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任何圖書館都不能回避館藏文獻的滯架和拒借問題,本文分析了拒借和滯架文獻的成因,結合館藏建設的導向問題,研究了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館藏文獻 滯架率和拒借率 導向 對策
典藏數量的多少是評價圖書館模大小的基本標準。傳統圖書館因服務對象的局限性造成的顯著弊端就是重藏輕用。而現代圖書館在考慮典藏數量和典藏結構的同時,必須將典藏文獻的利用率作為圖書館的一個重要評價指標。
我院圖書館伴隨著我院從??频奖究频淖阚E而發展,館藏年限最長的也不超過30年,專升本后每年新書增長率在20%以上。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對館藏存在的意見,主要表現為:一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知識的更新速度加快,進而縮短了文獻老化周期。二是藏館建設存在較強的主觀性,只是簡單地從文獻本身價值對入藏意向進行確定,很少考慮讀者的實際需求,為了確保學生人均圖書數量達相應的考核標準,甚至將一些不用或者多余的教材,通過幾十甚至上百冊的復本轉入圖書館。三是學生對圖書館藏書的組織管理不滿意,認為太過專業化,缺少直觀性和便利性,不如書店直觀和方便。四是圖書館對藏書的隱性拒借缺乏必要的了解。實行開架借閱自主借還后讀者與服務人員交流減少,一些熱門圖書長期供不應求,圖書館卻無從知曉。流通統計中拒借率下降的表象掩蓋了隱性拒借現象增加的這一事實。五是管理人員放松了推薦指導工作,導致學生對館藏了解不夠。六是按現行分類方法新書上架后,新舊混雜,因整架不及時而出現錯放亂架,讀者有時很難找到一本自己在檢索機上顯示在庫的圖書。
在調查中,還發現,希望圖書館出借期刊雜志的占40%,這是學生對圖書館增加服務項目的迫切希望,對于我館來說,由于期刊都是一種一期一冊,歷來無副本,所以按照規定一概不外借。對于期刊來說,時效性強是蘊含信息的特點,如何使期刊充分發揮作用,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讀者的需求,進而徹底緩解文獻的拒借問題,也是諸多圖書館都需要解決的一個共同矛盾。
1 堅持與時俱進的館藏建設導向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
身處信息時代,絕大多數學生對課外閱讀都有比較明確認識和目的,為適應步入社會后的職場競爭,在校期間廣大學生都希望能夠擴大知識面,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因而對圖書館的依賴性整體較強,現代高校圖書館的藏書建設一直側重于教學和科研,按學校的專業學科門類或教學計劃組織的教學和科研參考書來采訪圖書,以學科建設為導向、以圖書館為中心的采訪意識較強,這一取向在985和211這些研究型或研究教學型高校中是無可厚非的,而在如我院般的地方性二本院校則有好高騖遠之嫌,確有值得商榷之處。沒有體現“讀者至上”的原則。因而學生十分不滿目前的藏館內容和結構,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不少文獻長期滯架,而另一些文獻又存在較高的“拒借率”?,F代圖書館館藏建設應以“讀者素質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為導向,以學生需求為中心,對館藏進行科學合理地組織,進一步滿足讀者的需要。
培養科學文化素養是素質全面發展的關鍵,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不斷涌現出新的學科和新的專業,對于掌握知識的綜合程度,許多職業對從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科學生相應缺少人文社會科學的陶冶,文科學生相應缺少自然科學知識的補充。大學生在閱讀方向上已跨越了學科專業的狹窄人為界定,逐步朝著綜合性信息方向發展,迫切需要豐富的文獻信息,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創新能力。為此,在綜合性、應用性、技能性方面對圖書收藏提出要求。對于高校圖書館來說,改變注重采訪專業學科文獻和專業參考書的作法,“厚基礎,寬口徑,重能力”的培養模式要求高校以綜合科學知識結構為基礎來指導藏書建設。
2 解決館藏文獻滯架和拒借率高的對策
2.1 當務之急的果斷措施
針對部分內容陳舊,滯架時間長而流通率極低的圖書,出于考慮文獻總藏量和人均量不足,圖書館評估之需要而又不能及時剔舊的現實問題,較為合理的解決方法是建立保留圖書借閱區,將這部分圖書從現有圖書借閱區中提取出來,在圖書扉頁等某一個固定部分加以明顯標記,以區別于其他藏書,同時再修改數據庫中的典藏地,按現在使用的分類方法集中存放于新建的保留圖書借閱區,在保留圖書借閱區實行大密度排架的做法,以減少對庫容的利用。
