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在,隨著社會進步和社會生活發生的深刻變化,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任務、途徑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有的教育觀念已遠遠不能適應這種新形勢的發展,輔導員必須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束縛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日常管理工作從三個方面談一下新時期輔導員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關鍵詞:輔導員 思政教育 道德修養
1 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政治理論水平,夯實思想教育基礎
作為輔導員老師,自己的日常工作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工作上千頭萬緒,所以在課后如果不堅持自我充電,就很難了解現時期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很難融入大學生這個群體,只有自己不斷重視道德修養和業務素質的提高,樹立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用強烈的責任心和奉獻精神,刻苦鉆研本職業務,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與管理水平,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保證自己思想教育的順利開展。要做一名合格的輔導員,就要不斷學習黨的理論知識,領悟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履行輔導員的工作職責,加強專業理論知識學習,時刻以一名優秀輔導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提高對做一名思想政治輔導員的理解和認識,達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的要求。要積極參加輔導員崗前培訓和專業培訓,通過學習,才能真切感受到了作為一名輔導員所承載的光榮使命;通過學習,才能真正認識到輔導員工作不僅是一份光榮的職業,更是一項崇高的事業;通過學習,才能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開拓思路、堅定信心、明確責任。為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牢思想基礎,從而保證自己教育的工作質量與效果。
2 對學生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進行創新,保證學生的健康發展
在日常工作中,輔導員老師要始終堅持貫徹 “生本”思想,即:“一切以學生為本、一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一切服務于學生,一切為了學生。”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學生的心里去,做到想學生之所想,務學生之所需,急學生之所急。從新生入校開始,我堅持和學生一起同吃同住,陪大家一起進行軍訓,深入到宿舍了解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對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困惑及時做出解答,從生活、學習細節抓起,全面關心學生的成長,上好學生步入大學校園的第一堂課,努力做學生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進一步提高思想教育的感染力、影響力和實際效能。
結合教育部關于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在深入學習領會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科學發展觀等科學理論,武裝自己,教育學生,使每個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同時,老師在學生教育方式上也應該認真思考、勇于創新:既注重灌輸,又注意引導,盡可能使得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實際效果,努力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使學生易于貼近、易于接受,避免空洞說教,破壞了師生關系的和諧。與學生的關系努力促成亦師亦友,教學相長的良好局面。
為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老師要堅持利用業余時間不斷進行理論研究,撰寫工作筆記,努力做到既懂得管理規律,又懂得教育規律,工作中能夠做到服務和服從于育人這一根本目標,創造性地做好管理工作,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3 對日常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建立學生管理體系
3.1 建立學生的電子檔案 從新生入校那天起,首先要了解班級學生的信息,為學生建立基礎學籍檔案,包括個人基礎信息、家庭信息等,通過詳細的信息聯絡網,及時準確地了解學生信息,建立與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系。在學生教育過程中,和學生家長保持信息暢通,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日常生活、學習動態,這樣既能形成家校共管的有利局面,還能讓在日常管理中針對各個同學的不同性格因材施教,做到事半功倍。這樣有助于借助同學們的愛好培養他們的特長,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享受快樂。以便于讓他們在校打下扎實的基本功,以應對將來社會的考驗與挑戰。
3.2 做好課堂、寢室的日常管理 老師平時努力做到事事以身作則,處處起模范帶頭作用,在本職崗位上始終做到對學生服務至上,對于學生的困難有求必應。半夜三更送生病學生到醫院,主動承擔學生治療費用等是經常發生的事。此外我堅持每天深入學生宿舍,早晨叫學生起床,晚上就有重點有計劃的找學生個別談心、談話,及時了解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學習和生活情況等,解決學生存在的實際問題。
