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建設的探討[J].高等理科教育,2006(1):118-121.
作者簡介:靳娟利(1980-),女,河南沁陽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