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檔案是一個教育單位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對于學校的管理來說至關重要。 在這個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計算機科學日漸成熟,且講究高效率的社會,人工管理文件檔案的方式就顯得效率低、保密性差。本文從檔案管理的內容、作用等方面進行了分析,針對學生檔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了改善的意見、措施。
關鍵詞:檔案管理學生檔案問題措施
學生檔案是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生活和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的真實歷史記錄,它作為高校檔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會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高校對學生檔案的管理工作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切身利益,做好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高校總體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1 學生檔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1.1 管理體制不規范,管理人員隊伍薄弱
目前我國還未頒布相應的檔案管理法律法規,導致檔案管理單位不統一。有的高校學生檔案管理由就業指導中心負責,有的由學生處負責、有的由系部負責、有的由檔案部門負責。如某學院學生檔案管理由學生處管理學生事務的老師兼管,整個學院學生人數超過1萬人才配備一名兼管老師。隨著學院擴招,新生數量的不斷加大,學生檔案的管理工作也變的越來越復雜,原有的高校學生檔案管理人員已經不能滿足現有學生的需要,出現人手嚴重不足的現象。加之兼管老師幾乎未接受過任何檔案管理方面的專業培訓,缺乏檔案管理及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只能自己摸索,現學現用,管理人員隊伍相當薄弱。
1.2 管理技術落后,檔案存放散亂
現階段學生檔案主要以紙質檔案為主,并且檔案管理還是以傳統的手工操作為主,在這種管理技術嚴重落后的情況下,學生要想查看自身檔案,必須進行手動查找存放在檔案柜里的紙質檔案,不能進行信息網絡搜索。而且沒有專門的學生檔案室,檔案只能分散存放在各辦公室文柜里,存放較為散亂,不便于檔案的管理。管理方式實屬粗放式管理,沒能把學生檔案管理網絡化、科學化、現代化。隨著學校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檔案數量也不斷增加,原始的管理技術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代化高校的發展需要。盡管很多的高校都配備了計算機,但是并未真正實現學生檔案的信息化,僅僅是現代化的管理工具發生了變化,檔案的管理方式并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在這種形勢下,學生檔案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和現代化進程還需要很長的一段距離。
1.3 學生檔案內容單一
學校學生檔案內容只有固定的幾種:學生登記表、學生成績單、畢業生登記表、報到證存根、學生綜合測評、畢業生資格審查表、中學檔案。內容千篇一律,固定化、模式化,既不能反映學生的全貌,也不能突出學生的個性,僅僅是反映了學生的部分情況和表現。從用人單位的需求出發,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已經不僅僅注重學生的成績,還注重學生的各項基本素質,比如組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現有的學生檔案是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的。另外,學生檔案材料不全面,也不利于教師選拔學生干部和對學生進行管理,會直接影響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從學生入學到畢業,檔案材料幾乎沒有被開發利用過,在學生畢業時才從各個教學管理部門匆匆收集材料、匆匆裝入檔案。只有在畢業生擇業時才被用人單位調閱,檔案資源被閑置,沒能發揮更多的作用。檔案材料的不足,也使學生檔案無法反映學生素質的動態發展過程。
1.4 畢業生檔案轉遞機制不完善,轉遞方式多變,轉遞效率低
廣東省大部分高校2009年以前畢業生檔案是通過機要局轉遞到畢業生各生源地人事局、就業單位,2009、2010年通過廣東省就業指導中心委托第三方轉遞,2011年機要局不受理畢業生檔案轉遞,省就業指導中心只接收暫緩就業學生檔案,高校只能自行聯系郵局轉遞,由于全省各高校畢業生檔案整理郵寄格式多樣、各地人事局接收標準不統一,導致部分地區畢業生檔案被退回,只能重新按特定地區選定格式重新郵寄,導致轉遞工作十分緩慢。這樣多變的轉遞方式嚴重影響檔案轉遞工作,每年都要重新聯系不同的單位進行溝通,協商轉遞方案、轉遞費用等。不利于檔案轉遞后的查詢,容易造成檔案丟失。
