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分析工業工程專業工程經濟學課程特點的基礎上,針對工程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主線,以應用為目的,精心組織教學內容,合理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采用多媒體課件、網絡等現代化手段輔助教學,建立多樣化的考核系統等教學改革的措施,研究成果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經濟學教學效果。
關鍵詞:工程經濟學 工業工程 教學改革
0 引言
工程經濟學是工業工程專業的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1-2]。工業工程人員主要從事設施規劃、流程優化、生產運作等現場管理和改善工作,項目完成效果主要考察的是技術上的可行性和經濟上的合理性,通過對項目的真實數據進行分析,做出不同備選方案的經濟效果,最后進行對比分析。工程經濟學恰是一門研究工程項目技術經濟性的一門學科,因此工程經濟學得到廣泛的應用。工業工程專業的工程經濟學課程更加注重實踐性、培養學生平衡分析的理念和經濟意識。
1 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學生理論聯系實踐能力較弱
由于工程經濟學課程開設歷史較短,很少有實踐性教學。因此學生出現只重視理論學習,缺少實際應用的現象,不能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對實際案例進行方案的綜合經濟評價和可行性研究。
1.2 課程課時少、內容多的矛盾日益突出
工程經濟學課程一般是36學時,需要講的重點內容有9章,并且學生沒有提前選修會計學和財務管理課程,因此對于一些基本概念很難理解,如資產、負債、費用、稅金、融資方式與融資成本等,教師需要在課堂對這些內容適當的講解,因此課時少、內容多的矛盾日益突出。
1.3 缺乏激發學生主動性的考核方式
傳統的“一本書、老師講、學生記、期末考”的教學與考核模式,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學習的主動性,更難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分析思辨能力、創新思維能力、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等綜合性素養。
2 課程教學改革對策
2.1 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課程的重要性
認識課程的重要性是學好一門課程的前提,可以從二個方面講解課程在專業課學習中的重要性:
①通過大型的項目和身邊熟悉的小項目講解課程所能解決的實際問題,比如三峽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分析、貸款買房的還款方式選擇等,使學生意識到掌握工程經濟分析的專業技能對從事工業工程相關工作的重要性;②介紹課程在工業工程專業整個學科體系中的作用和地位。通過對課程的重要性的認識,使學生主動學習有關理論和方法,提高學習效果。
2.2 精選授課內容
工程經濟學課程學時少,內容多,所以應突出重點,合理整合教材內容,選取內容應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科學設計學習性工作任務,將教、學、做相結合,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教學重點內容放在資金時間價值與等值計算、工程項目經濟評價的指標、多方案的經濟評價、工程項目的不確定性分析及風險分析等幾個內容模塊上。此外,為了突出工業工程的專業特點,還將經濟效益評價及比較原理、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設備更新的經濟分析、價值工程基礎理論和方法作為重點內容,這是區別于其它專業的教學內容模塊。另外,考慮到工業工程學生的財務基礎較為薄弱,還專門介紹了現金流量及其構成內容模塊。由于學生沒有會計學的相關基礎及課程學時的限制,對于工程經濟分析的基本要素如投資、成本費用、收入、利潤等概念,以及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等內容要求學生自學。
2.3 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
2.3.1 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特點,綜合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我院學生學習能力相對較弱,基礎知識相對不足,傳統的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被動參與學習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會使課堂教學變得枯燥沉悶,學生容易產生疲勞感。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課前預習和課中討論,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可靈活采用“提問式”、“啟發式”、“討論式”、“小結式”、“研究式”、“參與式”[3]等教學方法,以增強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例如:講解資金時間價值的概念時,利用“拿破侖的玫瑰花承諾”來引出其概念,同時留給學生5分鐘的時候來對這個故事展開討論,這樣學生可更深刻的理解概念,并激發對課程的興趣;在講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時,提前布置學生去學校附近的銀行調查整存整取方式下,不同存期銀行的利率,然后讓學生思考在每個計息期滿可得到的銀行利息是多少,引導學生課前預習相關的內容;在講解過程中還可引導學生思考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計算有什么區別;同時為了鞏固相關的內容,可以讓學生給大家介紹一個自己家里人所購買的理財產品或保險產品,讓同學們一起來計算并討論在什么情況下購買此產品對個人來說收益最大;也可以設計一些互動的游戲和小笑話來增加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知識。