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企業發展經驗證明,誠信經營是推動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石。一旦失去誠信,企業將寸步難行。本文對企業誠信的內容和重要性進行了簡析,并針對企業誠信缺失的幾種情況作了分析和論述,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誠信建設企業經營管理誠信缺失
一個企業存在的價值無外乎兩個,一方面是追求利潤最大化,另一方面就是滿足其社會責任。企業追求利潤毋庸多言,這是所有企業的生存底線。但目前很多企業在發展時都忽略了其社會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包括提供就業機會、資助社會公益事業、保護生態環境、支持社會保障體系等。企業只有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塑造良好企業形象,才能不斷發展壯大。
企業所體現的,不僅僅是人與物的關系,還有人與人的關系。企業的“企”字從會意字造字規則上看,拿掉“人”就變成了“止”。由于人總是帶著情感去工作的,其行為帶有很大的可變性,因此,企業員工的職業操守、職業規范、對企業的忠誠度,對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是至關重要。2008年,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被再次提上風口浪尖,三鹿事件帶給我們的啟示已不再是簡單的三聚氰胺問題,而是一個企業的誠信經營和長久發展問題。三鹿事件昭示著企業道德教育,特別是誠信教育的失敗。在國際貿易的發展過程中,沒有誠信就沒有市場機會。現代企業的發展告訴我們,誠信經營永遠是企業恒久發展的基石,沒有了誠信,企業將寸步難行。
1 企業的誠信缺失的主要表現
當前,我國正處于一個重要的社會轉型時期,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發展成熟以及市場經濟轉軌的加快,企業的誠信規模和形式也越來越多。當企業在誠信履行遇到困難時,就容易出現企業失信行為。整個社會對信用概念的缺失導致許多現代企業管理和經營遭遇尷尬。個人對銀行信用卡的惡意透支和對個人信用記錄的漠不關心導致整個社會的信用透支。目前,企業失信已數見不鮮,隨著失信行為的逐漸增多和失信范圍的不斷擴大,我國的市場經濟秩序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據有關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每年的合同履行率不到70%,個別地區甚至低于20%。總體來看,企業的誠信缺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1 商業信譽缺失 商業缺失主要表現在融資方面,一些企業在融資時不講誠信,不按時還貸,企業信譽較差。由于這些企業的誠信等級較低,缺乏融資誠信度,融資風險性較大,銀行出于自身經營考慮,往往不愿貸款給這些企業。目前,企業的商業往來較為頻繁,企業為了節約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常采用訂立合同的形式來規避商業風險,但這不僅沒有起到約束企業經營管理的作用,還造成了大量違約行為的出現。例如詩婷化妝品事件。
1.2 生產和質量信譽缺失 目前,一些企業在生產經營時,為了追求經濟利益,故意使用劣質原料,非法生產經營,缺乏有效的質量監管環節,造成產品質量低下,嚴重危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企業生產和質量信譽缺失的最明顯例子是三鹿事件,以及毒大米、地溝油、蘇丹紅的鴨蛋等食品安全事件,都是生產者不能嚴格按照操作規范生產行為,為達到某種效果而惡意添加各種化學物質和添加劑,導致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受到威脅。
1.3 財務狀況信譽缺失 企業財務信譽缺失是企業誠信缺失中的又一突出問題。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約有62%的企業曾經弄虛作假,虛報財務數據,偷逃稅款。有的企業甚至通過虛設分公司的形式,增開賬戶,以實現套利。財務信譽缺失還表現為企業有意或故意通過虛假財務信息欺騙銀行或投資方,以獲取資金支持,造成了資本的極大浪費。例如銀廣夏虛假財務報告欺騙中小股東事件,科龍事件等等。
1.4 管理者誠信缺失 隨著我國中小民營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其管理者的素質也不斷提升。但受其經營素質和管理水平的制約,管理者在管理時容易受到傳統管理模式的影響,造成管理效率低下,同時也損害了企業的誠信形象,不利于其未來的發展。
2 加強企業誠信建設,積極實現誠信經營,樹立良好企業形象