1.5 學生檔案意識薄弱,大量檔案滯留學院
高校的檔案知識的宣傳不夠,學生檔案意識淡薄,保密意識差。許多學生對檔案的內容、作用、轉遞方式等一無所知,對自己的檔案漠不關心,認為有沒有檔案都無所謂,豈知到了需要用檔案的時候,才匆忙來到學院詢問、查找。每年都有中途退學、考試科目未通過、受紀律處分、參軍等不能正常畢業學生。其檔案無法寄出,學生又不過來學院取回,導致每年都有檔案積壓滯留,浪費學院檔案儲存空間。
2 改善措施
2.1 國家或省出臺相關檔案管理規范文件,明確檔案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方法
高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按國家相關文件要求制定適合自身管理法規和細則。如學校可以學生處為統籌,把檔案管理下放到各二級學院(系)學工辦。這樣做既順應學校的發展,大大增加檔案管理人員,充實檔案管理人員隊伍,又可加大學生紙質檔案的存儲空間,做到系部之間獨立按年級、專業班級存放檔案,不至于全校學生檔案混雜存放在某個部門的不同辦公室,造成混亂。定期邀請專家對檔案管理人員進行專題培訓,豐富檔案管理知識,提升檔案管理業務水平。
2.2 引進各種硬件、軟件管理設備,逐步實現學生檔案的信息化管理
學校應該重視學生檔案管理,加大資金投入,如購買或開發檔案管理系統、掃描儀等,實行檔案過機入庫,檔案檢索數字化、網絡化等。逐步實現學生檔案的信息化管理,運用現代化的手段管理學生檔案,將每個學生可以規范化的檔案材料錄入到學生檔案信息庫中,在建好基本信息的基礎上,隨時錄入學生的最新信息,并及時對錄入的信息進行維護和更新,確保信息數據完整、真實、準確。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可運用信息庫存,對學生的個人信息進行查詢、統計、服務。當用人單位來考查學生時,就可以及時為其提供或打印一份準確的畢業生個人信息資料。這樣不僅有利于檔案的規范化和科學管理,還有利于檔案信息的開發和利用。學生檔案的信息化管理也正是未來學生檔案管理工作的發展趨勢。
2.3 豐富檔案內容,及時歸檔
大學對一個人的發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前面提到的檔案下放到系部管理,有利于檔案材料的及時歸檔,學生材料一形成,即可裝入檔案,避免了學生畢業時才匆匆歸檔。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內容應盡可能的詳細可靠除了傳統的材料外,應增加能夠反映學生特色和時代特色的材料,諸如學生的大學生英語四、六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大學生心理測試成績,發明創造證書,能力、技能競賽證書,社會實踐活動材料、科技創新項目的合同、結題報告、學生創業實踐材料、誠信檔案材料、處分材料等。處分材料如實入檔可大大提高對學生的威懾力,對降低學生違規行為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更多更詳細的材料更能突出學生的特點,大大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
2.4 明確轉遞機制,提高轉遞效率
國家或省應該出臺相關文件,明確轉遞機制。統一、穩定的轉遞機制有利于提高檔案轉遞效率,利用現代化管理手段,把好檔案材料的保密、轉遞關有利于降低檔案丟失率。通過省就業指導中心進行的畢業生檔案轉遞方式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只要學院把整理好的畢業生檔案送到省就業指導中心,他就會當場掃描入庫準備轉遞到各地人事局或就業單位,現場把紙質回執給學校,學生可通過大學生就業在線網網上查詢到檔案去向,可謂省時省力。
2.5 加大檔案知識宣傳力度,增強學生檔案意識
學校要加大對學生檔案知識的宣傳力度,通過校報、廣播、校園網站、展覽、就業指導課等宣傳檔案的重要性。要讓學生知道學生檔案是干部人事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缺少檔案材料會對自己今后的發展不利,自覺增強檔案意識,配合做好學生檔案的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李東振.高等學校學生檔案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和決策[J].科教縱橫,2011(6):197.
[2]單小芳,葉志敏.高校學生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J].黑龍江檔案,2011(3):138.
[3]梁增智.高校學生檔案管理存在問題與應對措施[J].陜西檔案,2011(4).
[4]練紅珍.高校學生檔案管理工作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黑龍江檔案,2011(4):102-103.
作者簡介:羅文威(1985-),男,廣東廣州人,廣州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處學生管理科教師,學生處學生管理科干事,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