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了解湖南省高校學報數字出版現狀,對湖南省高校學報的網站建設進行調查,分析網站建設比例、規模、特點。針對網站存在的特色不夠鮮明、內容不夠豐富、功能利用不足,缺少數字化產品和服務等問題,提出加強網站建設的建議,從重視網絡時效、培養相關人才等方面提高高校學報數字化出版水平。
關鍵詞:湖南省 高校學報 數字出版 網站建設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出版成為當前出版業發展關注的焦點。高校學報作為中國科技期刊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科研成果的傳播和科研人才的培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1,2],高校學報的數字化發展水平對中國科技期刊的整體發展有不可忽略的影響。中國科技期刊實現數字出版的途徑是通過自建網站實現生產數字化和管理數字化,或依托大型數據庫將已出版的期刊數字化,實現產品形態數字化和傳播數字化[3]。在數字化出版發展大潮中,高校學報也在不斷探尋由傳統的出版模式向數字化出版轉變的途徑,高校學報網站建設成為數字化出版的重要內容[4]。目前,高校學報網站建設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表現在網站數量不斷增加、內容日益豐富、功能不斷完善等,但是,與出版業迅速發展的數字化程度相比,高校學報網站建設仍處于落后狀態,存在特色不夠鮮明、內容不夠豐富、功能利用不足、缺少贏利模式等問題[5]。
湖南省共有高校82所,其中本科院校有32 所,高職高專院校有50所,由這些高校主辦的期刊共有70多種,主要集中在本科院校。為了了解湖南省高校學報的數字化出版現狀,本文作者以湖南省高校學報70余種期刊為研究對象,于2014年5月,通過“百度”和“Google”等搜索引擎,對這些期刊網站建設現狀進行了調查和分析。
1 湖南高校學報分類
本文針對湖南省高校73種期刊進行統計分析。由于各期刊的發展程度參差不齊,因此,為了更好地統計其網站建設情況,根據學報主辦單位的辦學層次對學報進行分類,見表1。可見,湖南省高校學報主要由本科院校主辦,“985”,211”及“一本”高校共11所,主辦了32種期刊。其中,21種為核心期刊。高職專科院校中辦刊的院校較少,而且這些學報中沒有一種是核心期刊。這一現象與高校學報的辦刊宗旨和辦刊作用相符,也與科研成果產出量主要集中在本科院校特別是重點本科院校的情況相一致。
2 湖南省高校學報網站建設情況
截止2014年5月,湖南省高校學報網站建設情況如表2所示。由表2可見,湖南省73種高校學報中有53種期刊共建立了26個網站,其中一半左右有自建主頁,可視為自建網站,另一部分網站由軟件開發商采用基本統一的模式建立。
3 分析
3.1 網站建設規模
從湖南省高校學報網站建設情況可以看出,湖南省高校學報中網站建設發展迅速,至2014年5月,已經有70%以上的學報建立了網站,特別是中央部屬高校(“985”、“211”院校)所辦的學報全部建立了較完備的網站。不論是自建網站還是由軟件開發商構建的網站,納入統計的網站均視為獨立網站。這些網站構建形式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一刊單獨上網、多刊聯合上網、在國內網絡出版商的網絡平臺上網(如CNKI協同出版的幾種學報)。多刊聯合上網的形式一般是由一個院校主辦的多個期刊放在同一個域名下,例如湖南大學期刊社、湖南科技大學期刊社、長沙理工大學期刊社等。總體來說,這些構建形式與中國科協期刊網站的構建形式相似。據中國科協科技期刊網站建設統計結果,2011 年,中國科協所屬1050種期刊中有732種期刊通過自建網站形式上網(不包括在CNKI、萬方、維普、臺灣華藝等期刊全文數據庫上網),占中國科協所屬期刊總數的69.7%[3]。2007年10月至2008年5月,湖北省高校科技的92種期刊中建立了期刊網站的有59種,約占總數的64%。2010年3月止,參與調查的廣東省87種科技學術期刊通過自建、共建網站、行業集成網或單位網頁實現期刊網絡化的共有66種,約占76%,自建網站中有17種期刊屬于高校學報,約占整個自建網站的65%[6]。通過對比可見,湖南省高校學報在網站建設與全國的科技期刊網站建設程度相當,網站建設比例在全國的高校學報網站建設程度差不多。
3.2 網站建設特點
①辦公自動化程度較高。目前,湖南省高校學報26個網站中有21家建立了遠程采編系統,實現了投稿、審稿辦公自動化。這些遠程采編系統主要購自勤云、馬格泰克、三才和知網(騰云)等軟件開發公司。這些軟件開發公司不但提供了遠程投稿系統,還在網站建設維護、網刊發布等方面為部分不能自行維護網站的學報提供了技術支撐。網站建設和遠程采編系統對實現稿件遠程處理、加快審稿周期、減少發表時滯等具有重要作用[7]。