針對殘破下架待修而導致的檢索系統上顯示在庫而實際位置又找不到圖書的顯性拒借,安排專人負責及時修復,爭取當日下架當日上架;對于因日常管理不善出現的錯架現象造成的顯性拒借,必須加強日常管理,做到“日日小整,定期大整”。人手不夠時,可以由領導安排其他部門協助完成,簡單認為這只是流通部門的工作的觀點是片面的。
對于建館以來由于被盜、搬遷等管理不善原因造成的檢索系統上顯示在庫而在實際位置又找不到圖書的顯性拒借問題,必須進行一次徹底的實物盤點,查清庫存底數,對比賬實,對虧庫部分徹底注銷,減少賬存,作到賬實相符。
2.2 中長期措施
2.2.1 研究讀者需求信息,確立需求導向。只有深入了解讀者需求信息,才能增強采訪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減少盲目性,從而達到降低文獻的滯架和拒借現象。建立相對穩定的采訪信息員隊伍,改變單純依靠圖書館采訪人員和高校專家學者骨干教師的簡單片面做法,招聘一些責任心強的學生采訪信息員,采取一定的鼓勵措施以提高學生信息員的參與積極性,賦予學生信息員一定數量的采訪書目。對讀者的閱讀心理、閱讀目的,閱讀興趣、閱讀傾向要開展針對性的調研,有的放矢地組織館藏,特別要做好“熱門”文獻的及時增補和更新,以免產生需供脫節的矛盾。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館藏文獻的實用性和有效性,但也不能一味迎合讀者追求閱讀“熱點”的態度,做到趣味性、藝術性、高雅性的有機結合,注重整個讀者群體的需要。
2.2.2 有機分配購書費用,合理構建典藏結構。我國教育經費占GDP的比重多年一直徘徊在4%,因國家教育支出偏低而導致的經費緊張是每個院校圖書館都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教育部規定每個高校在校生的人均圖書擁有量為80冊,這與發達國家的標準又有較大的差距,讀者需要的滿足程度既取決于一定的藏書量,更取決于藏書所含信息的價值量,取決于文獻的實用價值。采訪人員只有嚴格審核擬購文獻的適用對象及其包含的有效信息量,購置讀者急需且有效信息含量高、利用率高的文獻。
合理的館藏結構是網絡時代館藏建設必須堅持的一個基本點,結合學科性質、藏書級別、載體形式等方面的研究,本著“夠用為度”的原則確定紙質文獻和電子虛擬資源的比例,探索出一條適合自身的實體館藏與虛擬館藏相結合的道路。實體館藏應以素質類、科普知識類、專業技能及大眾娛樂類文獻為主??紤]到師生讀者比例和需要文獻層次、自我文獻保障能力等因素特點,紙質印本文獻資源仍將是今后一個可以預見的時間階段內的采購重點。電子虛擬館藏資源以保障教學和科研人員檢索、研究為主,注重所含信息的學術性、權威性,時效性。
2.2.3 讀者導讀工作制度化,宣講揭示館藏常態化。酒香亦怕巷子深,養在深閨人難識。館藏文獻的揭示、宣傳要做到及時、深入??梢酝ㄟ^校園網、讀者協會等渠道開展諸如:開辟圖書評論、新書報道、讀書心得,讀書演講比賽和辯論賽,讀書明星評選等形式的宣傳。在借閱工作區的日常服務中要加強巡視輔導力量,發揚口頭推薦的優良傳統,由等待服務變主動服務,積極且有針對性地對讀者加以啟發式指導和引導。采取對藏書的組織管理開設講座等多方式的宣傳和指導,于文獻檢索課程中增設有關藏書組織管理的內容。結合入館教育,開展對新生臨場講解指導活動,以增加切身體驗。開設新書架對新采訪圖書設置一定的展示期。通過各種措施使讀者了解、熟悉圖書館藏書的組織管理形式,能夠快速、準確地找到所需文獻。改變傳統的期刊管理做法。
2.2.4 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采編隊伍。采編人員要樹立“讀者至上”的理念,想讀者之所想,急讀者之所急。對讀者需求信息加以持續性關注,搜集,整理,成為一個有心人。采訪人員還應具有超前意識和敏銳頭腦,關注經濟社會、科學文化的發展,科學預測圖書采訪趨勢和熱點,確保采訪工作走在讀者借閱熱點前列。
參考文獻:
[1]范文虎.提高高校圖書館利用率的對策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35).
[2]陳利平.告知圖書館利用率低的問題與對策[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1(12).
[3]趙潔高.提高地方本科院校圖書館利用率的有效路徑[J].宿州學院學報,2010(09).
[4]郝建南.基于需求導向的高職院校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以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為例[J].情報探索,2012(01).
作者簡介:
高春奎(1966-),男,河北遵化人,大學本科,經濟學學士,副研究館員,現供職于唐山學院圖書館,主要研究方向:圖書流通及服務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