每次課結束一定要有總結,說明課程的重點、難點,并提供一定的拓展學習資料,比如精品課網站,閱讀資料和科技文獻等,以擴大知識面,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2.3.2 構建學生自主學習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要多給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例如,布置學生分成小組以“談談對等本金和等本息的看法”為主題的自學活動;布置案例分析相關作業,學生分組調研、分析、撰寫報告,然后在課堂上讓每組派代表來闡述他們的看法,根據表現給予相應分值鼓勵。
2.4 課程教學手段的改革
該課程的教學基本上以多媒體為主,在公式推導、演算等過程輔以必要的板書。另一方面,在課堂上可以用excel中財務函數計算的功能計算PV、FV、AV、IRR等經濟評價指標,在介紹敏感性分析等內容時,可以利用excel的圖表功能來繪制敏感性分析圖。提高學生實際運用知識能力,在實際工作中有重要意義。
筆者建立了工程經濟學學習交流群,群里有歷屆的和其它學校的學生,師生之間通過在群里對工程經濟學問題的探討更能培養學生信息獲取、加工、分析、創新和交流的能力,大大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
2.5 實踐教學的改革
2.5.1 課堂上采用案例教學。工程經濟學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教師需要在授課過程中結合工業工程專業選擇合適的案例。案例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小案例教學,小案例教學的目的是加深學生對課程某一內容或某一章內容的理解,使他們掌握基礎知識的應用。第二個層次是大案例教學,大案例教學可以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始末,涵蓋的知識面廣,使學生有目的地掌握基本理論,并使其各方面能力得到鍛煉。
2.5.2 加強課外實踐。課外實踐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容易收集到數據的,學生身邊的現實經濟問題進行研究。例如:買房和租房經濟性的比較,擬建某賓館或超市的經濟性分析等。通過課外實踐,鞏固課堂所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2.5.3 畢業設計環節中增強課程的學習。對于畢業論文的撰寫,可以增設一些技術經濟比較,如通過估算生產線改善的投資和收益,在多個可選方案中選出技術性和經濟性最佳結合的方案作為最優方案。
2.6 改革考核方式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遵循重能力、重素質的原則,對學生的考察更應重視學習的過程和方法,更注重從學生能力培養的角度進行多元化的考核,即在考核時將學生能力和素質的表現給予較大的權重系數。改革后的期末最終成績由平時成績40%、實踐能力的考核30%和基礎知識的掌握與應用30%組成。平時成績包括課堂點名、課堂表現、課堂測驗和課后作業四部分,每部分占10%,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3 結束語
工程經濟學課程在工業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培養學生運用工程經濟學的理論、方法和工具對項目或方案進行比較選擇,以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工程經濟學的教學必須考慮工業工程專業的需要,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獨自工作的能力為主線,精心組織教學內容,合理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采用各種現代化手段輔助教學,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艷.工程經濟學教學方法初探[J].濰坊學院學報,2012,12(4):116-117.
[2]江新,李琦,張巍.工程經濟學課程的實踐需求導向教學方法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3(28):114-116.
[3]劉春艷.獨立學院工業工程專業《工程經濟學》課程教學探討[J].教學改革,2012(9):159-160.
基金項目:
黑龍江科技大學教研項目《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工程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JY14-56);《構建工業工程專業“運籌技術”課程“三位一體”教學模式與實踐》(項目編號:JY14-60)。
作者簡介:鞠金艷(1982-),女,黑龍江哈爾濱人,講師,博士,從事工業工程方向教學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