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院校要把立德樹人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文章分析了高職院校立德樹人的內涵,提出了從課程教學、實踐活動、校園文化、管理服務等四個方面育人的實施路徑,以達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之目的。
關鍵詞:高職院校 立德樹人 路徑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指出:“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這指明了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和人才培養目標,對高等職業院校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1 高職院校立德樹人的內涵
立德樹人,強調了“德”在高職學生的德智體美諸種素質中的核心地位和德育在高職院校各項工作中的首要地位,高職院校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筑牢立德樹人之基。立德樹人,狹義上說,它是教學原則,滲透于高職教學、實習、實訓各環節,是所有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遵循的準則;廣義上說,它是教育原則,貫穿于高職教育全過程,是高職教育發展改革的根本遵循和基本導向,是每一位高職教育工作者的行為準則。高職院校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實質上就是解決高職教育“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根本問題。高職學生是我國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后備力量,其職業能力和綜合素養關乎國家的發展進程。高職生大多是應試教育成績標尺下的失利者,不少人就學是無奈選擇,高職院校要通過以培養良好品質為根本的德育、以支撐職業生涯發展為重點的知識與技能教育和以提升生活品質為重點的人文素養教育,把學生在政治上培養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學業上培養成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為每一個學生開啟成功多彩的人生之門。
2 高職院校實施立德樹人的路徑
2.1 課程教學育人,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 課程育人就是通過課堂、課程、課本等理論教育傳授知識,發揮“第一課堂”育人功能。要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實到教育教學全過程、貫穿于課程模式改革中。首先,要深化德育和思想政治課程改革,積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努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意識和職業理想,加強職業道德、職業生涯教育,切實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時代感。例如我院思政課“課前一刻鐘”(社會新聞事件評論)和“每周播報”(學院身邊事點評)就增強了思政課的吸引力。其次,充分挖掘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中的德育因素和人文精神,寓德育于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之中。各科教學互相配合補充,共同完成培養學生的任務。再有,就是抓住高職生實訓實習期間與社會、與生產、與崗位實踐接觸之機,加強職業紀律和安全生產教育,強化以育人為目標的實習實訓考核評價。例如我院在學生頂崗實習期間,施行指導教師和實習師傅寫實考核,就收到了積極效果。
2.2 實踐活動育人,立德樹人的基本途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于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價值觀才能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實踐活動對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責任感以及發展社會實踐能力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職業教育的特點決定了高職院校立德樹人務必要加強實踐環節,要將實踐環節納入教育教學計劃,明確學時學分,組織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大賽、生產勞動、勤工助學等活動;完善和堅持志愿服務和社會調查,廣泛開展學雷鋒等一系列道德實踐活動。聯系學校和學生實際,豐富德育載體,打造活動品牌,促進學生樹立良好職業道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進而成人、成才、成功。我院多年來堅持志愿服務,青年志愿者在西安世園會、西安地鐵試運營、緩堵保暢“跟我排”等大型活動中積極作為,展示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學生們在服務他人與奉獻社會中磨礪了品質、強化了社會責任感、升華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
2.3 校園文化育人,立德樹人的隱性途徑 大學校園文化具有獨特的育人功能,高職院校要積極營造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校園文化氛圍,凝練具有職教特色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精神,建設體現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形成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比如我院在長期的鐵路辦學中,凝練出了“辦學不脫軌,育人不離道”的辦學理念,這里的“軌”和“道”,既是指的軌道交通這個辦學特色,更是指辦學要遵循黨的教育方針,要立德樹人。學院精神中突出“鐵的紀律”,這正是來源于鐵路的企業文化,這又充分在校風、教風和學風中得到了體現,保證了我們人才培養的質量。同時,利用重大節慶日和儀式,開展愛國主義、禮節禮儀、心理健康、軍訓匯操等主題教育活動;加強校園網、電視廣播、校報校刊、圖書館校史館等的建設和管理,形成良好校園文化環境;宣傳學習行業勞動模范、學校優秀畢業生事跡,培養學生職業興趣和職業精神,不斷豐富現代職業教育的文化內涵。鼓勵引導學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比如我院在辦學理念的征集、學生管理制度的制定、文化藝術節及運動會的會徽設計與布展等很多方面,給學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機會。我院的經典誦讀、校園碎戲、黑板報文化等校園文化成果在省市產生了積極影響,發揮了文化育人的積極作用。
2.4 管理服務育人,立德樹人的必由之路 學校的各項管理和服務都有著重要的育人功能。首先要踐行師德育人。孔子說:“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師德修養,既做“經師”,更為“人師”,關愛每一名學生,通過言傳身教當好青年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和指導者。其次要強化全員育人理念。充分調動全體教職工教書育人的自覺性,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風尚影響教育學生,做到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要積極有效地幫助解決學生的學習、生活、就業等方面的具體問題,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獎助學金、勤工助學、校內獎助學金和特殊困難補助等政策,讓學生體驗到黨和國家的溫暖,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增強愛黨愛國的熱情。
參考文獻:
[1]李炳義.高校教師立德樹人的實現途徑[J].教育探索,2014,(5).
[2]柯文進.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J].北京教育·德育,2013(1).
[3]董振華.以立德樹人為根本 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德育,2014(21).
作者簡介:
張燊(1972-),男,陜西西安人,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辦公室,主要從事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