企業誠信建設是一項系統化工程,是樹立良好企業形象,穩定市場秩序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優勢,推動其持續穩定發展的戰略選擇。而要想進一步加強企業誠信建設,實現誠信經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2.1 實現企業信息透明化,增加失信成本 要想保證企業交往的誠信性,就必須逐步實現企業信息透明化,確保交易雙方信息發布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很多時候,造成企業失信的原因不是企業主體的失信,而是企業信息失靈,交易信息發布不及時。另外,交易雙方在訂立協議時,可以適當加大失信的成本,以有效杜絕失信行為的出現。
2.2 樹立企業全員誠信意識 企業管理者可以通過在企業內部創造良好誠信環境的方式,加強對企業員工誠信意識的培養,幫助他們養成誠信的行為習慣。企業可以定期開展主題誠信教育培訓,在企業內部樹立誠信氛圍,開展員工誠信管理,加強企業誠信建設,以樹立良好的誠實守信的企業信譽和形象。
2.3 健全企業誠信制度,完善誠信體系 對企業而言,加強誠信制度建設,建立一套系統完善的誠信體系對于企業發展而言意義重大。因此,企業必須通過各種有效手段,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高企業信用度,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一是統一產品生產質量標準,積極提升產品質量;二是優化售后服務,提升服務品質;三是在產品定價環節,應該依據市場實際標準,合理定價,以提高其價格優勢,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四是加強企業員工誠信教育,在企業內部逐漸形成誠信為本的風尚;五是企業應該重合同、守信用。在合同執行過程中只有堅持守信原則,并長期堅持下去,才能贏得交易對方的信賴,這時,信用就會轉化為信譽,為企業創品牌、創名牌打下堅實基礎。
3 加強企業誠信建設,提高企業的信譽度和美譽度
3.1 百年老字號講究誠信,換來長久穩健發展
云南白藥、片仔癀、美味齋、全聚德、胡慶余堂這樣的百年老店是國人的驕傲,也是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神奇”。“老字號”企業如何做才能經久不衰、久負盛名?原因就是誠信。誠信是企業的立身之本。不光是企業,做人也是。人沒有誠信,就不會有擔當。企業沒有誠信,就不會立業長久。信是做人的基礎,更是企業經營發展的重要前提。
3.2 國際貿易堅持誠信,道路會越走越寬
目前,國際貿易中高度重視誠信交易,為了避免不誠信的交易,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會對相應的國家給出信用評級,同時會對大的貿易集團給出相應的誠信報告。在國際貿易中,為了避免誠信缺失,常常用信用保險這個工具進行交易。企業要想擴大市場份額,就必須搶奪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同時開拓新的市場。但市場和新客戶的加入意味著風險的增加。如何在市場擴張的同時很好的控制風險?出口信用保險是不二的選擇。借助信保的免費資信調查業務,對銷售業務開拓期客戶進行首道關卡的防護,通過中信保資信調查判定是否可以與其進行業務合作。如果客戶曾因信譽問題列入“黑名單”,利潤如何豐厚堅決不與其發生業務,信譽評級較低的客戶只能進行預付款業務。所以,企業的信用誠信評級越好,貿易就越多,同樣付出的保費額度低,對方也愿意跟你做生意,利潤自然積累速度快速。
3.3 政府推進企業誠信建設,勢在必行
近期,全國各地正在著手建立企業誠信檔案。企業質量信用檔案和質量信用信息數據作為企業誠信檔案,以組織機構代碼為索引,以質量監管信息為基礎,以企業自主發布為補充,從企業基本信息、質量良好信用、質量不良信用、質量信用報告、質量信用評價等多個維度記錄并公布。企業信用缺失不僅嚴重損害消費者利益,危害企業自身發展,而且擾亂誠信經營的市場經濟秩序。公布質量失信企業及質量不合格的產品名單,是保障消費者知情權的有效途徑,消除企業不誠信的念頭,實現與相關社會信用信息無障礙的互聯、互通,使各類社會主體的信用狀況透明、可核查,讓失信行為無處藏身,從而推進整個社會的信用體系建設。
4 小結
綜上所述,對企業而言,誠信是其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而對市場而言,誠信是保證市場經濟正常發展運行的重要條件。因此,要想進一步創造和諧穩定的市場經濟環境,強化企業誠信意識,就必須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企業誠信機制,強化企業內部員工的誠信意識,從而有效地避免企業失信行為的出現。
參考文獻:
[1]鄧鳳香.我國企業經營誠信缺失的現狀及社會危害評析[J].經濟研究參考,2005(29).
[2]邵愛國,葉海玲,朱永新.誠信在超市經營管理中的價值與應用[J].商場現代化,2006(34).
[3]牛建宏.企業經營中的誠信與道德問題[J].天津市職工現代企業管理學院學報[J].2003(02).
[4]張寶華,魏巍.誠信經營 提高企業競爭力[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09(08).
[5]吳長春,王雅輝.中國企業經營誠信缺失及其思想道德建設治理[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3).
[6]董興水.誠信建設在塑造企業形象中的重要性[J].勝利油田黨校學報,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