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計算機和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給人們開辟了一條嶄新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之路。但人們在享受網絡這把“雙刃劍”給大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不得不面對它帶來的負面影響。本文從未成年人接觸網絡出發,分析了網絡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的影響,對未成年人提出了一些忠告,并對社會、學校、教師等提出了一些建議和防范補救措施。
關鍵詞:網絡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網絡突飛猛進的發展,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但事實上網絡就好比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是一本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有利于我們求知、素質培養;另一方面它又是一個新的傷害源,使用不當會給人們帶來極大的傷害。由于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他們求知欲強,自制能力弱,再加上網上的負面信息唾手可得,這就造成他們易被那些負面信息所影響,其中,網絡游戲已成為部分中學生荒廢學業,逃避現實,畸形生活,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罪魁禍首。那么網絡環境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有哪些影響呢?我們該如何防范和引導呢?一兩年來,我和同事采取了多種方法來探討網絡環境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影響,并提出了一些建議和對策。
1 網絡對未成年人的積極影響
網絡世界是個信息極其豐富的百科全書式的世界,未成年人可以通過網絡獲取各種各樣的信息,了解世界,擴大知識面。具體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①有利于未成年人開闊視野,提高綜合素質。網絡,是知識的海洋,取之不盡、用之不完,未成年人正確地使用網絡,遨游在網絡的天空,就可以汲取知識的豐富營養,了解國內外大事,學習掌握好的學習方法。網絡使世界變得很小,鼠標一點,就可以到任何一個可以去的地方,可以與遠在天涯的人交流探討,可以向不認識的師長請教,也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互相切磋,充實自我,提高素養。②提供了求知學習的新渠道。由于網絡的方便快捷,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學習者可以通過網絡學到在校大學生學習的所有課程,并修滿學分。這對于處在應試教育體制下的未成年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最好的解脫,它不但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發展,而且有利于家庭乃至于社會的穩定。③有助于對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教育者可以以網友的身份和未成年人在網上“毫無顧忌”地進行真實心態的平等交流,這樣可以摸清、摸準未成年人的思想,并開展正面引導和全方位溝通,還可以為未成年人提供“全天候”的思想引導和教育。從而可以做到及時化解矛盾,調動積極性,激發創造力的作用。
2 網絡對未成年人的消極影響
網絡在未成年人眼中成了“萬花筒”,讓他們津津樂道,向往神迷,但任何事物都有正反面,未成年人在享受著網絡帶來的好處的同時,它的負面作用也隨即而至。具體體現在下面幾點:①激化了未成年人對網絡的沉溺性。電腦的學習從娃娃抓起,所以電腦課的教學已納入中小學課程之中,這使得大部分未成年人都會電腦。但網絡是開放的、自由的,而且使用是方便的,使得未成年人可以隨時隨地訪問互聯網,使他們常常在網上流連忘返,無限制地使用網絡。部分未成年人沉迷于網絡,并非為了學習,而是迷戀于成人電影、黃色笑話、黑色幽默、成人游戲等等。這些黃色毒品嚴重損害了青少年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到最后他很可能會走上犯罪的道路。②毒害了未成年人幼稚的心靈。網絡的豐富多彩,對易于接受新事物的未成年人來說有無限的吸引力,從而導致未成年人對網絡的極度迷戀,不能很好地實現其在現實社會和網絡社會這樣兩個不同世界中的角色和行動協調問題,從而導致各種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礙。未成年人容易完全沉浸到虛擬化的網絡生活中不能自拔,出現對網絡的過分依賴,即“網絡上癮癥”。由于終日與多媒體畫面打交道,而不是與現實本身進行交流,同他人的社會交往程度也被大大地削弱了,同家庭成員之間、鄰里之間以及同學之間的感情聯系開始變得冷漠、生活的情趣淡化,內心枯燥,慢慢失去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力和參與感,出現“網絡孤獨癥”。長此下去就等于毀了這些未成年人的前程。③弱化了未成年人道德意識,導致未成年人不道德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增多。針對未成年人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他們很容易被網絡這個花花世界所吸引。由于網上的信息良莠不齊,加上缺乏有效的監管,使得網上色情、暴利、邪教或反動的信息大行其道,未成年人是非判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選擇能力還不足以抵御這些不良信息的負面影響,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不良信息的“污染”對象。
3 針對網絡的消極影響所采取的對策
網絡介入未成年人生活猶如一柄雙刃劍,它既能給人以管理知識和處理信息的便捷,又不可避免地帶來負面影響。那么面對這些負面的和消極的影響,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如何克服這些不良影響和消極因素呢?我們應該采取什么對策,以適應信息社會發展的需求,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呢?
