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RP對于企業來說意味著什么?十年前,其被很多人看作是個時髦名詞。而在今天,ERP已經成為很多企業經營中必不可少的一樣工具。可以說,時代的不同造就了ERP發展在觀念上的變化。
與此同時,觀念的變化又帶動了需求的變革。如今,人們不僅希望ERP是一個規范管理和流程的軟件,更希望其能夠為企業的經營帶來間接甚至直接的效益。
“管理紅利時代已經到來。”鼎捷軟件董事長孫藹彬這樣形容這種變革。他認為,對于企業而言,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與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信息化的應用加快了對企業經營模式、管理方法的深層次滲透與變革。這為管理模式的改變提供了契機。
在這一背景下,鼎捷近期面向中大型企業客戶推出了E10產品。這款產品被鼎捷形容為可以“從客戶經營視角思考,并具備了眾多前沿技術支撐,是一款以實現客戶應用價值為目標,可衡量實施效果的ERP產品。”
E10基于鼎捷所創造的CEBIT方法論進行實施。其可以幫助企業圍繞關鍵的經營管理議題,以指標樹的創新形式,對管理指標進行跟蹤、量化與改善,并形成一整套模板,從而落地管理議題,提升管理能力。
作為一款從企業經營視角出發的ERP產品,E10針對企業的戰略層、管理層、執行層,自上而下,通過建立高管經營思維、提供價值實施標準化模板以及技術創新的支撐,實現企業用戶實現ERP應用價值。面向戰略層,E10協助企業制定管理議題診斷模板,幫助戰略層明確戰略目標,聚焦并確定企業關鍵的經營議題;面向管理層,E10在價值實施方法整體思路指引下,在導入ERP系統的項目整體規劃、系統規劃、系統實現、正式上線、上線后持續優化的完整階段,提供一整套可執行、模板化的實施方法。面向執行層,為了支撐系統應用效益的實現,更貼合服務與實際需求,E10融合了云計算、大數據、移動社交等先進技術,可以快速、直觀、簡單、彈性地解決企業管理議題。
“E10瞄準的是企業的戰略執行力,而不是戰略決策。”鼎捷軟件總裁修俊良表示。他認為,盡管看起來E10是在為企業提供一些咨詢服務,不過實際上鼎捷不會為企業制訂戰略,而只是會彌補企業在既定戰略下的一些不足。修俊良為此列出了幾個用戶案例。在這些用戶案例中,用戶所得到的是排產優化、流程縮短、轉交率的提升、更短的產品交期、更少的退貨率,并由此收獲了產能與利潤率的提升。
這就被稱之為“管理紅利”,建立在企業管理的制度化、流程化和效率化的基礎上,通過整體管理水平的改善獲得運營效率的提升,從而使企業發現并獲得效益。孫藹彬認為,無論是制造業服務化,還是服務業制造化,都必須依托信息化進行轉型和發展,才能建立產業的競爭力,不會最終被淘汰。
作為剛剛在深交所成功上市的企業,鼎捷利用E10展現了其對行業發展的愿景與思維。為了信息化而部署ERP的時代已經過去,對于企業而言,了解經營痛點并進行可感知的優化才是ERP部署的核心。“信息化的競爭力不在于你擁有哪些信息,不在于你擁有哪些系統,不在于你擁有哪些模塊,而在于你如何使用這些信息。重要的是能夠改變一種用法,突破關鍵點,產生出完全不同的效益。所以,如何使用這些信息就是鼎捷的使命與鼎捷的責任,以及鼎捷未來所要提供給用戶的服務。”修俊良表示。