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方文獻是黨校教學科研的重要信息源,是黨校為地方黨委、政府提供決策咨詢的重要依據,是黨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教育的重要史料。本文結合了地方文獻的特性和黨校工作的任務,論述了地方文獻在黨校工作中的作用。
關鍵詞:地方文獻黨校作用
1 地方文獻與黨校工作
1.1 地方文獻 地方文獻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國家文獻和歷史文獻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某一個地域文化發展的積淀和縮影,是某一地域的人類文化遺產。它記載著某一地域人類從事社會實踐、生產實踐和科學實踐的經驗和總結,是某一地域長期以來社會發展、歷史與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后人借助認識社會、改造自然界、獲得繼續發展的基本條件之一。地方文獻的內容反映了各地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理、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等情況,具有自己所獨有的地域性、史料性、多樣性、可信性。它是我們創造新文化、加快經濟發展、促進社會文化進步不可缺少的信息資源,是地方政府決策的可靠的文獻依據,具有“存史、資政、勵志”的重要作用。
1.2 黨校工作 黨校工作是以教學科研為中心,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按照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艱苦奮斗、執政為民的要求,尊重和研究干部成長規律和黨校教育規律,針對干部成長的特點和需求,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主課,培養忠誠于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德才兼備的黨員領導干部和理論干部?!吨袊伯a黨黨校工作條例》指出,黨校教學要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特別是市一級地方黨校,其工作的重心就是服務于當地經濟社會建設、服務于當地黨委政府、服務于當地各級干部。
1.3 地方文獻與黨校工作具有同一性 地方文獻與黨校工作都是直接或間接參與和服務地方社會、經濟、文化等各項事業建設;地方文獻與黨校的教學科研一樣都能反映當時社會發展狀況,反映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程度和質量;地方文獻與黨校作為黨委、政府的思想庫、智囊團作用一樣,都為當地黨委、政府決策提供有益的信息資源。
2 地方文獻在黨校工作中的作用
以筆者所在黨校為例,其工作目標就是把黨校建設成為“學習型、研究型、智囊型、熔爐型”“市州一流”的四型一流黨校。地方文獻在完成這一工作目標中無論是軟件支持還是硬件建設上都具有重要作用。
2.1 地方文獻在黨校圖書館建設中的作用 圖書館工作是黨校工作的一部分,所承擔的主要職責是為教學科研提供圖書文獻資料,特別是提供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有著參考、咨詢價值的文獻資料,其服務的對象是黨校教師和來校培訓的當地各級干部。圖書館的功能之一就是 “大力傳播地方文化之精要,使之自覺消除文化摩擦現象,走出文化變遷帶來的精神困境,防止地域文化出現冰凍或斷裂”,不重視地方文獻資料的收集和利用,就不是一個完善的圖書館,這對于黨校圖書館更是如此。黨校圖書館的功能和職責就決定了地方文獻資料在館藏建設中的重要性,地方文獻也就成為地方黨校圖書館建設特色館藏的重要標的。
2.2 地方文獻在黨校教學科研中的作用 地方文獻對于研究者開展學術研究,尤其是圍繞地方經濟文化、社會發展開展的學術研究具有獨特的作用,是得天獨厚的資源,也是黨校聯系社會的一個紐帶,是服務地方發展的一個突破口。①地方文獻是以形式豐富多樣、布局呈散發狀地存在于各個部門,而黨校教育是把工作各單位的黨員干部集中起來培訓,這就決定了地方文獻在黨校教學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的作用上尤顯重要。市級黨校教學是以指導實踐工作為主,圍繞著中央的重大戰略部署和地方黨委的中心工作確定相關專題。以筆者所在黨校為例,學校教學的總體要求是:切實落實中央“大規模培訓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質”的有關精神,始終圍繞市委、市政府建設“現代常德、幸福家園”的工作大局,做好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黨校教育培訓,尤其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以人為本,按需施教,激發干部學習的內在動力和潛能,增強干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需要黨校教師注意同地方的聯系,了解地方情況,而地方文獻恰恰是一個非常好的資源平臺,它有助于黨校教育培訓因地制宜,確實提高學員勝任本職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識和領導能力。