②特色不夠鮮明。已建立的大多數網站特色不夠鮮明,特別是由采編系統的軟件開發商建設的網站,網頁風格比較一致,甚至打開網站基本就能判斷是由哪家軟件開發商建設的網站。這對軟件開發商來說,不失為一種宣傳效果,但是對學報而言,卻喪失了刊物特色,形成了千刊一面的效果。另外,大多數網站的欄目設置非常相似,主要包括通知公告、學報簡介、投稿指南、采編系統、過刊瀏覽、聯系方式、友情鏈接等基本欄目。個別網站內容相對簡單,缺少采編系統、過刊瀏覽等欄目。網站功能和欄目設置息息相關,欄目設置的相似性必然導致網站功能的相似性。內容的單一化、頁面的相似性以及功能的復制性這些特點都使得學報網站不能體現各自的特色。
③信息量不夠豐富。一方面體現在信息更新速度較慢。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當前是信息爆炸的時代。高校學術期刊發表的應該是最新的科研成果。顯然,從這個角度而言,高校學報網站更新沒有跟上時代的腳步,也沒有跟上最新科研成果的更新速度,甚至連高校學報本身的動態信息也沒有及時報道,無法讓作者讀者和專家了解學報的最新進展或者相關報道領域的最新動態,從而失去了對學報的強大宣傳作用以及引領學科成果前沿的作用。另一方面體現在開發獲取的內容不足。開放存取是不同于傳統學術傳播的一種全新機制,其對擴大學術傳播和期刊影響力的作用已不言而喻。2012年對CJCR的高校學報的開放存取出版模式調查結果顯示,通過自建網站和期刊編輯辦公管理系統實現可OA的學報為118種,占學報總數的38.2%[8]。在本次網站建設的調查中發現,湖南省高校學報中約有50%的學報實現了開放獲取,比全國CJCR的高校學報的OA比例略高。在學報網站中能下載全文,有的還提供了下載排行等信息。但是,也有部分學報的下載鏈接不可用,或者鏈接的是知網的收費下載界面。在這些實現了開放獲取的學報中,能下載的過刊數量不足,多大數學報只能查看近3~5年的期刊論文。而且,與目前國內的開放獲取相似,這些期刊的開放獲取大多是已有紙本期刊的數字化形式,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開放獲取期刊。盡管如此,作為相對于專業科技期刊而言發展較弱的高校學報,首先將紙本期刊轉化為數字化形式,無疑是實現數字出版的第一步。
④綜合服務功能不足。大部分學報網站功能單一,一些功能未能開發或利用。例如,沒有文獻擴展功能,缺少英文網站,缺少其他數字化產品和服務。雖然有一些網站建立了英文鏈接,但是內容很少,而且只是部分中文網頁的對譯,不能讓國外的讀者更好地了解學報,從而必然阻礙學報的國際化發展。一些網站提供了由軟件開發商附加的Email和Rss訂購服務,但是比例非常小。互聯網是一個無限擴展的領域,但是,通過瀏覽學報網站并未能體會到其豐富而強大的功能。
⑤盈利模式開發不足。目前,高校大多數科技期刊較少盈利或不盈利,這主要與高校學報以“學術效益、社會效益”為辦刊宗旨,以及辦刊規模、人才儲備等有關。在從傳統出版到數字化出版的轉型過程中,盈利模式仍然是不可回避的問題。總體上來說,我國目前科技期刊的數字化盈利模式單一,最常見的就是依托信息服務商,如國內的萬方、知網,國外的出版商Springer,Elsevier等對內容進行銷售[9]。根據上海科技期刊的數字化盈利模式調查發現,88.6%的期刊無數字化出版收入[10]。可見,數字化出版盈利能力整體不夠理想。湖南省高校學報的數字化盈利形式也主要是與信息服務商的合作模式。在網站建設調查中發現,網站和期刊內容都不涉及廣告及其他衍生服務,可見,高校學報數字化出版盈利模式還有待開發。
4 高校學報網站發展建議
4.1 突出網站特色,實時更新網站內容
高校學報在建立網站之初就應該找準自身的特色和定位。在設計上不但要色彩和諧、大方得體,具有較好的視覺效果,又要在整體上與紙質刊物相得益彰,體現刊物特色。布局和欄目設置不但要方便瀏覽,滿足絕大多數人的瀏覽習慣,而且要突出重點,對于重點欄目、特殊功能應凸顯個性。如果網站由軟件開發商提供建設和維護,也可以在整體布局或局部特色方面提出要求,以便突出網站特色,杜絕千刊一面的情況。
學報網站的維護是網站建設的重要內容。一個完善的網站的首要條件是內容齊全、有效。網站內容的豐富程度體現了學報網站建設的規模和整體水平。要提高期刊讀者和作者的關注度,網站的瀏覽量,必須做好維護管理工作,實時更新網站內容,豐富網站資源。
4.2 完善網站功能,借鑒有效盈利模式
