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前幾年經濟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經濟對環境污染的嚴重后果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阻力。國家提出可持續發展經濟,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會計學應該對可持續發展經濟的起到保駕護航作用。因此在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方面應發揮積極的作用。本文論述了建立可持續發展會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礎上,結合當前會計環境,提出建立可持續發展會計的原則方案。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會計方案
1 可持續發展經濟會計概述
1.1 可持續發展會計的定義。200多年的工業發展極大地提高了人類的物質生活水平,但是環境污染問題也日趨嚴重,生態環境的惡化已動搖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導致人們必須解決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問題。經濟學者從經濟角度出發,提出環境會計的觀點,開始建立環境會計體系。中國前幾年經濟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經濟對環境污染的嚴重后果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阻力。國家提出可持續發展經濟,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會計學應該對可持續發展經濟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因此在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方面應發揮積極的作用。我國也于21世紀初建立了中國會計學會環境會計委員會。環境會計可以理解為可持續發展會計,即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依據相關環境法律、法規,計量、記錄環境污染、環境防治、開發、利用的費用及成本,并對企業經營對環境的保護和開發的效益合理計量與報告,以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1.2 可持續發展會計的發展。可持續發展會計是在原有會計的基礎上,增添了對環境影響的核算。較全面的反映了企業的經營活動,同時對企業也起到了監督作用。在可持續發展會計中,對原有會計體系中缺乏對環境這個人類至關重要的因素的核算進行了補充,這些環境因素的使用和損害必須進入會計核算體系。環境因素在可持續發展會計中,有了價格,使企業的經營活動與環境保護結合起來,從而使企業發展不能以環境損害為代價,達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 可持續發展會計的可行性
我國經濟對環境的破壞達到了非常嚴重的狀況。很多地區的發展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霧霾天氣、水資源的破壞,使人們不能享受到經濟的發展的成果。目前的發展模式已經走到頭了。企業要想長期發展,必須適應環境隨著經濟的發展,實施可持續發展會計的必要性日益凸顯,實施的條件也已逐漸成熟,相關環境保護法規和文件為可持續發展會計實施提供實施的基礎,具備了實施的可能性。
①我國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為可持續發展會計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可持續發展戰略就是要求企業積極開展技術研究和技術開發,節能增效,做到低碳環保。在會計上,必須對企業的這種行為進行估算和計量,激勵企業進行國家要求的經濟行為。②資源社會化為可持續發展會計的建立創造了條件。自然資源市場已經逐步建立和健全。目前自然資源的所有者和提供者是國家和國家代表機構,需求方需要購買使用權,資源為有償使用,并通過拍賣等形式進行調控。環保法規和政策,要求企業必須考慮對環境的影響因素,這些為實行可持續發展會計創造了條件。③可持續發展會計制度得到了會計理論發展的支持。我國目前的會計制度已經同世界接軌。國外先進的理念和成熟的發展理論對我國是良好的借鑒。目前要做的是從理論到實務。可持續發展會計對象的價值的計量問題是前提和關鍵,當然起點是環境標準的確認。
3 可持續發展會計實施的政策建議
目前,我國對環保的重視程度有待加強,政府更多的考慮GDP和就業,當然這是必要的,但犧牲環境,是不可取的。需要加強科學研究。在可持續發展產業上多下工夫。
另外,信息披露存在缺陷,可持續發展會計應披露的環境信息如:環境成本、環境負債、環境成本和負債的確認與計量方面仍沒有完全的定論,需要加緊制定。
①要通過各種渠道和途徑使社會對環境問題更加關注。可持續發展會計是復雜的環境和社會問題,只有認識到無環境的發展是無前途的,才能使可持續發展會計得以實施。②環保部門必須有更強的執法力度。不能因為政府和企業發展而放棄環保要求。同時,可持續發展會計制度和準則的建立必須加快實施,將環保的內容考慮如何進入會計要素,并要求披露,使企業真正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和嚴肅性。同時,企業進行環保投資的收益要大于不進行環保投資進行的懲罰。③注意科學研究。加強跨學科的研究,在環境保護和會計理論研究方面架起一座橋梁,使可持續發展會計盡快得以實行,從而解決企業的實際,做到重視環保的企業有利可圖,不注重環保的企業無存身之所。同時在經濟發達地區開展局部和試點工作,做好基礎,爭取早日在全國全面鋪開,以免造成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動局面。
可持續發展會計雖然在我國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做的還很不夠,我們必須從立法和意識等方面加強教育,雖然環境污染的損害已經使人們對環境的認識程度增加了,但是由于知識的欠缺,還多數從道德層面等思考如何治理環境污染。從根本的立法解決問題,還未達成共識,必須使人們認識到,立法和經濟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從而可持續會計盡快在我國實行。
參考文獻:
[1]逯靖遠.可持續發展社會的市政規劃設計[J].城市建筑,2014,01.
[2]孫日梅.加強企業金融會計制度建設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J]. 中國外資,2014,03.
[3]郭立平,段德慶.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管理探索[J].經營管理者,2014,04.
[4]王樹春,王俊.可持續發展與我國技術績效改進的制度匹配[J].貴州社會科學,2014,01.
[5]周佳,祝合良.北京零售企業可持續發展評價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14,03.
作者簡介:張淑鴻(1969-),陜西商洛人,本科,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