①注重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處于網絡時代,不讓未成年人接觸網絡是不現實的,而且網絡也是現代人賴以生存的環境之一。我們要教育孩子,網絡要適可而用,在生活中,既不用產生恐懼心理,也不能讓網絡牽著鼻子走。同時我們要抓住未成年人正處于身心發展可塑性強的重要階段,采取個別心理輔導和集體心理輔導相結合的方法,注重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有效預防網絡犯罪。②引導未成年人正確識別不良的網絡信息。網絡可以說是一個大雜缸,什么樣的信息都有,這就要求我們教育未成年人遠離那些對成長不利的黃色、不健康信息以及低級趣味的網上游戲。對未成年人進行理想、道德、紀律、法制教育,提高他們對真善美和假惡丑的辨別力,同時還要增強未成年人的自制力,培養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學會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為,讓電腦和網絡在他們成長中發揮積極作用。我們向學生征集并推薦適合未成年人瀏覽的健康網站,并且還可開展以“青少年上網利弊談”辯論賽的形式向未成年人剖析網絡的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以增強未成年人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覺抵制不良網絡信息的侵蝕。③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能豐富未成年人的課余生活,增加學識,陶冶情操,提升品位。學校可組建學生創業、廣播站、團刊、籃球隊、乒乓球隊、珠算隊、文學社、英語口語、普通話、計算機操作等學生社團,開展涉及語文、英語、舞蹈、美術、書法、珠算、體育等學科的技能節、科技節、藝術節,并鼓勵參加省、市、區等各級各類競賽活動。這樣可將創業引入到校園生活中,未成年人可提早體會創業的經驗,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而且又將未成年人的視線從網絡上轉移開。④開展網絡操作大賽。通過舉辦網絡操作大賽,培植未成年人讀取、處理和創造信息的能力,以獲取適應網絡時代所需的創新意識、探索精神和動手能力,奠定終身學習和未來發展的基礎。比如我們可通過舉辦“計算機文字錄入、WORD操作、FLASH制作、網頁設計、互聯網應用”等大賽,讓學生好好地使用電腦,學有所用,而不僅僅是玩電腦。⑤開辟適合未成年人的網站。我們要開辟更多的為未成年人所喜愛的網站,如:網上論壇、網上信箱、網上聊天室、網上留言板、網上投稿、網上優秀電影等;而且我們也要向未成年人推薦一些優秀網站。⑥網絡教育應注重學校、家庭、社會三合一。人的成長離不開一定的環境,學校、家庭、社會環境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形成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們要建立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形成合力,真正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以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我們只要充分認識網絡的負面影響,積極投入,正確引導,采取積極措施,牢牢把握住教育的主協權,爭取防患于未然,使這種負面影響降到盡可能低的程度。這樣,未成年人就能在網絡時代里健康地成長,享受其樂趣。
4 結束語
不可否認,網絡環境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達到娛樂、放松,促進學習、交友等作用。但網絡環境那種虛擬、為所欲為、不受約束的自由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是不利的。所以我覺得網絡是一塊戰略高地,作為新時期下的教育工作者,我們只有搶先占領這塊高地,興其利,去其弊,使網絡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強大的戰略基地,讓網絡為素質教育服務,孩子們才有明天,網絡才有未來。同學們,千萬不要被網絡打敗,我們要學會駕馭網絡,讓豐富多彩的網絡世界充實自己,使自己成為當代社會有用的接班人。同時,我也呼吁全社會,應出臺有關網絡安全和網絡道德方面的法律法規,明確各種網絡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責任,以及網絡道德的基本原則,構建和規范網絡倫理,為未成年人進入網絡社會創造一個良好的道德環境。
參考文獻:
[1]中國基礎教育網.中小學網絡教育的現狀與思考.2001年6月.
[2]顏世富.信息時代與心理調節[M].2001年9月.
[3]史秋衡.網絡狂飆,賽伯化學堂——網絡與教育[M].2000年9月.
[4]陶龍澤.青少年學生網絡成癮的心理學研究[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4).
作者簡介:蔣夏芳(1972-),女,浙江臺州三門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