②地方文獻提供了科研、決策的依據。黨校是黨委、政府決策思想庫、智囊團,其科研工作必須要“急黨委、政府之所急,想黨委、政府之所想”,始終以“為黨委和政府的決策服務”為目的的科研方向,緊貼市委和市政府的工作大局、緊貼鄉鎮和企事業單位的現實需要。散布在各類各級部門、單位的文獻資料,它們記載、反映著各級政府、各個單位工作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規劃設想,這無疑是進行調查研究最好的第一手資料。地方政府在考慮當地的發展、改革創新時,一般會注意到當地的歷史和現狀,地方文獻資料就是承載當地的歷史和現狀信息的重要載體。這就要求作為智囊的黨校教師必需對地方文獻進行釋讀,從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全面系統地跟蹤調研,為決策部門提出可行性信息。
2.3 地方文獻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教育中的作用 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教育是黨校干部教育的必修課。地方文獻中記載著一地區富饒的資源,燦爛的文化,杰出的人物,重要的歷史事件。這些資料真實、生動、具體,極具感染力和說服力,是對學員進行愛國主義、繼承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教材。為了使廣大干部特別是中青年領導干部牢記中國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堅持發揚革命的優良傳統,常德市委黨校先后組織學員參觀漢壽的帥孟奇紀念館、臨澧的林伯渠故居,赴毛澤東故居、劉少奇故居,上井岡。所到之處,地方文獻資料無不是圖文并茂地生動的述說著歷史、展示著革命先輩光榮的革命傳統。在嚴酷的戰爭年代、在艱苦的生活之中、在生與死、公與私的斗爭面前,革命先輩表現了極大的奉獻精神和犧牲精神。讓學員們深深感到中國革命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體會中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所經歷的艱苦卓絕的斗爭。細細品味著一篇篇革命先輩們的文字、一幅幅革命場景的圖片,能使學員們更加充分地認識到艱苦奮斗既是我們必須大力弘揚的工作作風,又是我們必須大力弘揚的思想作風,是共產黨人應有的政治品質。
3 如何更有效發揮地方文獻對黨校圖書館建設的重要作用
目前來看,地方文獻的開發利用程度很低,對于黨校圖書館的建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十分有限。基于這種情況,今后地方文獻開發利用,要著重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3.1 首先,黨校圖書館要確定合適的地方文獻資源收集范圍。黨校是黨員干部學習培訓的主要地方,其讀者也是以各級黨員干部為主。這些讀者對圖書館圖書的內容要求比較高,要求黨校圖書館的圖書信息具備較高層次的政治性,緊密結合時代進步的時代性,邏輯嚴謹論證有力的理論性,此外還需要有一定的地方特色的地方性。這就需要對地方的各類文獻加以歸類整理,確定合適的地方文獻收集范圍,有目標,有重點地將合適的地方文獻收入黨校圖書館,以滿足黨員干部的學習閱讀需要。
3.2 加強重視,疏通渠道,尋求支持黨校的領導要重視地方文獻資源的建設,加強溝通,積極爭取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支持。保存地方文獻不僅僅是圖書館的責任,而且是政府的責任、社會的責任。要把征集地方文獻工作變成一種政府行為、社會行為,黨校圖書館應主動與有關部門溝通協調,積極與市、縣(區) 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宣傳部、地方志辦、黨史辦、政策研究室、政協文史委、新聞出版等單位建立橫向聯系,拓寬信息搜集面,建立收集渠道。
3.3 地方文獻的管理、開發利用工作提高圖書館員的知識水平和文獻開發能力,大力開發地方文獻信息資源。根據黨校教學和科研的需要,對地方文獻進行深層次的加工,以利于發揮地方文獻對教學科研的作用。圖書館要經常做好宣傳、揭示館藏地方文獻的工作,使讀者了解本館所收藏的地方文獻情況。編制一些綜合性、參考性的文摘、綜述、題錄等二三次文獻或專題研究報告等,在努力為前來查閱地方文獻的讀者提供服務的同時,主動地、有針對性地為本校教師的教學科研服務,充分滿足讀者對地方文獻的需求。
4 結束語
總之,地方文獻不僅反映著某一地方的各類信息,還承載著“存史、資政、勵志”的重要作用;黨校工作不僅承擔著教學科研的任務,還是地方黨委、政府的思想庫、智囊團。因此,合理開發利用地方文獻不僅有利于黨校教學、科研,更有利于黨校發揮黨委、政府思想庫、智囊團的作用,為地方經濟社會的建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唐艷明.地方文化講壇與大學生素質提升[N].光明日報,2012第13期.
[2]肖桂全.革命傳統教育應列為黨校教育的主要內容[J].求實,1991第2期.
[3]安秀榮.淺談黨校系統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J].攀登,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