目前,湖南省高校學報網站的基本功能都已經實現,普遍存在的是服務功能不足的問題,因此,下一步,學報網站建設要增強導航功能和檢索功能,要提供便利快捷的互動功能、下載服務等。在網頁上可以鏈接與行業相關的音頻、視頻,制作吸引讀者的導讀和標題,提供多元的信息服務。同時,學報要借鑒國內外科技期刊有效的盈利模式,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有效的盈利手段,嘗試開發網絡廣告和增值服務。除了和國內外的信息服務商合作外,拓展網上發行渠道,開發多種數字化發行模式,利用多種終端,給讀者提供多途徑閱讀、下載模式。
4.3 提高宣傳意識,培養綜合編輯人才
建立學報網站的目的之一是宣傳學報,擴大學報影響力,因此,學報編輯應樹立宣傳意識,在網站建設中注意實時更新學報動態、行業信息,增加信息量,強調實時溝通,給作者和讀者提供快捷的溝通服務。充分發揮學報網站的宣傳作用,抓住每一個宣傳學報機會,擴大學報的影響力。同時,在中文網站的基礎上,建立好英文網站,提高國際影響力。
在湖南省高校學報網站調查中發現,很多學報不注重網站檢索排名,在百度、Google等檢索引擎中,檢索排名靠后,檢索排名靠前的往往是萬方、知網等信息服務商提供的學報信息。這對學報網站的瀏覽量造成很大的不利影響。因此,高校學報要擴大網站知名度,首先要提高宣傳意識,增加檢索信息量和檢索指標,提高檢索排名。顯然,這對提高學報的影響力大有裨益。
高校學報網站的建立和發展對編輯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網站建設過程中,缺少具有網站維護能力、高級計算機應用能力的編輯成為提高網站建設瓶頸。大多是高校學報網站建設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與缺少相應的網絡人才息息相關。編輯人員在鉆研專業知識和編輯學的同時,要注意增強自身的網絡、多媒體技術的學習,增強期刊數字化出版研究,提高把握、整合信息的能力,具備基本的網站更新、維護的能力。一方面,有能力的編輯部可以引進專門的網絡技術人才,對網站進行維護和更新。另一方面,要注重培養懂出版、懂技術、懂市場、懂管理的綜合型人才,為數字出版的不斷發展儲備人才。
5 結論
高校學報擁有龐大的作者隊伍和讀者隊伍,具有廣闊的供方市場和需方市場,在高校學科建設、人才培養中做出了巨大貢獻,高校學報的發展不容忽視。期刊網站的建立是擴大期刊顯示度,提升期刊競爭力的有效途徑。目前,高校學報網站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普遍存在很多問題,在數字化發展的環境中,應努力從硬件和軟件各方面加強高校學報的數字化出版建設,提高宣傳意識,優化出版平臺,拓展出版發行方式,從而進一步提高高校學報辦刊水平和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陳淑嫻.高校學報的作用分析及科學定位[J].編輯學報,2006,
18(2):134-135.
[2]楊勇,新時期高校學報特征芻議[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0,
21(2):222-225.
[3]程維紅,任勝利,路文如,等.2007~2011年中國科協科技期刊網站建設進展[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23(4):519-525.
[4]林鎮海.高校學報數字化轉型探討[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23(3):472-475.
[5]孫憲民.加快數字化發展速度實現高校科技期刊跨越式發展[J].中國科技信息,2011(7):172-175.
[6]黃建軍,王景周.廣東省科技學術期刊網絡化現狀調查分析[J].暨南學報,2010(3):263-269.
[7]趙俊,李海亮,陳燦華,等.網絡出版平臺對高校學術性期刊發展的影響——以《中南大學學報》網站為例[J].科技與出版,2013(1):
51-55.
[8]劉怡辰,范雪梅,沈波.基于CJCR的高校學報開放存取出版模式調查與策略分析[J].編輯學報,2013,(1):67-69.
[9]劉允杰.論數字出版時代期刊的盈利模式[J].科技傳播,2009,(8):5-6.
[10]管興華,鄭芹珠,黃文華,等.上海市科技期刊數字化盈利模式現狀及對策[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3,24(5):858-861.
課題項目:本文為2012湖南省高校學報研究會課題,課題編號為:XB1209。
作者簡介:
趙俊(1978-),女,浙江義烏人,編輯,博士研究生,從事期刊編輯學研究,現就職于中南大學學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