我每天堅持一次查就寢、查衛生、查安全隱患的行之有效的三查制度,并建立寢室衛生、晚歸寢登記本,根據每周檢查情況予以通報,在學院評選“十佳宿舍”的活動中,我班級多個宿舍獲此殊榮。
輔導員還要把維護學生穩定融入到大量深入細致的日常工作中,并善于結合形勢及時組織學生以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教育活動。比如每學期開學之初,我會及時聯系每一位學生準時返校,而在每個學期之末,會挨個給學生家長打電話匯報學生的在校情況,落實學生已經平安到家情況。在校期間,我會定期召開主題班會,讓學生在主題班會中切實學到處驚不亂的安全自救常識,同時讓安全憂患意識深入每個同學的心中;讓學生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從入學開始就做好自己的人生職業規劃,寫好職業規劃書,并在以后的四年學習中堅持自我督促、自我檢查與修改;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戀愛觀,正確處理學習與戀愛之間的關系;在相關專業老師的協助下讓學生自己組織大學生創業大賽,經過大賽的準備與歷練,開闊了學生的學習新視野,從讀死書到讀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在大賽的啟發下,很多家庭困難的同學開拓新思維,努力嘗試各個行業的社會實踐,很多同學還利用課余時間自我創業,據一些學生反饋,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很多同學都不再向家里索要生活費,完全可以靠自己的業余參加社會實踐完成生活上的自給自足;鼓勵學生及創造條件讓學生參加全國性的大學生專業技能競賽,通過各項賽事檢驗大家對課堂知識的掌握程度與應用能力。在我的教育與管理下,我所帶三百多名學生自入校以來沒有發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治安事件和嚴重違紀事件。更可喜的是有四名學生在我的幫助與輔導下順利考上了重點大學碩士研究生。在一些大學生專業技能大賽上,有2名同學獲省級一等獎,1名省級二等獎,1名省級三等獎的佳績。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回首往昔,有學生的成績相伴,再苦再累心里卻滿溢著欣慰。
3.3 關心學生實際問題,重視學生心理健康 走進學生心里,關心學生是做好學生工作的重要條件,在日常跟班聽課過程中,我發現有個別學生上課精神不集中,經常開小差,學習效率差。具體問題具體對待,通過課下私訪、談心,找出這些心理存在問題的學生,與任課老師溝通,幫助學生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努力構建學校、家庭、學生三方共同關注體系。班級中有很多學生存在學習習慣不好、自覺性不高、自律性不強、學習目標不明確,迷戀上網等個人問題,我便通過這三方的共同關注共同努力的方式,幫他們樹立學習的目標、建立學習的信心,消除其心理障礙,成績都有了很大提高。
4 創新學生就業的新思路,保證學生就好業
學生的就業問題是關系學生、學校、學生家長以及社會的重大問題。在全社會都在關注大學生就業的大環境下,大學生的就業仍然不容樂觀。為了讓學生好就業和就好業,我發動一切可以發動的關系,上至學校相關部門,下至自己的親戚朋友、同事、相關學生的家長和往屆畢業生。通過自己上門推銷專業與學生,建立校企合作單位,聯系企事單位舉辦中小型招聘會等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徑與方式,讓自己的學生在學好文化知識的同時也找到令自己和家長都滿意的工作。在回顧過去走過的路,我總結自己為學生找工作的體會就是以“五心”換“五個滿意”。“五心”,即熱心、愛心、細心、誠心、責任心。這樣,才能換回“五滿意”:學生找到滿意工作;家長滿意;用人單位招到滿意的員工;學校就業率高,影響擴大;自己滿足,生活充實。
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在于實踐,在于對實踐的總結和探索。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不斷升華,這就是當代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基本規律。這一規律要求大學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必須正確處理實踐和創新的關系,立足于實踐,著力于創新,在實踐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的過程中提高,進而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輔導員的工作是瑣碎的,也是繁雜的,在工作中的點點滴滴讓我熱愛上了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喜歡就是成功的一半。學生的思想教育與健康成長是現在工作的全部,工作使我感到生活的充實,我在努力工作中體驗著工作的快樂。每一份成績都將是工作的新起點,每一份榮譽都將是工作的原動力,我愛學生,愛自己的工作,相信我會在這個崗位上把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更好,自己的事業會和學生的成長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姜明坤.新時期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
[2]王新萍.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研究[D].天津大學,2008.
[3]葉志輝.試論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創新[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04).
作者簡介:郝彩平(1981-),女,山西臨縣人,安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倫理學;段亞菲(1986-),女,河南許昌人,安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法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